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古代教育理念,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来源 :少年写作·师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nce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体现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一层面上来,古代教育理念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当前新课程标准明确表示,初中语文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语文层面的知识素养,还要提高学生人文社科及人文精神的素养。而古代教育理念一直遵循着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这就对当前初中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尊重、发展、深化、丰富古代教育思想,不断加强诗化教学,不断地进行自身内省及重视人文社科、精神素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正是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代教育思想 六德 借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26-01
  当前,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最终教学目标都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及人文精神素养上。而古代教育思想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积,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就对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所以,尊重古代语文教学思想,吸取古代传统教学精华是提高当前语文教学的关键。基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频繁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较好地继承及发扬古代教学思想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至此,本文就基于古代教学理念,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做出见解性的探讨。以期能够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尊重“明德”思想,不断加强和推进诗化教学
  任何时代的教育理念都是弘扬德育教育。我国古代教育家以孔孟为代表的“明德”教育一直是用来规范自身行为修养及社会道德教育的理。就个人来说,明德指良好的“德行”; 就社会而言,明德指良好的“德政”。儒家宣导修己以安人,明德便是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良好德行和德政。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就充分展现出文化熏陶及思想教育对于人和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诗化教育对于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教育目标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古代教学与理念一贯遵循的要求。所以,尊重“明德”思想,不断加强和推进诗化教学,将语文教学充分置于“诗化哲学”的优美意境指引之下,将语文科学与人文主义之间建立一座完美、崭新的桥梁。同时借鉴古代的教育理念将语文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地把言语、思想、交际、个性等完美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才是最终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二、继承以弘扬古代语文教法论,不断“内省”及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所谓“内省”就是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的进行自觉的思想行为约束,时刻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也是一种思维进步及精神升华的表现。孔子曾说过:“内省不疚,夫何忧惧”、“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鼓励人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语文教学务必要从自身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出发,不断地领悟国家课程改的纲领及精神,依据现实情况不断的调整自我教学习惯、行为方式及教学策略。
  在我国古代语文教学中,我国教育学家孔子一直提倡“因材施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及尊重学生主体的个体差异。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表现,也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所以尊重并理解古代教育理念,并优化利用于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得新课程标准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全面发展。具体教学操作就是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学习动机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设计一个符合学生主体实际的教学目标。因此,借鉴古代教学方法,并不是生硬搬套,而是需要教师不能仅仅满足已有的教学经验及方法,而是要不断地对自我教学习惯和教学策略进行及时的“内省”,不断创新。使语文课堂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情趣性。
  三、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建立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
  当前,很多初中语文课堂仍然受传统陈旧的师生观、伦理观的影响。在教学中唯师独尊,甚至出现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尊严。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慢慢地疏远课堂、畏惧课堂的现象不断攀升。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话语权,思维上缺少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开始丧失学习兴趣,出现叛逆、厌学的不良现象。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原有的教学理念上大胆革新,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消去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话语霸权。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尽力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建立自我认知结构及生活沉淀,从另一种高度来分析、阅读、思考文本,争取成为一种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阅读者。
  四、结语
  综上可知,我们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宝贵的纯洁品质已经被无形中割舍掉了。这也许就是当今教育出现利益化、势力化的一个原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古代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当今时代的新型教学方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将新的血液、新的活力注入语文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感染力及趣味性。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规范学生的语言。
  [ 参 考 文 献 ]
  [1] 应德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
  [2] 唐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四忌[J].才智,2010(18).
  [3] 李永红.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0(13).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是否有效成了我们一线教师迫切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以列方程解应用题(逆向的几倍多(少)几))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对列方程解应用题进行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列方程 应用题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15-01  一、“跳”出教材谋策略  本着以上思考,我结合本
期刊
【摘要】 2011年出版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使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而传统物理教学却极大地阻碍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因此,物理有效教学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主要方式,它对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分组探究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期刊
【摘要】 若无实效技巧,谈何成功解题?不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存在着一定的技巧,数学解题亦是如此。良好的解题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解题效率,促进成绩的增长。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关注到这一点,并坚信“题海战术”才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对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撰写此文,旨在论述如何有效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技巧,以此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 解题技巧 效率  【中图
期刊
【摘要】 书面表达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等。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书面表达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19-01  《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书面表达错误较多
期刊
【摘要】 导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导学以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出发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自学行为,通过丰富、有趣的课堂设计,提高学习互动和思考,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高中数学中做到有效导学既是教学需求,同时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中 数学教学 导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
期刊
【摘要】 随着年级的升高,高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会有很明显的表现层次差异,即掌握的知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层次差异会越来越明显。数学课堂练习环节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落脚点。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会使学生扎实牢固掌握并运用一节课的知识点。练习题的设计偏多或者偏难会使课堂难以达到短时而高效的教学目标,所以课堂练习只有依据不同课型科学合理设计,才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才会达到小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为语言文字运用。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入门阶段,识字量少,词句积累也少,那么,一年级语文教学,又该如何进行语用实践呢?  【关键词】 语用 创设情境 循序渐进 精选落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18-01  2011年
期刊
【摘要】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听说活动中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调抑扬顿挫,以及由听说内容而带来的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的培养如同乐感、美感的培养一样,并不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只要我们能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不断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高品质语感的达成就一定会成为现实。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感培养
期刊
【摘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关键词】 故事 初中化学教学 激发学习 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巩固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25-01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故事依然有着不可抗拒的兴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地、恰当地利用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国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各类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主题式教学因具有诸多优点而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简要分析了主题式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主题式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