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实地访谈、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购买农药化肥的方式、农产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行为是否有影响。在理清不同因素对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后,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种植户;农产品安全生产;意愿与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204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农药使用国之一,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上,投入的化肥施用量约占世界的30%。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对水污染造成很大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中国政府治理农业污染的政策举措,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体是种植户。因此,关注种植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行为特别重要。除此之外,最新期刊显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存在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安全隐患,农产品安全问题使全国上下高度敏感,也加深了整个社会对经营者及管理方式的信任危机,农产品安全种植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将通过对山西省运城市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治理意愿及选择行为的调查分析,了解该地区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找出影响当地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的因素。借助实地访谈获得有效样本资料,应用统计软件检验访谈结果的质量与效度,分析不同因素对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是否有相同影响的问题。在理清不同因素对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后,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的策略。
1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
1.1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背景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体现在对食物的要求上,特别是对农产品的要求上,从物质匮乏时期单纯对数量的要求逐渐转向了如今质量的要求。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从田间到餐桌多环节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农产品安全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生产环节是农产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为重要的关口,如果在生产环节的产品安全无法保障,后面的环节中农产品安全保障也无从谈起。作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第一当事人种植户对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负有重要的责任,因此,众多农产品生产安全的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围绕着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展开。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农产品安全生产
农产品安全生产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者所采取的一切农事操作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国家或相关行业标准,以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生产者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1.2.2 种植户
种植户作为农村社会结构中最基层的构成单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经营农业生产获取经济收益的以家庭为主要构成形式的基本生产单位。本文的种植户是指分散生产的种植户、大规模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户以及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种植户。
1.2.3 种植户意愿与种植户行为
1.2.3.1 种植户种植意愿
本文中的种植户意愿特指种植户种植安全农产品的意愿,具体指种植户在种植农产品过程中,基于对自身的资源禀赋、安全农产品的相关认知、对农产品安全种植的相关政策及种植技术与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后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种植户的种植意愿是种植户实际种植行为选择的先导因素,直接影响着种植户的种植行为。
1.2.3.2 种植户种植行为
种植户种植行为是指种植户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面对外部经济信号做出的反应。本文中的种植户种植行为指种植户基于农产品种植经济利益分析而做出的农产品种植的举措。
1.3 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
最新期刊显示,在我国,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普遍存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实威胁主要来自农业生产者不规范的农药施用行为而导致的农药残留。种植户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拥有农药施用的决策权,引导农户理性安全施药是进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手段并未能从根本上遏制农产品安全风险,一些学者提出将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能培训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结合起来,通过农药施用知识和技能培训来影响农户农药施用行为,以改变农户传统的施药习惯和方式。有研究表明,接受过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术培训的种植户更倾向于采用有利于农产品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因种植户个体特征、种植经验以及了解资料程度不同,从而影响着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与行为分析。
2 山西省运城市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及访谈
2.1 山西省运城市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
运城市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农产品产销基地,辖1区2市10县,国土面积1.4万km2,总人口519.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0.6万人,农户总数112.9万户,耕地保有量54.7万hm2。有6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县,8个国家西北黄土高原区肉鸡生产加工基地。全市粮食总产量占全省25%以上。近两年来,该市通过坚持不懈的市场整治,禁用高毒农药在市场上基本杜绝;通过标准化技术推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数和面积增加;通过宣传,使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为保证农产品安全做了很多努力,且效果较为可观。但并没有从种植户角度去提高农产品生产安全,忽视了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体。
2.2 调查对象
山西省运城市30~50岁的种植户。
2.3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用访谈的形式,走访种植户较多的地区,根据自行设计的访谈问题现场逐项向种植户询问,记录答案。共访谈121位种植户,回收率为100%。访谈内容包括种植户的性别、学历、职业、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是否有意愿参加农产品安全生产及愿意采取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行为等,题型包括选择和填空两部分。 3 山西省运城市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基本信息
