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拉萨尔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马克思恩格斯论现实主义(之三)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77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奠基者在现实主义问题上,他们观点的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如上文所指出的,始于五十年代末。也正是从这个时期起,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开始把“现实主义”不作为一般哲学或者重要的实践范畴来使用,因为“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在他们早期著作里就具有这方面的意义,而将其作为文学史和美学史上那种本来意义的一个术语。我们在恩格斯一八五九年五月十八日写给斐迪南·拉萨尔的那封专门分析后者的《弗兰茨·冯·济金根》这出悲剧的信里,才第一次碰到具有新的含义的“现实主义”这个术语。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是拉萨尔在一八五八至一八五九年间写的。拉萨尔把十六世纪德国历史上的一个戏剧性的故事。即一五二二至一五二三年士瓦本和莱茵的一次骑士起义,作为他的悲剧的情节基 On the issue of realism, Marxist founders set forth a new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oint of view, as indicated above, beginning in the late 1950s. It is also from this period that Marx and Engels began to use “realism” not as a general philosophy or a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practice because the term “realism” has its significance in their early writings, and Use it as a term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The tragedy of the letter “Franz von Zijingen”, which we wrote to Ferdinand Larsall on May 18, 1859, which we analyzed exclusively, was the first Met with the new meaning of the term “realism.” The tragedy “Franz von Zijingen” was written by Lazar in 1858-1859. Lazar put a dramatic story in the history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in Germany. A knightly revolt of Swabian and the Rhine in 1522-522, as the plot base of his tragedy
其他文献
由《航空商务》杂志(Airline Business)和国际航空电讯集团(SITA)联合主办的航空公司信息技术(IT)趋势调查显示,航空公司的IT环境正在获得平稳改善。2013年,大多数航空公司的
有些人总认为活鱼营养价值高,于是就把“活鱼活吃”视为上等美食。其实,无论营养价值或食用味道,鲜活鱼或刚死不久的鱼在食用上并非最佳。据资料表明,鱼与其它动物一样,死后
据调查,在儿童、青年、中年及老年不同的年龄组中,儿童青少年的消费额占各年龄组之首。但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却都同样存在着如何科学消费的问题。儿童青少年是人生中生理
《戒严令之夜》起初是在《小说新潮》杂志上连载,1980年3月由新潮社出版单行本,当年7月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公映。本文通过一批名画失踪——找到——再失踪的故事,既展现了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犹太作家群,他们在创作中有一种共同的风格,就是犹太幽默。按照犹太人的宗教信仰,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肩负着传达上帝旨意的神
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物质的摄入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家长,应培养孩子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此外还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吃一些健齿食物,以有利于儿童牙齿的健康发育
巴黎的春天,万物实在是很迷人。迈克和我决定去西班牙。斯特拉特在斯特利克斯饭店的一张菜单背面替我们画了幅西班牙地图,画得极好。同一张菜单上,他又写了马德里一家以烤乳
我看过《徐霞客游记》,也看过《马可·波罗游记》。徐霞客是中国人,马可·波罗是外国人。虽然徐霞客(1586—1641)比马可·波罗(1254—1324)晚出生332年,但有趣的是,他们两人
摘 要:《半生缘》中男主人公沈世钧身上有浓厚的俄狄浦斯情结,主要体现在“恋母”和“惧父”两个方面。在沈世钧眼中,父亲一直在小公馆和姨太太住着,而他深爱的母亲则在这场婚姻和家庭中是一个受难的形象,因而他从小潜意识中便有恋母惧父的情结。而在对恋爱对象的选择上,他放弃沈母看好的表妹石翠芝,选择了并非一见钟情的顾曼桢,因为在沈世钧心中的顾曼桢,其形象的塑造是完全比对自己的母亲而来的。  关键词:文本细读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花了40年的心血写童话故事,而他的一生也正像一篇童话故事。一个由鞋匠与洗衣女组成的贫穷家庭中出生的小男孩,经由不断的努力和遭到无数的痛苦,终于实现了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