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动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实施育教学与训练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s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物质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升,人们不断在追寻着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关心着下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很少有人知晓运动能力的发展阶段;体育在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教学课程在不断改革,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更加要注重中小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阶段性,所以我们作为体育工作者要在恰当的时期给予孩子最正确的指导。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年龄阶段 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041-02
  作为中小学的体育教师、教练员,我们要悉知孩子的各阶段发展,需要在教学中明确体育教学目标、训练计划,技能形成时期应当注意的时期,学生的成长发展最开始时期发生于青春前期的启蒙阶段:6~10岁;随后时期形成于青春期的运动形成阶段:11~14岁;然而青春期后期的专项化阶段为:15~18岁;最终形成的成熟技能主要在于成人时期。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大多数都符合其典型的年龄范围之内,最主要的是要了解训练计划与学生的各个阶段是否相符合,而不是与年龄的顺序相结合,其中的原因在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个体的需要和需求不同。在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各自的生理年龄相差甚远,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个早熟的儿童可能在前期中展现出较好的运动能力和成绩,从运动员的长远角度来讲稍晚成熟的儿童将会是更出色的运动员。由此发现最重要的不是揠苗助长,而是顺应学生的自身发展速度。
  1 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前期的启蒙阶段(6~10岁)
  在启蒙阶段中儿童青少年的运动适合趣味性、低强度的运动计划实施教学和训练干预。处于这一阶段里孩子的特点主要有身体发育较为平稳,大肌群比小肌群更为发达;在心肺功能方面更适合发展有氧运动能力,由于他们对乳酸堆积的耐受能力尚且不足,孩子的无氧运动能力在此阶段受到影响,且身体的组织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该阶段的孩子韧带不断变强,但是其骨的强度依然欠缺,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我们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坚持训练的原则符合孩子身体素质的自然发展过程,尤其注重在启蒙阶段里要运用适宜的体育教学方案和训练计划的安排,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训练方法。在课堂中要引入多种运动技能,涉及多种运动方式,要从跑、跳、投、追逐、翻滚、平衡等方面深入体育教学训练之中,强调多边形的体育运动能力发展,从体育教学中涉入更多的技术动作来促进学生的柔韧、协调性、平衡能力的发展。该年龄段内的学生应该安排低强度的具有趣味性的运动项目,增强孩子参与锻炼的程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锻炼的身体能力,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运动的时间安排则需要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注意的是在设计课堂和游戏的时候要把握好强度的安排,在这个强度的把握上面需要有专业的教师和教练员把控好,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运动状态,估测好孩子在运动中的心率,保证孩子都能够最大化、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游戏和训练中来。
  2 青少年青春期的运动形成阶段(11~14岁)
  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阶段,运动已进入一个形成阶段,该年龄阶段里,可以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适当地增加练习强度,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升,提高运动强度的同时仍然要注重青少年该阶段里的特点,青少年在身体和能力方面可以快速发展,但是他们还是很容易受伤,因此还应在运动中注意运动损伤;在该阶段里学生的心肺系统在继续发展,对于乳酸的耐受能力在逐步改善之中。当我们清楚了解了青少年在青春期里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后,我们在课堂教学和训练中予以参考和运用,我们就会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实施起来,降低受伤几率,提高运动效果。
  在不同的运动技能形成阶段里,我们体育工作者应当注重训练的原则性,从设计的教学与训练中,引入运动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战术思维的练习,并且加强运动技能的发展;在学习新的运动技能的时候,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改进启蒙阶段里所掌握的基础技能,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一步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技术动作,从而形成运动技能;我们还需要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鼓励孩子参与更有挑战性的练习,为他们创造探索技术动作,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从身体的素质方面来看,青少年在练习中应当注重发展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在教学和训练中设计出帮助学生提升柔韧、协调和平衡性的技术动作,完善教学训练中的不足之处,加强全面身体素质的提升;从力量方面来讲,在此年龄阶段里只需要加强一般力量即可,轻力量,小重量,克服自身重量的练习来发展青少年的一般力量。从心肺功能方面来讲,我们要持续发展有氧耐力的提升,适时地将无氧训练引入课堂和训练中,因为在有氧耐力提升的同时速度的提升也要随之跟上。从训练的原则和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运动技能的形成阶段我们既要考虑到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还要根据该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实施课堂教学和训练,这就体现出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智慧所在。
  3 青少年青春后期的专项化阶段(15~18岁)
  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学生与早期的阶段相比较,专项化阶段里的孩子能够承受更大的训练和竞赛的强度。阶段性特点主要体现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会被要求针对某一技术动作进行专门练习,提高专项化的高强度的运动表现,此时我们就需要监控好运动训练的量和强度,在确保运动成绩提升和达到效果的同时要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在专项化阶段里我们教练员需要关注学生的技术动作有没有重大的技术问题发生,严密监控和掌握学生在专项化阶段里能够提升运动成绩,更好地将自身运动水平展现出来。
  青少年后期的专项化阶段要求更为苛刻,其訓练的原则性更有实效。日常的训练中需要监控孩子在阶段性训练后的进步情况,做出判断和分析,是否需要加练或者是减少运动强度,时刻关注孩子的训练发展情况;在某一运动技能或者是优势运动能力方面我们教练员应建议孩子多加练习,安排适当的训练课时加强这一动作的强化训练,也可以是在额外的训练时间里多加练习。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运动技能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发现孩子特定项目占优势运动能力,在训练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其的发展过程。专项化阶段的孩子在这一阶段里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的展现方面,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爆发力的提升,主要加强速度和弹跳能力;有氧能力的持续强化训练,每周安排两次有氧训练,注重特殊协调性和动态伸展性的逐步完善提高,加强全身性的身体素质锻炼。青少年在专项训练化的阶段里我们教练员更加要注重用训练量的提升来促进运动表现的提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量来强化我们的技能,完善我们的不足,达到专项化的运动自动化过程,量变产生质变,那么表现自然会完美无瑕。
