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探析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改革的热潮中,探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建立终身体育的概念,是学校体育一直以来所追寻的理念。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为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以2015级英语系为实验对象,利用2015年、2016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单组实验测试数据,来反映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在公共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内蒙古民办高校 公共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探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107-02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boom, this paper takes Honder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and to level 2015 in the English department as experimental object, using 2015 and 2016, physical health test data, test data for a single set of experiments, to reflect, Honder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Key Words: Inner Mongolia private university; Public physical eduation;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analysis
  在21世纪的进程中,教育是先行者,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人才库的质量,江泽民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在《把一切献给孩子》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健康、健康,第三个还是健康”的口号。民办高校,作为教育领域的另一只领头军,在抓专业教育的同时,体育教育也起到齐头并进的作用。
  民办高校不同于普通高校,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于学校本身,没有国家的资助,民办高校的生存,来源于自身的生存力,其发展,来源不断的创新。民办高校在求发展的路程中,学生的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掌握与运用的程度是民办高校赢得生源的一大亮点,作为公共体育可来讲一直备受冷漠。体育课作为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在此环境中,如何对公共体育课进行对其进行改革,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2015级英语学生,共计267余人,主要通过体质健康测试来评判其身体素质的提高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以及图书馆的现有期刊,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世界以及全国高校与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进办法,为今后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回访、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满意程度。
  1.2.3 实验法
  以体质测试的数据为依据,判断学生体适能的提高情况,以2015级英语系为实验对象运用单组实验法进行研究。2015年数据为教学改革前的原始数据,2016年的数据为历经一年之后,进行教学改革之后的数据统计,将2015年与2016年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来检验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1.2.4 数据统计法
  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以及对问卷调查的回收对比公共体育课改后的效果。
  2 结果预分析
  2015年9月入学,9月底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中以立定跳远、50m、800m、1000m、体前屈为主要参考内容,立定跳远是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和测试的项目,它反应的是学生力量素质的项目,大学阶段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和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并不是再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了。
  坐位体前屈是大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它的测试目的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800m和1000m主要用以测定心血管呼吸系統的机能及肌肉耐力。长跑是一项对身体很有益的运动。科学实验表明,长跑有助于锻炼人体的心肺功能,在长跑过程中,快节奏的深呼吸可以让身体吸入更多的氧气,这对肺部功能的增强非常有利。实验数据显示,当肺部的氧气吸入量达到平时呼吸的8倍左右时,肺活量可以得到质的提升,如果长时间坚持,人的肺活量能够提高到更高一个。
  50m主要的测定能体现反应、力量、速度、技术和心理的体育项目。50m跑的完整技术分成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四个部分。除起跑姿势外,其余3个部分是一个不明显逐渐变化的动作过程,其中途中跑是最重要的部分。
  表1为2015级英语系2015年体质测试的基本数据,表2为2016年2015级英语系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经过一年的学习,表2为2016年9月底的测试成绩。   从表1与表2来看,表2中各项成绩的及格率明显高于表1,但优秀率与良好率低于表1,在立定跳远项目中2015年优秀率高出2016年1.6%,2015年良好率高出2016年1.4%,立定跳是测量学生下肢的力量、瞬间爆发力以及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力,在教学中应分层次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运动量与运动负荷。
  表1与表2的比较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进行公共体育课课程改革之后的身体素质明显高于课改之前的身体素质。
  3 建议
  3.1 在体育教学中改变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改变主要强调技术、技能教学,在强调技术技能的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身体素质教学,实验结果证明,大课调整为小课,即一周内有一节90min的课程,变为两节不同时间段的45min的小课。上课内容的调整,由单一技能教学改为,第一次小课体能教学,第二次教学课为技能课。在表1与表2中体现出,在内容课堂设置变化后,学生身体素质有所提高。
  3.2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考试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与积极性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考试形式,把翻转式教学的延伸教学运用到考试中来。翻转性教学是近年来最时髦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全程教学,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讲授、示范,学生进行基本技术的学习,教师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在课下小组成员通过网络学习,对教师的学习内容进行改编,例如健美操教学、瑜伽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术,考试时,让学生自己进行队列队形动作的编排,学生必须在学习好基本技术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自己学习动作的编排、组合并自己在课下进行练习。
  3.3 课外体育联赛的举办有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在课外体育中,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在开展联赛体育,如每在开学际举办篮球联赛,联赛依据全国CBA职业篮球的比赛机制进行,篮球联赛中6个学院分别为6个代表队,6个代表队进行大循环的比赛制度,来争夺本年度的冠军,在每场比赛中有啦啦队进行表演,啦啦队的表演也是篮球联赛的一个比赛项目。在联赛结束后,进行灌篮比赛,评选最佳灌篮手,最佳得分王。联赛采用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均采用五战三胜制(1—2—1—1),总冠军决赛采用七战四胜制(1—2—2—2)每场比赛采用4×12min的比赛方式,其中第一、二节和第三、四节中间休息2min;第二、三节之间休息10min。
  各系之间为争夺联赛的冠军,分别建立自己的联赛队伍,并举办系内部的比赛来选拨参赛运动员,这样学院通过联赛的形式,让各系各班都卷入了联赛风波中,实时促进学院体育活动的参加热度。
  学院通过校庆日,对在参加过各种联赛与竞赛的获奖运动员通过“青羊宴”的方式进行表彰。在上下将近8000多名的学生中,有此殊荣,更加彰显出学院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课外体育形式的变化,更加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投身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并提高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3.4 加强体育保健课程的学习
  在教学中由于少部分学生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或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在体育课中应开展体育保健课,让其从理论上学习体育相关的知识与技巧。
  参考文献
  [1] 孙景召,张天峰.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体育科技,2012(3):139-141.
