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探析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ong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开展需要有效的路径支撑,课程是发展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最系统、持久、有效的教育形式,区域化课程体系兼具科学性、系统性与本土性,是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方面。北京市海淀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坚持育人本位,构建了学科-经验-问题-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包括基础、辅导、发展、潜能开发四个目标层面,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细化为生命意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社会适应、学习品质、生涯发展、人格塑造、积极心理品质、潜能发展等14个主题,采用指导类、探究类等多元化的课程实施模式,在区域引领下进行校本化实施,推动了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发展。
  【关键词】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6-0024-04
  【作者简介】王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0)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高级教师。
  目前,我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蓬勃开展期,但仍处在课程化的探索期,尚未有明确、完整的课程体系。很多中学尝试开发了不同专题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但由于校本化课程整体思考不足,受限于师资、课程资源等因素,内容窄化、形式单一,并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效性有待加强。部分区域也尝试开发地方心理健康教材,设计区域心理课程体系,但目前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并不多。
  区域化课程体系以宏观、区域视角落实文件要求,兼具科学性、系统性与本土性,同时立足区域特征,考虑不同学校实际,进行整体布局,对学校进行操作性引领。中国教科院李正福教授认为:“课程体系指在一个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各个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明确价值定位,明晰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结构,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价。同时区域课程体系要着眼实践,兼具开放性与动态性,不断吸纳新的改革思想与研究成果,以归纳方式总结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学生心理发展。
  一、育人本位的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是后续课程设计的基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积极心理健康课程外延更大,泛指一切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的课程,表现形式为教学、活动等。狭义的积极心理课程,多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学科课程,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教师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引导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和心灵成长。北京市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坚持育人本位的教育思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和人格健全,这是广义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观。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强调育心、育德融合的整体育人观。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方位、系统化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与潜能发展,不仅包括心理知识层面的技术与方法传授,更包括从兴趣、态度、认知、成就、潜能等角度为学生学习提供策略与支持,是一种生命成長的纵深视角。从课程功能来看,区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突出实践操作;从实践层面来看,区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能够以不同方式融入、渗透、应用到学校不同的课程形态中,体现为独立课程与融合课程的综合、隐性与显性课程的综合、基础与应用的综合。总体来看,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科-经验-问题-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具有“育心理、养品德、促素养、昂生命”的“大育人”视野,能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发展导向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可以使课程体系与活动具有明确指向性,也是设计课程内容的依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包括维护健康和促进发展两个层面,这是区域课程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区域心理课程目标还应符合区域文化与区域发展要求,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学子,开发学生优势潜能,发展创新力。因此,根据心理素质优化的从低到高,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从基础目标、辅导目标、发展目标、潜能开发目标四个层面细化目标体系。其中,基础、辅导性目标能够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健全学生人格;发展性和潜能开发性目标是学生心理素质优化发展的根本。
  基础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学习心理保健知识,学习认识自我、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情绪调适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品德,完善健全人格。
  辅导目标:关注学生实际需要,针对共性问题,进行主动式预防;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必要时进行危机干预。
  发展目标:加强对学生认知、意志、情绪、交往等领域积极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培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潜能开发目标:注重学生心理潜能激发、创造力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主动发展,激发学生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三、主题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在明确课程目标后,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地方特色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建构,制定课程内容的“纲”,就显得尤为重要。内容设置一方面要考虑整体课程设计目标领域,包括基础、辅导、发展及潜能开发四个层次;另一方面要突出学段的阶段性、渐进性与连贯性,遵循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与需求。
  由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是融合了德育、心理、生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体系并没有严格的学理性与区分度,相互独立也彼此联系,没有轻重之分。从实践出发,落到具体操作主题上,以主题为经、学段为纬,横纵交错形成网络,为校本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等提供方向索引与具体指导。
  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大心理转折期,是其智力、情感与自我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教育的引导与起步期。在此阶段,学生要树立健康生命的意识,正确认识生命、认识自我,对自我及他人生命持有尊重态度;注重学校适应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班级、学校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与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树立规则意识、纪律意识与时间意识;培养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形成学习习惯,感受学习乐趣;注重情绪认知、交往品质与意志力培养:学会识别自我及他人情绪,具有一定的情绪表达与调节能力;培养好奇、探索、开放性思维、真诚、友善、感恩、自信等心理品质;激发自信心,面对困难能够不放弃,具有一定抗挫折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处在青春期,是自我意识、智力、思维飞跃发展的阶段,也是童年向成人过渡的一个特殊期与转折期。这一时期要引导学生学会与自我、与他人、与知识技能及社会和谐相处。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认识与思考,体会生命的珍贵,欣赏自己与他人生命;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自我悦纳,发掘自我优势,培养积极自我;激发学习动机,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辩证思维、创造性等思维能力,提升学习能力;学会沟通方法,掌握处理人际冲突方法与技巧,把握好异性交往尺度,正确面对性冲动;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具备调节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培养幸福感、乐观、希望等积极情绪;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规范意识与公民道德素养;培养生涯规划、自主选择、抗挫力、自控力、坚毅等积极心理品质。
