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创新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全新服务方式与理念“living library”的介绍与阐述,分析阐述了国内外“living library”的发展现状及其社会效应,从中得到启示,提出应将“living library”的服务模式,充分应用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去,以更加开放的形式与资源,加强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开创学科服务模式的新亮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服务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21-02
  
   注:此论文为河南工业大学高教研究项目《构建高等教育教学多元化资源服务体系研究》2009GJYJ-B34研究成果之一。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一项开拓性的主动参与式的服务模式。随着图书馆资源、品种、数量的急剧增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读者用户不但要求在服务方式上图书馆能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习惯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而且在服务内容上,也希望获得与其个性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内容。鲜活“living library”的悄然兴起,无疑是图书馆学科知识创新服务的新亮点,在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一、 什么是“living library”?
   “living library”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的服务理念就是将人做为一本值得学习的图书,任何人不需要交纳费用,通过登记姓名就可以交谈。它以借阅“活人”的方式,为读者用户提供帮助。在这里读者用户所借阅的“图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而是“人”,这些“人”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志愿者充当,允许读者用户借阅,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范围内,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以帮助读者用户解决各种问题。因为这些“图书”都是有生命的,是鲜活的,因此在我们国家也有人称之为“活体图书”、“活体图书馆”、“图书馆借人活动”。
   二、 国内外“living library”发展状况
   2.1 国外“living library”发展状况
   “living library”是在二十世纪刚开始发起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一经发起,传播的非常迅速。在“Stop The Violence”(丹麦哥本哈根的非政府青年组织)的推广和宣传下,其独特的组织理念及灵活的服务方式受到了热烈欢迎,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至今,“living library”已在25个国家实践该活动。特别是在澳大利亚,政府不但支持而且资助开展为期3年的全国推广计划,旨在刺激更多地区及更多国民参与此活动中来。“living library”的迅速发展,说明开展此活动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它形式简单却意义深远。
  2.2 国内“living library”发展状况
   我国对“living library”概念的引进比较晚,目前的发展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图书馆界人士对此活动尚处于不了解状态,开展此项活动的图书馆也比较少,还未能进行更多的宣
   三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存问题分析
   3.1 服务模式缺乏科学管理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是一种以图书馆为中心,被动的、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模式,虽然近几年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推广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还是有不少图书馆缺乏科学的管理,没有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去发现资源、组织资源,并提供创新学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只是盲目效仿一些大馆的做法,脱离本馆实际。如制度不完善、计划不周详、执行过程无据可依,对读者深层次的关注和调研不够,至使学科服务的效果不尽人意。
   3.2 读者需求缺少深入探究
   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体多种多样,读者信息需求的类型也呈多样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如果不根据读者需求的新特点及时做出调整,必然会逐渐丧失读者,最终导致图书馆的利用率以及图书馆在知识信息获取中的地位降低。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地对读者需求进行调查与探究,没有把读者的客观需求作为行为尽度,结果就会出现“供需不对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如何深层次的探究读者需求,确实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3.3 用户交流存在沟通障碍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要满足适用原则,用户交流在学科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沟通交流的效果和效率,直接决定着学科服务整体的效果与效率。但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在与用户进行沟通时,不能完全获取用户信息,并据之主动响应、给予满足,用户交流存在着沟通上的障碍。
   3.4 服务形式欠缺感染说服力
   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借阅过程中,读者都是通过文字、图像等文献资料汲取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虽然图书能够丰富读者的知识层面、文化需求,开发读者的想像能力及创造能力,但无法满足读者直接跟作者见面进行互动交流的愿望,既便是有学者或专家亲临现场,进行专场讲座,但也是专家讲授,读者倾听,现场交流的时间和内容是极为有限的,达不到面对面进行现身说教对读者产生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启示
   随着当代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搜集、整理、存储、传播的重要基地,已成为科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成为学科服务、知识创新的重要环境。因此图书不仅需要开发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静态文献信息资源, 更要注重收集、开发最新产生的即时性和跟踪性的动态信息资源,提供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服务,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特别是科研型、决策型用户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唯有创新才有出路。“Living library”就是新形势下,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创新活动的新亮点。
   4.1 开放的资源
   “Living library”创建学科服务更大的信息空间与交流平台,呈现出更为开放的特点。“Living book”做为一种活体资源,其特点更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同时也具有更大的空间去与读者交流各种在社會上、专业上、学科内容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及看法,读者阅读的不是一本本文字图书,而是一个个具有生命体征、思维灵活的人,这种开放的交流互动方式,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阅读的效果也同样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读者学习、科研、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提高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4.2 精神的雅园
