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高质量高中语文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教学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传统的语文教学和现代语文教学的区别在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只负责给学生灌输知识。现代语文教学把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定位上更加全面:不仅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既对发展学生强健的体魄做努力,又要培养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更要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但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在最少的时间里让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怎样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生动,易懂。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我经过几年的研究,对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有以下看法: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某教育家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现在,大部分生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为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感情,多与学生交流
  有个教育学家曾说过:“肥沃的土壤可以比喻为感情,而我们的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师生情感间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而教材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它不是无情的。在教学中,只有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让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这样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中有人情味的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有感情的讲解,能引导学生与伟大的文化接触,对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的情感,激发学生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中国的形式还是高考选人才,所以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在语文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不然就是“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不完全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综上所诉,在语文课堂上加入“文学味”,让语文课堂教学早日实现“诗化”,这对高中语文的提高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积极引入“生活味”,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某名人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经过我多年的教学,我也觉得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就像潮水,我们的情感每时每刻都在激荡着,不断地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是能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并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个充满激情。学生爱学的课堂。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的味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五、以时惧金进地导入新闻,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先进性
  任何学科的教學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心民生,并鼓励学生要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报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布。不仅如此,教师还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既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又是一份高品质的精神大餐。
  六、总结
  总之,学习语文的主体是学生,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向导。在高中语文课上,作为语文教学主体的学生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路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要看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握程度。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精心思考:思考是否吃透语文教材?思考学生的知识基础?思考学习这部分语文教材时还可能存在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突破?然后再精心设计:怎样开头?怎样指导学生读书自学?怎样启发?怎样设计检测题?最后还要精心组织:组织语文课前预习,组织语文课中听讲、问答、思考、讨论、练习,组织语文课后巩固、补差、实践活动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师生互动,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建构起有活力的有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学而快乐着。所以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是十分重要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教学如何适应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实施教学,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以满足教学要求,本文着重从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特色;进行教法革新,探索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物理教学如何适应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根据新教
本研究选用健康、体重相近(39±1kg)的1岁龄南江黄羊4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利用体外产气技术研究不同日粮类型及不同类型日粮中添加矿物质添加剂对山羊瘤胃发酵及甲烷产量
【摘 要】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要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一、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
期刊
【摘 要】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英语也不例外。能听能说才能学,这是基本;能读能写才算会学,这是关键。能听能说能读能写才能学好;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才算学会。从所周知,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不可能割裂开来,独立教学。只要我们不断改进听说读写整体教学方法,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听说读写;整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0【文献标
【摘 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农村初中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落后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开发英语校本课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农村地区校本英语课程一般具有补充型校、体验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两种方式,应该让学生超越课本,走出课堂,走进农村社区,体验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提高了英语学习素养。  【关键词】 农村初中;校本教材;英语;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B
令灵山土鸡黑羽公鸡和温氏401黄羽母鸡以及灵山土鸡黑羽母鸡和温氏405黄羽公鸡分别进行测验杂交,F1代只有麻羽鸡的亲代灵山土鸡个体为纯合黑羽鸡,F1代出现黄羽鸡的亲代灵山土
【摘 要】 随着中学历史新课改的深入进行,许多地区的教师开始积极采用导学案的形式以实现有效课堂。本文作为一线中学历史教师通过亲身体会,就如何设计导学案来实现有效课堂,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中学历史;导学案设计;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历史有效课堂即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
【摘 要】 在处于基础阶段的汉语教学中,培养和训练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是现阶段民族汉考(MHK)的重要考试内容。在汉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并将其作为综合汉语课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在借鉴他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能给汉语教学及汉语学习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民族学生;汉语课
【摘 要】 针对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浓,英语基础和学习效果较差,英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等问题,着手进行改革尝试,将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法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适应山区中学英语教学实际的“五步交流”教学法。增强农村中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农村中学;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五步交流”;教学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