  高中阶段学生进入了生理、心理发展的相对稳定阶段,逐步向成熟迈进,这一学期的心理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帮助学生体会感受生命意义与价值,培养生命人文关怀意识,热爱生命,不断超越生命;进一步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分析与自我调控,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元认知、监控等高级的学习策略,具备良好的学习调控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觉察能力,掌握人际沟通方法,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具备情绪管理能力,掌握积极情绪激发的技巧与方法;培养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具有家、国人文情怀;具有应对挫折与压力、职业选择、社会融入的能力。
  此外,中小学生适应性、发展性的困惑散落在自我意识、情绪问题、人际关系、学习适应等方面,可以成为课程内容。不同学段外显问题形式存在差异,如小学自我意识体现在自我中心性等。具体来说,落实辅导目标的课程内容包括:小学阶段的幼小衔接适应、学习习惯与学习困难、行为习惯养成等;初中阶段的厌学情绪、考试焦虑、青春期、网络成瘾等;高中阶段的意义感、职业选择等。
  四、多元化的课程实施类型
  在教育综合改革及中高考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走班选课、甄选科目与学生潜能优势、生涯选择等主题需求更为强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它不仅是健康教育、社会与生活、思想政治等课程模块中的重要内容分支,也是学校人文素养领域重点打造的课程,以多种课程类型出现在教育教学中。
  综合来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心理发展的自觉性与体验性,活动、游戏是主要的实施载体。按照活动性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分为指导性课程与探究性课程,指导性课程教师参与度更高,探究性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意识更为明显。根据活动形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活动课、系列讲座、拓展活动、实践活动、团体辅导、心理训练、特色活动、研究性学习、项目学习、学生社团、素质训练、同伴互助、网络自助等方面。(见图1)
  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是普及性课程。可采用心理教育活动课、系列讲座、拓展活动、实践活动、特色活动、网络自助、学生社团、同伴互助更为广泛的教育形式。同时,由于基础类课程中很多与心理学学科知识和心理实验相关,有兴趣的初高中生也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项目学习等探究形式进行学习, 以深化认识,收获感悟。
  辅导类课程主要是面向小群体或有特殊需求类学生,更多采用团体辅导、心理训练等课程形式,在教师指导下,矫正学生心理困惑与问题,帮助学生习得心理技能与方法。
  发展类、潜能开发类课程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培养,关注主体性调动与激发,可采用拓展活动、心理训练或素质训练等形式,对学生品质进行专项指导与训练。
  五、区域引领下的课程校本化实施与评价
  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深化的重要方面。区域指导与培训一体化的工作支撑能为课程实施提供智力保障,同时,校本特色化实施能使课程真正落地生根。因此,区域引领下的校本化实施是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进行之有效的方式。
  1.区域地方教材实施指导与培训。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规范、常态、持久实施,离不開区域层面配套机制的引领与支持,开发区域地方教材就是指导路径之一。地方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种,能够为学校心理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作为支架与抓手,也能以地方课程形式带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海淀区着眼于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选取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及社会适应等专题,根据不同学段特点,开发了3~12年级心理健康地方教材;根据中学生自主性强的特点,选取了乐观、希望、勇气等积极心理品质,编印了《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自助手册》,推出了外显化的产品供学校选择加工,促进了学校积极心理健康课程的推进实施。
  英国现代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腾豪斯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开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得到落实,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开展教师积极心理课程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培训不仅包括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位与目标、开发与实施策略等理论讲座,还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案例式经验引领,及传、帮、带等个别化指导的实践性操作内容培训要做到研讨、做课、展示多元培训方式结合,同时还应固化培训机制,使培训真落地,切实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及实施能力。
  2.学校校本课程的自主开发与实施。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区域实施并不是强调学校的无差异化,而是倡导理论、价值共性,同时强调个性与特色,立足学校服务学生发展。因此,允许并鼓励学校建立校本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的繁荣也能为区域课程体系提供鲜活素材,完善区域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开发应按照基本开发程序,明确开发人员,确定方向、目标,选择适切的内容与实施类型,开发相应的活动、纲要或教材、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规范开发并科学实施,打造精品课程。同时,在学校专业师资不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社会机构及教育机构的师资及课程资源,以借力形式由外向内推动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
  3.操作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运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课程体系建构中最容易被忽视,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课程评价对于改进课程实施具有重要激励、导向作用,应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背景下,从操作视角探讨区域心理课程评价,以评价带动课程实施及建设。
  宏观来看,心理课程评价主要是工作性评价,是以行政部门为评价主体的,可放在区域督导或区域质量评估的工作体系下,一方面将其作为督导评价内容,设计区域化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了解课程开发及实施情况,注重反馈及针对性指导,发现典型,推广先进做法,提炼经验模式,推动区域课程建设与实施。微观来看,由于心理课程更多培养非认知因素,应从学生实际获得角度考查课程实施状况,可通过问卷调查考查学生知、情、意、行变化,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指数等指标。在区域质量评估中开展学校整体精神面貌、育人氛围的评价,一定程度也可体现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整体建构适合区域学生发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丰富课程满足学生教育选择的重要方面,也是着眼于未来多元、特长、有个性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不可或缺内容。它不仅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更是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发展的过程;不仅是推动区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引擎,更是导向学生素养发展的基础,必将为区域育人模式改革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7).