   “living library”将图书馆变成一个精神的雅园,为学科服务长期开展提供最大的保障。它依托图书馆在读者中良好的信誉,积极为读者提供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搭建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广泛交流的平台,营造学习与交流与沟通的环境,极大的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改变学校的学习风气,起到了良好的文化倡导作用。“living library”不但追求一种平易平和的风格,通俗大众,同时也追求内容的学理性与权威性,更注重深入浅出,平等交流,力求做到雅俗共赏。这些鲜明的特点,在国外不但备受赞誉,受到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备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4.3 交流的沙龙
   “living library”是一场交流的沙龙。它依托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平台,将学科服务强调为一种文化的全民参与性,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学习阅读的机会,也为读者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搭建了平台,读者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下面对面的、平等地探讨问题,起到了“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作用。这种开放式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观点的碰撞与文化的交流。由于它倡导大学图书馆用户的志愿服务精神,力求形成良好的奉献与互动的学习氛围,因此,也可以说“Living library”创建了更加亲和与活跃的大学校园文化,为创建新时期大学图书馆增添了一抹炫丽的色彩。
   4.4 和谐的发展
   传统的阅读方式是依靠图书达到目的,阅读者获取信息是单方面的,“Living library”更多的是组织人与人之间的阅读,将书与人的含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阅读者在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在启发、激励着更多的“living book”,它的分享是双方的、互赢的,“Living library”不仅拓展了图书馆阅读的内涵与社会功能,同时也达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目的。将“Living library”引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通过学科针对性的服务,促进沟通与交流,使读者与馆员有了即时的互动,立即体现服务效果,及时提高服务质量,对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的双方都有互相促进、互相提升的效应,“Living library”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与方式,不仅仅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个亮点,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学科多元化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Sonia Bolle.A“livinglibrary”that opens
  minds.http://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la-caw-word-play16;2008nov16,1,2935412.story,2009-09-07
  [2] http://living;library.org/activities/2009-11-15
  [3] 瑞典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活体图书”.http:/www.northnews.cn/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372,2009-10-17
  [4] Today Morning Express.2005-08-21
  [5] 活人圖书[EB/OL]。2009-04-20.http://tsg.sjzc.edu.cn/dzxh/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24
  [6]真人图书馆(Living Library)/真人图书/(Human Book)[EB/OL].2009-04-20./http://www.lis.tw/profiles/blogs/zhen-ren-tu-shu-guan-living.
  [7] A Living Library And Living Books[EB/0L].2009-04-19.http://www.360doc.com/conter/090401/20/94454_2990537.html.
  [8] 2008年上海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http://www.lib.sjtu.edu.cn/adls/2009-09-22
  [9] 刘云英.Living library——一种背后型的服务模式[J].现代情报,2010,4:82-86
  [10] 熊太纯.国外“Living library”服务进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4:97-99
  [11] 刘素清 郭晶.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突破瓶颈的理论思考[J].图书馆杂专,2010,4:35-37
  [12] 李秋之.基于知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实践分析[J].情报科学,2009,7:1062-1066
  [13] 吴文花.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9,4:96-98
   作者简介:杨莉萍,女,1968年,任职于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曾发表多篇论文。
其他文献
Bromate(BrO_3) is a disinfection by-product in drinking water, and its removal is very difficult especially at low levels.60 Co gamma rays were used to remove B
一旦效果图被当地的领导和规划部门认可并通过,接下来效果图就成了比工程图更有指导意义的资料,初步设计、施工图都围绕此完成,而建造时期的土建、幕墙、钢结构等各工种也是
为人正直,不管在那工作,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这是大家对康辉师傅的一致评价。在工作的岗位上,无论是大型国宴或其他重要宴会,凡是他亲自参与组织工作的,每次都非常出色完成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 兴趣 信心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
油田分析检测实验是石油行业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环节,是生产监控、生产管理、开发方案制定与调整等基础数据的唯一来源。油田分析检测从分析手段上,既涉及化学分析,又涉
田园生活丰富多彩,田园风光分外美丽。今天,我和表哥要去峃口九溪体验乡村生活,感受浓厚的风土人情。
【摘要】:教育科学的核心是思维科学,育人之道莫大于给学生一个科学的头脑。要培养一个人成材,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搞好思维领域的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学会“思维操作”,这是加强学法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变教学效益不高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 思维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19-02   
期刊
完井测井技术,包含多层级的影响要素。井眼特有的轨迹、测井范畴的独特条件,都带有复杂的倾向,它们紧密关涉测井之中的异常。本文解析了测井异常特有的影响要点,提出采纳综合评判
【摘要】: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对于高中生,英语阅读至关重要,也是提高语言水平的有效途径。文章指出了阅读理解依赖于背景知识、概念能力和处理策略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基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新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建议。  【主题词】: 心理语言学理论;心理过程;阅读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20-01    1. 高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