  4 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运动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剖析学生的运动特点,发现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发展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段所具有的特征也是不同的;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发育,各项素质的逐步提升,适宜运动项目的要求,也随着运动能力的不同阶段而逐渐提高,为我们体育工作者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提供了帮助,让我们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在教学和训练中有规律、有方法、有原则可寻。
  参考文献
  [1] 邵伟德.运动技术教学衔接性与年龄特征[J].体育教学,2014,34(6):14-17.
  [2] 嵇明海.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技能教学与体能训练的整合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13(6):36-39.
  [3] 郇昌店.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协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发现当前体育教育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基本技能为中心、过于偏重课堂等方面问题,高校应树立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观,将体育教育的多元性和综合性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科学地调整和优化体育教学模式,以人为本,采用分层协同的教学方式,促进高校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培养国家技能型人才的基地。目前,在我国大多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中,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并没有形成很好的校园足球文化,这严重制约了校园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对推进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中小城市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足球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足球 推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数据统计法对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一至大四在校学生进行力量素质测试。然后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进行握力、背力比较研究,并与全国大学生右手握力进行对比。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左手、右手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男生力量素质明显高于女生,右手相对握力高于左手相对握力,大二、大三力量素质高于大一、大四。且该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握力明显高于全国大学
摘 要:2017年9月,河南郑州“碧源杯”比赛,邀请了羽坛明星李宗伟、赵芸蕾等明星助阵,相约在郑州师范大学,观看比赛的粉丝众多,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这直接反映了羽毛球运动在大学生心中的热爱程度。但是学生由于种种因素在运动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也是在倡导大众健身中常出现的问题。所以该文主要通过对郑州大学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预防羽毛球运动伤病的一些措施,帮助其他高校学生健康、安
摘 要:本论文通过了解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场地的数量以及体育器材的数量、质量和管理情况,检查、督导、评估、规范民族高校体育工作实施,研究湖北民族学院的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丰富民族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为学校改善体育课程教学及体育场地器材更新和维护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湖北民族学院 体育场地 器材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
摘 要:本文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人群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展开调查,探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人群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不全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们健身意识差,不能全面理解什么是健身,体育消费水平和体育消费理念落后,健身场地和器材缺乏,对此提出加大全面健身的宣传力度、提高体育消费的理念、加强体育场所的建设和管理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 留守人群 全民健身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平顶山市体校中专一年级150名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状况、以及对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研究认为,这些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在文化知识方面最为薄弱,能力水平一般,然而他们在行为仪态和价值观方面较好。因此,学校应努力提高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动力,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多做改革,并不断提高教师们的能力,以此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
摘 要:利用体验经济、赛事产品、体育展示以及赛事品牌文化的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为具体事例,从传统文化角度切入,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文化、体育展示对赛事品牌的影响及价值,分析得出,玄奘文化的融入促进了赛事产品的核心价值的发挥,给参赛者带来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满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赛事。由此推论出,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赛事,文化
摘 要:在新时期针对“体教结合”背景下辽宁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和表现出的突出问题进行探析,提出坚持“体教”结合的全面发展的学训模式,用科学的手段解决学训矛盾,建立体育和教育两部门的联动机制,共同完善体育竞赛制度和训练保障机制,加强田径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建立科学的选材体系来作为新时期辽宁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体教结合 田径后备人才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
摘 要:发展职业教育现已成为当前我国整个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体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的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人们更多的注重文化理论的教育,往往忽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从对职业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何促进高职体育教育的创新性,从而体现高职体育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