  [2]王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需关系研究——以杭州市中学为研究对象[D].杭州师范大学,2015.
  [3]徐黎黎.以课程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D].天津师范大学,2007.
  [4]石建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研究述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7).
  [5]俞婷.中学心理健康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重上井冈山做了细致的准备。1965年4月14日,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接到汪东兴的电话,乘车赶到武昌,见到毛泽东。毛泽东问张平化有没有时间?能不能陪他一道上井冈山?张平化一口答应下来,回湖南及时安排省委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4月29日晚,毛泽东乘专列从武昌到了长沙,住在省委陈家山招待所,即九所三号楼。毛泽东喜欢在陈家山上散步。卫士、医护人员、机要人员等都跟在后面,一边登山
物理图像是一种特殊而形象的数学语言和工具,运用数和形的巧妙结合可恰当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利用物理图像的视觉作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化,动态变化过程清晰化,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明确化,还可以恰到好处地表达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涵.在物理图像教学中,v-t图像显得更为奇妙,在实施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有良好的辅教作用.    一、释疑解惑,准确领悟概念     “瞬时速度”这个概念,课本(粤教
因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和父母发生冲突,怎么办?  小涛今年高二了,除了线上学习不得不使用手机,不学习时他也忍不住想玩手机,父母很担心。妈妈数落他:“作业不写,夜里不睡觉,起早贪黑打游戏,这样下去,你说你可怎么办?”小涛不服,和妈妈顶嘴。这样的状况多次发生,小涛和父母的关系日渐紧张。  疫情期间,每天被困在家里,这对活力无限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陪伴了他们;另一方面
【摘要】高品质的心理教育呼唤自主育心。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主育心的辅导模式:以科学化的  制度管理为保障,多元化的课程为支持,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为指导,为实现高品质的心理教育铺设通途。不仅保障了心理教育的及时性,也通过自主育心让教育的延时性得到拓展,从而提升个体的终生幸福感。  【关键词】自主育心;心理辅导模式;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
芳草地国际学校双花园校区于2008年9月1日正式成立。该校区地处CBD中心,东临三环双井路,西临二环广渠路。校区占地面积1.22公顷,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校区环境优雅,以“水润芳草地,日出万物生”为设计建设主题,以水的各种形态点缀着校园:水之虚静、水之博大、水之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浸润着双花园校区的每个角落……正像校长所期待和祝福的那样“好雨无声处,芳草碧连天……”   校区办学条件优越,设施先
【摘 要】高中时期是学生思想观念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但往往是非理性的。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学生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因此,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文章结合相关教学实践,对高中班主任工作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工作 职能 特点 高中生 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学校工作贯彻和执行的
【摘要】屋顶是华夏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屋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建筑总以较为固定的形式呈现着,并且屋顶是智慧的工匠师们重点表现的地方,能映射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1]。本文对屋脊兽文化的研究整理有前人的成果也有自己的观点。概括性地介绍整理了屋脊兽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从建筑的角度对屋脊兽艺术进行分析,从文化的内涵对屋脊兽艺术进行研究,并阐述
答:大家都知道心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是教师队伍里真正捧着灵魂与学生对话的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除了热爱心理学、热爱学生,还需要具有完备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不断地完善个人的人格特质。这些方面的不断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从2010年开始开展心理教师的研训工作,在刚深入这块工作的时候发现,全市近一百二十所中小学幼儿园
王一,原名王淑蓉,1909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县。1926年到武汉参加革命,从事地下工作。1927年3月,在中共汉口三区委员会机关任干事,由向警予、曹祥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保留革命骨干,1927年10月,被中共中央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中山大学”(后更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习惯上仍叫“中山大学”)学习。按照共产国际的规定,转为联共(布)候补党员,同
一、被焦虑窒息的女孩  陶丽(化名),高三女生,原本成绩在班级排名前五,升入高三后,成绩下滑到班级20名。她的情绪变得焦虑,常常在噩梦中醒来,易激惹,常对同桌发脾气。高三下学期,陶丽觉得自己被笼罩在紧张、窒息的学习氛围中,数学课上偷偷跑到操场角落哭泣,被巡视老师发现。征得她的同意后,老师带她来到心理辅导室。二、女孩焦虑为哪般  从自身心理因素分析:陶丽的成就动机过强,她想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