  [2] 汪正毅,陈丽珠,金宗强.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225-227.
  [3] 毛振明.论大学体育教育的危机与改革[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17.
  [4] 温红祥.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2(2):153-155.
  [5] 葛馀辉,陈晶.民办高校学生对体育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158.
  [6] 赵江阳.21世纪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3):27-29.
  [7] 向传坤.浅议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J].知识经济,2010(7):115.
  [8] 韋雄师,李林.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大学生体育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6):48-49.
  [9] 李燕妮.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发展分析[J].科教文汇,2014(21):86.
  [10]黄毅.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现状及改革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25):205.
  [11]王欣,邹业兵.大学公共体育课开展的困惑与忧思——以南昌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3(34):156-157.
  [12]赵宏亮.公共体育课训练理念与实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159-160.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培养国家技能型人才的基地。目前,在我国大多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中,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并没有形成很好的校园足球文化,这严重制约了校园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对推进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中小城市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足球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足球 推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数据统计法对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一至大四在校学生进行力量素质测试。然后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进行握力、背力比较研究,并与全国大学生右手握力进行对比。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左手、右手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男生力量素质明显高于女生,右手相对握力高于左手相对握力,大二、大三力量素质高于大一、大四。且该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握力明显高于全国大学
摘 要:2017年9月,河南郑州“碧源杯”比赛,邀请了羽坛明星李宗伟、赵芸蕾等明星助阵,相约在郑州师范大学,观看比赛的粉丝众多,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这直接反映了羽毛球运动在大学生心中的热爱程度。但是学生由于种种因素在运动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也是在倡导大众健身中常出现的问题。所以该文主要通过对郑州大学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预防羽毛球运动伤病的一些措施,帮助其他高校学生健康、安
摘 要:本论文通过了解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场地的数量以及体育器材的数量、质量和管理情况,检查、督导、评估、规范民族高校体育工作实施,研究湖北民族学院的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丰富民族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为学校改善体育课程教学及体育场地器材更新和维护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湖北民族学院 体育场地 器材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
摘 要:本文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人群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展开调查,探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人群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不全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们健身意识差,不能全面理解什么是健身,体育消费水平和体育消费理念落后,健身场地和器材缺乏,对此提出加大全面健身的宣传力度、提高体育消费的理念、加强体育场所的建设和管理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 留守人群 全民健身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平顶山市体校中专一年级150名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状况、以及对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研究认为,这些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在文化知识方面最为薄弱,能力水平一般,然而他们在行为仪态和价值观方面较好。因此,学校应努力提高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动力,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多做改革,并不断提高教师们的能力,以此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
摘 要:利用体验经济、赛事产品、体育展示以及赛事品牌文化的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为具体事例,从传统文化角度切入,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文化、体育展示对赛事品牌的影响及价值,分析得出,玄奘文化的融入促进了赛事产品的核心价值的发挥,给参赛者带来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满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赛事。由此推论出,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赛事,文化
摘 要:在新时期针对“体教结合”背景下辽宁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和表现出的突出问题进行探析,提出坚持“体教”结合的全面发展的学训模式,用科学的手段解决学训矛盾,建立体育和教育两部门的联动机制,共同完善体育竞赛制度和训练保障机制,加强田径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建立科学的选材体系来作为新时期辽宁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体教结合 田径后备人才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
摘 要:发展职业教育现已成为当前我国整个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体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的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人们更多的注重文化理论的教育,往往忽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从对职业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何促进高职体育教育的创新性,从而体现高职体育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物质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升,人们不断在追寻着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关心着下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很少有人知晓运动能力的发展阶段;体育在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教学课程在不断改革,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更加要注重中小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阶段性,所以我们作为体育工作者要在恰当的时期给予孩子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