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核心问题 实现语文课堂高效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h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的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引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它在阅读教学能做到“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问题;设计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核心问题”,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教学,对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核心问题主宰着整个教学进程,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往往能以问题引发思考,将学生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因此核心问题设计是否有效决定着课堂的成败。为了让核心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成效,核心问题的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有“整体阅读,深化理解”的带动性
  所谓“整体阅读”,不是指让学生读课文并大致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话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去理解课文的情节、课文的脉络、课文中的人物、课文中的事件、课文的表现手法等等。这就要求给学生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在这个切入点的引导下得到真正深刻的阅读体会。在这方面,“核心问题”可以说是有着绝对的优势。教学课文《詹天佑》时,可抓住概括全文思想内容的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设计一个核心问题: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能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结合有关的词句,说说理由。)学生看到这一问题,自然会联想当时当地的情况: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阻挠、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劳动工具落后、在勘测路线时地势又险峻、气候又恶劣、在开凿隧道时又要过很多高山(居庸关山势那么高岩层那么厚、八达岭隧道又是那么长);在设计线路时,青龙桥附近的坡度又特别大等。尽管当时当地的困难很大,可是,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一丝不苟地工作(周密地勘测线路;采用了不同的凿进方法;设计了巧妙的“人”字形线路。)并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样设计的问题,教师教的目的明确,学生学的也明白。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认真思考,讲出学生对“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有较深刻的理解。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之心及杰出的才干会深深地铭刻在每位学生的心里。再加上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引导,学生就会懂得:不管是写文章还是读文章一定要“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读文章,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可以对文章了解得更加透彻;写文章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可以使文章表达得效果更好,真切感人。
   二、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备“凝聚话题,优化活动”的支撑性
   “凝聚话题”就是减少提问,“优化活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长时间的阅读、思考、研讨、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核心问题”有利于大量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不是像我们平时的教学一样,教学内容的推进主要依靠师生之间的问与答来进行。如在教学《夹竹桃》一课中关于侧面烘托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1)课题是夹竹桃,可季羡林老爷爷为什么要用一个小节来写夜来香、玉簪花、菊花等其他花呢?(2)课题是夹竹桃,可季羡林老爷爷花了整整一个小节写夜来香、玉簪花、菊花等其他花,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理由是什么?这两种提问看似大同小异,效果却是大不相同的,我在教学中将它处理成第二种。这种提问将两种观点放在学生面前,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至于到底是不是值得写,则是完全可以各抒己见的。
   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这一问题的形成明显的长时间地延伸了学生的活动板块。这样的教学,可以基本上消除课堂上那种琐碎的“连锁式问答”。
   三、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备“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凝聚性
  “核心问题”应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让学生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而这种精细思考与深刻探究,又始终是围绕着某条主线进行的。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仔细研读文本,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细节描写,二是环境描写,三是侧面描写。这些内容集中表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本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三大板块,每一个板块设计一个核心问题。第一板块的核心问题是:“紧扣题目,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即找出文中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从细节描写中感受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第二板块的核心问题是:“感受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体会表达效果。即找出文中描写大地震来临时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三板块的核心问题是:“学习侧面烘托,丰富人物形象。即阅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物对谭老师的评价,为什么要写这些评价?”
  这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个能解决对课文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二个能解决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第三个能解决对课文的语言欣赏。就实施情况来看这第三问,学生的讨论就异常地精彩:
  问题的提出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眼光易于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学生思考精细了、探究也更趋深刻,研讨的气氛浓厚了,这就是“核心问题”的牵引在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精心设置合理有效的核心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核心问题“并不能完全替代课堂上所有的提问。它是教学设计的主干,其它的“枝叶”还需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在课堂上生成,这样才能使让我们的教学有一天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2008—10. 出版:山西教育出版社编辑:《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
   [2]语文报社总编:蔡智敏,主编:裴海安.《语文教学通讯》2008—4.出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其他文献
近日,一汽解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与吉林省磐石吉高陆港物流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在打造的东三省物流平台项目将全部采用一汽解放卡车,预计该项目完成后,将有1000余辆解放卡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它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这其中的道理是杠杆原理,通过改变力臂的长短实现小力换大力的目的。同样学生的认识也存在着最近发展区,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在所学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支撑点,据此发展提高,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就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就具体做法举之一二,望能
为了提高维修效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我维修中心购置了多只YL-E717单气式自动卷管器(见图1),许多需要连接空压机工作的维修设备机具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自如(见图2)。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开放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开放式教学的意义及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高中数学;意义;策略  一、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意义  1.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
对于基坑平板载荷试验承载力如何取值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试验方法及资料整理进行了探讨。
随着上海地区高层,超高层的日趋增多及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出现,按明特林法计算桩基沉降的结果较实本基础法更接近实际情况,就明特林法计算桩基沉降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使计算
故障现象 有1辆宝马F02730Li轿车,发动机型号为N52。在正常驾驶过程中出现发电机不发电,不能检测机油液位等故障。故障排除 接车后,得知此车是停车后无法再次起动,搭接蓄电池,起动
【摘 要】初中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难点部分,同时也是不可轻视的一部分。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它主要是用文字作为基础进行写作。学好文言文,不仅需要学生养成预习、朗读的习惯,也需要理解并积累文言文的虚实词。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预习;朗读  初中文言文是学生必学的知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文言文记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寄托着古人的思想感情,因此,需要我们继承其精华。但是,文言
【摘 要】文化的导入对外语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探寻了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日本文化导入对日语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日语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导入日本文化,进而提升日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日语教学;文化导入;日本文化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今天,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想学好一门外语,了解这门外语的文化背景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了解了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的理解这门语言、使用好
欧洲电子电器公司出品的MT-2500专家系统和大众公司的V.A.G.1552都是功能强大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故障诊断设备。可对全世界各汽车厂商的2000余种电喷车型进行故障诊断。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