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实践分析

来源 :少年写作·师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国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各类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主题式教学因具有诸多优点而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简要分析了主题式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主题式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24-01
  在国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主题式教学主要包括:数学活动式主题、生活化主题、演绎归纳式主题、问题焦点式主题等,旨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在高中数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全面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1. 主题式教学的内涵
  主题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模式,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主题,创设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整合主题相关的资源,让学生接触到和主题相关的各种领域的相关内容。这与新课标的精神是相契合的,学生在此过程自由选择、自由探究,能够获得、重组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体现在基于问题进行学习。
  2.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目的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主题式教学的目的主要表现为:
  1)通过主题的合理选定,构建与教学内容、目标相适应的课堂环境,进而全面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潜能;2)应用主题式教学有利于促进自主探讨与学习的开展,有利于体现学生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3)应用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师生都可以作为学习情景的组织者或探讨者,有利于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4)教师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焦点式主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5)主题式教学的方法较为丰富,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的优势较多,广大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住其实际应用目的,从而有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3. 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实践分析
  在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践中,教学主题的合理设定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所设定的主题必须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可行性,从而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与质量。在主题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高中数学的特点,并且从学生的实际接受与理解能力的角度出发,对于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主题式教学体系。结合笔者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主题式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加强数学活动式的主题教学
  在高中数学的主题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教学主题的展示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通过课前适当的讲解与引导,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为课堂中合作与探究学习方式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数学活动式主题教学的应用范围较广,在很多高中数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讲解中都可以应用,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与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数学课堂的环境。
  3.2问题式主题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笔者近几年来在工作中一直注重尝试“问题串”形式的问题情境的构建。在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践中,问题式主题教学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并且体现了主题式教学的精髓所在,即让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得到自己的结论。在问题式主题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其与探究性学习结合的重要性,问题式主题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更多的依赖于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以及问题的具体呈现方式,而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则要依赖于学生所具备的学习方式与认知风格。因此,在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应用问题式主题教学时,教师必须注重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问题,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机协调,并且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3.3演绎归纳式主题教学的灵活应用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学生若想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具备较强的数学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因此,在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演绎归纳式主题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归纳和总结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并且做到数学知识应用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这样才符合现代数学教育的根本要求。在现阶段使用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都有着其形成与发展的特殊背景,如:角的概念的推广、空间直角坐标系及复数等,都是对于数字理论的抽象概括,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极有可能出现概念模糊或理解不清的问题,所以,在演绎归纳式主题教学的应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知识背景的还原,使学生在对其知识背景进行观察、猜想、实验、操作、验证、归纳与演绎等过程中,逐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
  4. 结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主题式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广大教师必须注重对于其实践中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
  [2] 李春光.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 陈健.浅谈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1.
其他文献
【摘要】 在英语常规教学中,听力的教学一直采用的是统一的听和练习的方式,忽略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听力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听力训练成为学生的一大障碍。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听力上都有所进步和提高,不忽视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就需要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关键词】 英语听力教学 分层递进教学法 原则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
期刊
【摘要】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是否有效成了我们一线教师迫切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以列方程解应用题(逆向的几倍多(少)几))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对列方程解应用题进行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列方程 应用题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15-01  一、“跳”出教材谋策略  本着以上思考,我结合本
期刊
【摘要】 2011年出版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使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而传统物理教学却极大地阻碍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因此,物理有效教学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主要方式,它对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分组探究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期刊
【摘要】 若无实效技巧,谈何成功解题?不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存在着一定的技巧,数学解题亦是如此。良好的解题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解题效率,促进成绩的增长。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关注到这一点,并坚信“题海战术”才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对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撰写此文,旨在论述如何有效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技巧,以此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 解题技巧 效率  【中图
期刊
【摘要】 书面表达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等。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书面表达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19-01  《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书面表达错误较多
期刊
【摘要】 导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导学以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出发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自学行为,通过丰富、有趣的课堂设计,提高学习互动和思考,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高中数学中做到有效导学既是教学需求,同时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中 数学教学 导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
期刊
【摘要】 随着年级的升高,高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会有很明显的表现层次差异,即掌握的知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层次差异会越来越明显。数学课堂练习环节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落脚点。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会使学生扎实牢固掌握并运用一节课的知识点。练习题的设计偏多或者偏难会使课堂难以达到短时而高效的教学目标,所以课堂练习只有依据不同课型科学合理设计,才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才会达到小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为语言文字运用。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入门阶段,识字量少,词句积累也少,那么,一年级语文教学,又该如何进行语用实践呢?  【关键词】 语用 创设情境 循序渐进 精选落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18-01  2011年
期刊
【摘要】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听说活动中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调抑扬顿挫,以及由听说内容而带来的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的培养如同乐感、美感的培养一样,并不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只要我们能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不断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高品质语感的达成就一定会成为现实。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感培养
期刊
【摘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关键词】 故事 初中化学教学 激发学习 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巩固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25-01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故事依然有着不可抗拒的兴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地、恰当地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