共访问种植户共计121人,分布见表1。其中,59人为男性,占比48.76%;62人为女性,占比为51.24%。65人学历为小学及以下,占比为53.72%;45人学历为初中,占比为37.2%;10人学历为高中,占比为8.25%;1人学历为专科及以上,占比为0.83%。37人职业为农民,占比为30.58%;10人职业为教师,占比为8.26%;17人职业为工人,占比为14.04%;9人职业为个体商户,占比为7.44%;医务人员人数为0;其他职业有48人,占比为39.67%。39人月收入为2000元以下,占比为32.23%;39人月收入为2000~4000元,占比为32.23%;26人月收入为4000~6000元,占比为21.49%;11人月收入为6000~10000元,占比为9.09%;6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占比为4.96%。
3.2 种植户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方式不当
通过访谈,可以看出:目前,种植户在购买农药化肥时,29人选择只要效果好,价格合理,不管是否安全的农药化肥,占访谈人数的23.97%;64人选择效果好,安全,即使价格贵一点也没太大关系的农药化肥,占访谈人数的52.89%;19人选择买生物农药化肥,即使价格贵,但因为环保安全也会买,占访谈人数的15.7%;9人选择其他,占访谈人数的7.44%。当问到种植户每次如何确定农药化肥的用量时,47人选择根据说明施药,占访谈人数的38.84%;36人选择看粮食情况,不好用药量大,比较好用药量少,占访谈人数的29.75%;36人选择根据专业人士指导,占访谈人数的29.75%;2人选择看心情,随便用,占访谈人数的1.65%。
可见,在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方法不规范,是在没有技术指导上进行的随意的使用。
3.3 关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种植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较大
调查显示,有19.01%的种植户非常关注农产品安全生产,且有85.9%的种植户愿意参加农产品安全生产。关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种植户安全生产意愿之间有相关性。可见,对农产品安全生产关注度越高,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就越强烈。
4 对于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行为分析的对策
4.1 提高种植户自身的文化素质与科技水平
根据访谈结果可知,高中学历及以上的种植户仅占9.08%。因此,在农产品种植中,种植户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种植知识,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水平,增强农产品生产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降低农产品安全生产风险。
4.2 提高种植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识
对农产品安全生产认知越高的种植户越愿意生产安全农产品,所以提高种植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识很有必要。政府可以通过综合利用各类媒体、印发传单等方式,宣传安全农产品的有关政策,从而增加种植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识,让种植户了解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一项社会责任,也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4.3 加大培训,加强监督,规范种植户用药行为
访谈结果显示,种植户根据专业人士知道施药的仅占29.75%。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种植户用药培训,提高种植户安全使用农药的意识和素质;实行农药的使用记录制度,作为农药施用追溯管理依据;引入先进技术,实现种植户数据化,针对性,实时化终端指导系统,指导种植户做出正确的用药决策与行为。
参考文献
[1]冯军,黄建华.农村食品安全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 2006(19): 160.
[2]顾宝根.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要点[J].农民科技培训, 2015(01): 42-44.
[3]罗峦,周俊杰.农户安全施药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仁县600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 2014(17): 145-150.
[4]谭颖. 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农户道德风险防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5]唐瑞明,徐广超.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对策的探讨[J].粮食问题研究, 2012(2):12-16.
关键词:种植户;农产品安全生产;意愿与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204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农药使用国之一,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上,投入的化肥施用量约占世界的30%。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对水污染造成很大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中国政府治理农业污染的政策举措,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体是种植户。因此,关注种植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行为特别重要。除此之外,最新期刊显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存在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安全隐患,农产品安全问题使全国上下高度敏感,也加深了整个社会对经营者及管理方式的信任危机,农产品安全种植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将通过对山西省运城市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治理意愿及选择行为的调查分析,了解该地区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找出影响当地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的因素。借助实地访谈获得有效样本资料,应用统计软件检验访谈结果的质量与效度,分析不同因素对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是否有相同影响的问题。在理清不同因素对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后,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选择行为的策略。
1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
1.1 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背景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体现在对食物的要求上,特别是对农产品的要求上,从物质匮乏时期单纯对数量的要求逐渐转向了如今质量的要求。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从田间到餐桌多环节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农产品安全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生产环节是农产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为重要的关口,如果在生产环节的产品安全无法保障,后面的环节中农产品安全保障也无从谈起。作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第一当事人种植户对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负有重要的责任,因此,众多农产品生产安全的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围绕着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展开。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农产品安全生产
农产品安全生产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者所采取的一切农事操作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国家或相关行业标准,以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生产者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1.2.2 种植户
种植户作为农村社会结构中最基层的构成单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经营农业生产获取经济收益的以家庭为主要构成形式的基本生产单位。本文的种植户是指分散生产的种植户、大规模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户以及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种植户。
