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u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
  一、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这节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老师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据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现在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这时,老师呈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外两个也许是锐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銳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因为“猜一猜”这样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说出是什么三角形,还要说明理由。这样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和谐的氛围。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状态
  课堂教学的主题是学生,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在数学教学中,常有一题多解的情况,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这种讨论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欢乐以及有所发现的愉悦,使学生通过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然后再加以归纳。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比如,我在教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的验算”时,从实际生活常识引入新课,让学生从生活中接受新知识。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讨论加法验算的方法,学生运用了多种验算方法,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
  四、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信任
  导学案课,既然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必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在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的环节中,给学生以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利用起课堂上的时间,真正用写用思考走入课本中,开动思维。开头一段时间,难以掌控,但时间长了,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学习惯,效率自然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小组展示激励环节,学生的发现探索肯定是有个过程的,他们不可能一下子高效,毕竟是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学,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培养一名优秀的会学习的人。
  五、难点部分体现教师的“导”
  我们要求学生运用导学案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里的课前学习。老师对导学案的运用,要视学生的预习程度来进行,上课前,老师尽量先把学生的课前学习部分批完,看看学生预习的大概情况,再决定自己的教法。如果学生完成得较好,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的上课过程。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导”,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一起来思考解决难题,解疑释疑。接下来再辅导学生做巩固练习里的相关的习题。这样,“讲”的东西就少了,与学生的互动就多了,课堂也就活跃起来,导学案中所设计的题目也完成了,也可以体现出老师的个性了来。
  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识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就个体学习的内在的质而言的,关键是看自我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中的角色地位与表现。例如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让学生自己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算法,我没有限定学生必须用哪一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再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算法的优化,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
  总之,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要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一、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
期刊
【摘 要】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英语也不例外。能听能说才能学,这是基本;能读能写才算会学,这是关键。能听能说能读能写才能学好;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才算学会。从所周知,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不可能割裂开来,独立教学。只要我们不断改进听说读写整体教学方法,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听说读写;整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0【文献标
【摘 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农村初中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落后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开发英语校本课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农村地区校本英语课程一般具有补充型校、体验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两种方式,应该让学生超越课本,走出课堂,走进农村社区,体验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提高了英语学习素养。  【关键词】 农村初中;校本教材;英语;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B
令灵山土鸡黑羽公鸡和温氏401黄羽母鸡以及灵山土鸡黑羽母鸡和温氏405黄羽公鸡分别进行测验杂交,F1代只有麻羽鸡的亲代灵山土鸡个体为纯合黑羽鸡,F1代出现黄羽鸡的亲代灵山土
作者在台刊《证券暨期货管理》第21卷第7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利率持续走低,单纯投资单一商品已无法满足投资人需求,衍生性金融商品就成为提供这些资金
【摘 要】 随着中学历史新课改的深入进行,许多地区的教师开始积极采用导学案的形式以实现有效课堂。本文作为一线中学历史教师通过亲身体会,就如何设计导学案来实现有效课堂,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中学历史;导学案设计;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历史有效课堂即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
【摘 要】 在处于基础阶段的汉语教学中,培养和训练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是现阶段民族汉考(MHK)的重要考试内容。在汉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并将其作为综合汉语课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在借鉴他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能给汉语教学及汉语学习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民族学生;汉语课
【摘 要】 针对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浓,英语基础和学习效果较差,英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等问题,着手进行改革尝试,将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法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适应山区中学英语教学实际的“五步交流”教学法。增强农村中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农村中学;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五步交流”;教学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 要】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教学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传统的语文教学和现代语文教学的区别在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只负责给
【摘 要】 音乐游戏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也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是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游戏是深受儿童喜欢的一项活动,音乐与游戏都具有活动性、实践性、愉悦性等共同的特点,为此,将游戏与音乐结合更为容易、更为自然。音乐游戏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