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后札记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uuhh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选用了李煜的一首词《虞美人》。一次在总结《虞美人》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既然李煜一生作品不多,那能不能将李煜作品的特点分分类?这样,我们再遇到李煜的词就很容易读懂了。”这个学生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响应,都认为很有必要。这个小插曲提醒了我,知人论事是赏析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能不能根据李煜不平凡的身世把他的作品分分类呢?笔者研究后发现,李煜词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在亡国前分为以逸为美、以艳为美两类,在亡国后则以悲为美。
  
  一、以逸为美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李煜青少年时的作品中。这一时期,李煜较多地继承了其父李璟的风范,推崇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和经伦满腹的商山隐士,再加上他身处乱世,一心想“独善其身”,所以,追求那种“幽深清远,自由林下一种风流”的隐逸生活。遇有政事,退避三舍,以“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遗齐之高义”作为信条。李煜自号钟隐,别号钟山隐士,林峰居士等等。憧憬终生隐遁钟山,架一叶扁舟,浪迹江河,去过那怡然自乐、充满田园风味的渔父生活。其两首《渔父》词就是典型例证。其一是:
  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从词意来看,这首词当是李后主早年意念消沉时所作。《南唐书·后主纪》:“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那时,文献太子为了保其继承权,曾鸩杀其叔父景遂,李后主为情势所迫,沉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
  其二是: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这首渔父词,与前一首同为《春江钓叟图》的题画词,所写内容与前一首紧相连接。写词人自己向往的渔父生活,以消除文献太子的疑嫉。写法上,同样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不加任何雕饰,直写观画的感受,词人由衷地发出“万顷波中得自由”的赞叹与羡慕。
  全词只有短短二十一字,连用四个“一”字,一气呵成,如飞云流水,徐徐前行,将一幅春江钓叟图生动地描绘出来,充满洒脱飘逸、悠悠不尽的感情。
  不仅如此,这种以逸为美的审美心理在李煜的一些诗中也有体现。《病起题山舍壁》是李煜过了一段隐居生活后写的,诗中津津乐道地叙述了自己杖藜衣褐、蛰居山舍、不求闻达、与世无争的闲情乐趣。在《病起书事》中,甚至表现出想皈依佛门,去过那种晨钟暮鼓、清心寡欲的生活。
  
  二、以艳为美
  
  李煜作为一个对政事毫无兴趣的国君,过的是歌舞升平的日子。这种以艳为美的审美心理在其词中自然也会得到充分体现。年少时,他就将大量笔墨给了陪伴他的歌女。如《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词真实地再现了“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后主的宫廷生活,着重描写了歌女口中的表现。通过对口的描写显示出歌女的娇态,将一位美丽的歌女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公元594年,18岁的李煜与周宗的女儿娥皇喜结伉俪,娥皇死后三年,李煜将女英继立为皇后(小周后),这一时期,李煜将大量笔墨给了他万分怜爱的大小周后。如《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这是李煜以词代笺赠给大周后的。表面是描写一位女子秋雨之夜的相思,实则写夜深人静,娥皇那发束丝绦玉簪、身穿薄罗云衫的亭亭玉立的形象,频频在词人眼前浮现,使他魂牵梦萦,长夜不眠。
  再如写给小周后的《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清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通过很强的艺术形象,把人物内心的恋情,用纯白描的手法刻画呈现到读者面前。
  此外,“脸漫笑盈盈,相看无限情”(《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等等,都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恋情,痛快淋漓地摹写出被恋情激起的复杂心态以及尽情吐露的欢乐,从而使人们所共有的爱情意识在他的词中得到“复归”,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以艳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在他的词中显露出本来面目。
  
  三、 以悲为美
  
  李煜后期的词一洗过去红绿绮艳的妩媚气氛,而变得悲婉哀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小词的最高境界。亡国之声哀哀欲绝,滴滴血泪,不但像“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这些富有情趣的描写一去不复返,连那些“不放双眉时暂开”(《采桑子》)和愁带闷的描写、“世事漫如流水,算来梦里浮生”(《乌夜啼》)的强求解脱的描写、“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更还生”(《清平乐》)的婉转缠绵的描写也都不用了。词人笔下流出的尽是痛入骨髓的家愁国恨: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望江南》)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子夜歌》)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不凭假藉,不避俚语,似乎都是信手拈来却具有极为深邃的内蕴。从很大程度上说,体验李煜后期的“词境”就是体验“愁绪”,欣赏李后主后期的词作就是欣赏“悲美”。
  而所有以悲为美的词中,最突出的要数入选课本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俞陛云认为:“就词而论,李、刘、秦诸家之以水喻愁,不若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
其他文献
一、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意义rn(一)创建平安校园是实现大学职能的基本条件rn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的最基本的职能,也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工作了7年。自从上班那天起,就开始当上班主任了。这几年,认真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成绩突出,现总结这几年来的工作,谈一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一、做思想工作的艺术    常言道: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此话有道理。浇水只有滋润花根,才能花繁叶茂;育人只有拨动心弦,才能奏出强音。因而班主任教育学生要讲究艺术,以慈母般的爱去弹拨学生心灵的弦,尤其要注意那些特殊家
一、美丽校园·硬件rn校园环境的美丽与否,依存于校园内的建筑、道路、广场、园林绿化与小品.其中建筑在校园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从校园的外部,从远处眺望学校时,建筑
摘 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就是关注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前途和未来。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这么庞大的群体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受到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现状 关爱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输向经济发达城市和区域,而劳动力的输出的方向性和固定性随着时间、地区经济的发展发生着变化,从而导致这部分农村劳动
在一座大桥头上,一个蓬头散发的中年妇女手里拿着一张纸团,对着一具刚捞起来的女尸号啕大哭:孩子啊,你回来吧!我以后再也不会丢下你不管了……她手上的纸团是一份遗书,只有简短的一行字:我有爸爸妈妈吗?为什么我记不起他们的模样?  原来死去的女孩叫小玲,今年16岁,她刚生下四个月,父母就把她丢给年迈的奶奶,到外地做生意,他们很少回家,这十几年来只回过三四次。开家长会时,小玲看着自己同学与他们的爸爸妈妈在一
摘 要:如何培养刚入小学新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此文以这个问题为中心,讲述了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培养新生走进校园后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新生 真诚耐心 培养 良好行为习惯 人格魅力    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过程。他们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一种陌生感,存在紧张、焦虑、好奇、兴奋等心理问题,特别是胆小怕事的学生更为突出,所以,作为任教新生的老师,需要的是用真诚耐心去教
行政管理rn管“组织”的专业rn同济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 丁芳rn提到行政管理专业,你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公司前台的漂亮小姐或是兢兢业业的后勤人员?但其实这些通通
在社会转型期中,新闻媒体在信息时代担当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传播效能尤为突出.随着科技的进步,新闻媒体得到技术的支持,其对于公共危机突发的反应能力和
摘 要: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知识、娱乐生活等各类活动的重要支持工具。而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生动形象的特征及其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实施环境。网络也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娱乐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班级管理有效地整合起来呢?本文从借助多媒体开展工作,探索教育新载体,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来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
一介教师,甘为人梯。甘为人梯的我常常吟着名句行走在人生路上,吟着吟着,我身超脱,我心飞扬,倍感天宽地广。  吟着名句行走,源于名句对我的启迪,更源于我对名句的钟爱。吟着名句行走的我,精神很充实,很富有。特别是当心情不爽时,让一些名句来慰问一下自己,让它们充当自己情绪的调理师,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最近,有几则名句经常光顾我的脑海,成了我心头的座上客。我吟着它们行走,超然自乐。    一、 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