1.2.3 种植户意愿与种植户行为
1.2.3.1 种植户种植意愿
本文中的种植户意愿特指种植户种植安全农产品的意愿,具体指种植户在种植农产品过程中,基于对自身的资源禀赋、安全农产品的相关认知、对农产品安全种植的相关政策及种植技术与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后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种植户的种植意愿是种植户实际种植行为选择的先导因素,直接影响着种植户的种植行为。
1.2.3.2 种植户种植行为
种植户种植行为是指种植户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面对外部经济信号做出的反应。本文中的种植户种植行为指种植户基于农产品种植经济利益分析而做出的农产品种植的举措。
1.3 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
最新期刊显示,在我国,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普遍存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实威胁主要来自农业生产者不规范的农药施用行为而导致的农药残留。种植户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拥有农药施用的决策权,引导农户理性安全施药是进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手段并未能从根本上遏制农产品安全风险,一些学者提出将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能培训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结合起来,通过农药施用知识和技能培训来影响农户农药施用行为,以改变农户传统的施药习惯和方式。有研究表明,接受过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术培训的种植户更倾向于采用有利于农产品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因种植户个体特征、种植经验以及了解资料程度不同,从而影响着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与行为分析。
2 山西省运城市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及访谈
2.1 山西省运城市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
运城市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农产品产销基地,辖1区2市10县,国土面积1.4万km2,总人口519.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0.6万人,农户总数112.9万户,耕地保有量54.7万hm2。有6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县,8个国家西北黄土高原区肉鸡生产加工基地。全市粮食总产量占全省25%以上。近两年来,该市通过坚持不懈的市场整治,禁用高毒农药在市场上基本杜绝;通过标准化技术推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数和面积增加;通过宣传,使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为保证农产品安全做了很多努力,且效果较为可观。但并没有从种植户角度去提高农产品生产安全,忽视了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体。
2.2 调查对象
山西省运城市30~50岁的种植户。
2.3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用访谈的形式,走访种植户较多的地区,根据自行设计的访谈问题现场逐项向种植户询问,记录答案。共访谈121位种植户,回收率为100%。访谈内容包括种植户的性别、学历、职业、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是否有意愿参加农产品安全生产及愿意采取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行为等,题型包括选择和填空两部分。 3 山西省运城市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基本信息
共访问种植户共计121人,分布见表1。其中,59人为男性,占比48.76%;62人为女性,占比为51.24%。65人学历为小学及以下,占比为53.72%;45人学历为初中,占比为37.2%;10人学历为高中,占比为8.25%;1人学历为专科及以上,占比为0.83%。37人职业为农民,占比为30.58%;10人职业为教师,占比为8.26%;17人职业为工人,占比为14.04%;9人职业为个体商户,占比为7.44%;医务人员人数为0;其他职业有48人,占比为39.67%。39人月收入为2000元以下,占比为32.23%;39人月收入为2000~4000元,占比为32.23%;26人月收入为4000~6000元,占比为21.49%;11人月收入为6000~10000元,占比为9.09%;6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占比为4.96%。
3.2 种植户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方式不当
通过访谈,可以看出:目前,种植户在购买农药化肥时,29人选择只要效果好,价格合理,不管是否安全的农药化肥,占访谈人数的23.97%;64人选择效果好,安全,即使价格贵一点也没太大关系的农药化肥,占访谈人数的52.89%;19人选择买生物农药化肥,即使价格贵,但因为环保安全也会买,占访谈人数的15.7%;9人选择其他,占访谈人数的7.44%。当问到种植户每次如何确定农药化肥的用量时,47人选择根据说明施药,占访谈人数的38.84%;36人选择看粮食情况,不好用药量大,比较好用药量少,占访谈人数的29.75%;36人选择根据专业人士指导,占访谈人数的29.75%;2人选择看心情,随便用,占访谈人数的1.65%。
可见,在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方法不规范,是在没有技术指导上进行的随意的使用。
3.3 关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种植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较大
调查显示,有19.01%的种植户非常关注农产品安全生产,且有85.9%的种植户愿意参加农产品安全生产。关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种植户安全生产意愿之间有相关性。可见,对农产品安全生产关注度越高,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就越强烈。
4 对于种植户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愿及行为分析的对策
4.1 提高种植户自身的文化素质与科技水平
根据访谈结果可知,高中学历及以上的种植户仅占9.08%。因此,在农产品种植中,种植户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种植知识,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水平,增强农产品生产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降低农产品安全生产风险。
4.2 提高种植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识
对农产品安全生产认知越高的种植户越愿意生产安全农产品,所以提高种植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识很有必要。政府可以通过综合利用各类媒体、印发传单等方式,宣传安全农产品的有关政策,从而增加种植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识,让种植户了解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一项社会责任,也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4.3 加大培训,加强监督,规范种植户用药行为
访谈结果显示,种植户根据专业人士知道施药的仅占29.75%。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种植户用药培训,提高种植户安全使用农药的意识和素质;实行农药的使用记录制度,作为农药施用追溯管理依据;引入先进技术,实现种植户数据化,针对性,实时化终端指导系统,指导种植户做出正确的用药决策与行为。
参考文献
[1]冯军,黄建华.农村食品安全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 2006(19): 160.
[2]顾宝根.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要点[J].农民科技培训, 2015(01): 42-44.
[3]罗峦,周俊杰.农户安全施药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仁县600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 2014(17): 145-150.
[4]谭颖. 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农户道德风险防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5]唐瑞明,徐广超.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对策的探讨[J].粮食问题研究, 201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