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本体研究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fa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古希腊哲学开始,虽主要关注宇宙的起源和本質问题,但也把人的本质和生成问题作为附带品去研究,把“人事”和“天事”被看作一回事。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表现,就是“天人合止”、“物我相契”。到苏格拉底时期,开始关注人。再到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马克思的“人的本质”以及新时代中国对于“人”的思考。都与“人”密切相关。
  关键词:古希腊;苏格拉底;休谟;马克思
  一、古希腊对“人”的认识
  在古希腊时期,对人的研究并不是哲学主流,因此人本主义思想显得微乎其微,尽管在雅典民主制的背景下出现过智者学派的“个人本位”主张,例如普罗泰戈拉提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但是智者所说的“人”还是感性的“人”,以“我的”或“你的”好恶来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具有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色彩,并且最终陷入“怀疑主义”的深渊。因此“个人本位”主张很难得到认同,对人本主义的贡献也是有限的。
  二、苏格拉底的人本主义
  直到苏格拉底理性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出现,把原来研究自然、宇宙的哲学转向思考人生的道德哲学;使得哲学的思维方式发生了的转变,从原来的通过观察,不断获取经验以及对于事物的直观描述的感性方式转变到启发性对话的理性思辨方式。如果说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是远离人的,那么现在,苏格拉底就是把哲学拉向城邦或者家庭之中,变得接地气了,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去考虑等等。不管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古希腊之前,“天上”、“人间”都是哲学思考的两个方面。“天上”可以泛指一切的自然万物,“人间”可以指人的社会关系,苏格拉底彻底地把“天人合止’、“人神合一”的“完美合一”打碎,使得“天、“人”、“神”成为了相互独立的世界。他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等人本主义思想。苏格拉底的人本主义一方面是直接面对自己,自己去省查,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另一方面是建立在他对于神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他的神论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突出人在万物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理性的神的一切作为是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去屈服于神的光环之下,让人更好地发现人本身,也就是他所提出的“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建立的理论背后是把人放在核心地位,是为人服务的,是用神学的方式唯心主义地表达思想。
  后来者从两个方向发展了他的哲学思想:一是人本主义,主要是由小苏格拉底学派所发展;一是理性主义,主要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发展。苏格拉底的哲学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路径,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也成为西方哲学永恒的主题。
  三、休谟的人学内涵
  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的第一章——“关于各派哲学”中对哲学作了一个分类,他认为有两种哲学研究的方式:其一,把人看成是生来就会行动的,而且他的行为准则受兴趣和情感的影响;其二,是着眼于人,是有理性的存在物并且致力于形成人的理智,后者因为是轻松明白的哲学已经得到了“最持久、最良好”的声誉。休谟明显是支持前一种哲学的,他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但也是社会的存在物,他指出:“做一个哲学家吧,不过,在你的全部哲学中,你仍然要做一个人”,他强调哲学的主题是人,以人为最终目的,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基础。
  由此看来,休谟所坚持的“人的科学”,是具有丰富的人学内涵的。人学是对人的深入了解,研究人存在的使命是什么?为了什么?反映了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休谟对于人性的理解是包括了与人的情感、道德以及人的社会行为等有关的一切方面,逻辑、伦理、美学和政治学是人性科学的基本内容,这些学科都与人密切相关,是与人有着直接联系的。休谟正是在此层面上,使哲学从认识论转向了人学,进而建立起了他的“人性科学”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休谟构建了他的哲学认识论包括了怀疑主义、因果关系理论、观念理论,除此之外,他还构建了他的情感主义伦理学,对于道德的理解,休谟区分了“自然的德”和“人为的德”,将同情和仁慈划分到“自然的德”,正义则被划分为“人为的德”。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休谟的人学视角,休谟将“人的科学”作为自己的初衷,其哲学使得西方哲学实现了向人学的转向,深深地影响了之后的康德等人,休谟的哲学思想在当今更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以人为本”的观念。
  四、马克思“人的本质”
  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费尔巴哈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观点,马克思通过社会关系具体地表现在人的现实存在上的实践思维方式,解读了“现实的个人”的社会本质,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粉碎了一切“抽象的个人”的幻想。“自己的现实”是建立在生产劳动创造之上的,我们所面对的“现实”首先是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关系网络,这个网络表现规定着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处在历史进程中,人自己创造了自己的生存世界,而人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是阶级的人、政党的人、共同体的人、经验的人,这都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
  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社会关系来承载的,人的本质不是内在不可掀开的最隐秘的东西,而恰好通过人的生产活动创造的社会关系来呈现。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就是在人的生产生活中由自己所创造的关系来确定。实际上,通过了解一个人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就可以把握一个人的本质。怎样判断是农民、工人、面包师、经济学家?通过他们的生产我们就能很清楚的了解,通过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就能非常具体的知道他是谁。因此,人的本质是一种直观的真实的感性生活,是要展现出来的。生产活动是实现人的本质的途径,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指的是在创造这种关系中,人的本质得以实现,人置身于这种关系中,这种关系反过来定义了人的本质。每一个社会角色都是要我们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来自我规定的,这些社会活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
  五、马克思“人的本质”与新时代中国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断扩大,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不断融合,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和尊重个体的价值,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支持个人的创造。在这种情况下,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科学理解,实现自由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最高价值目标。   除此之外,马克思“人的本质”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指导意义,其思想要求我们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零一九年三月十八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求我们培养人的主体能动行意识,提升受教育者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意识常常表现出强烈的追求自我个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着力调动和提升受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不断的审视自我,发现差距和短缺,不断地去调整自己和使得自己变得更加完善。
  最后,能够去把握人的现实生活化需求。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十分重视的人的现实维度,反对抽象的人,强调研究人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强调在阶级对立和阶级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内涵。“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向包含着人的社会环境属性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马克思所指“自己的现实”是在通过生产创造“自己的现实”之后所建立的。现实是一种社会化关系网络,这个关系支撑着、展现着人,同时也制约着人。人生活在历史进程的社会关系里,人就在自己创造的关系里活着,不把握生活,就把握不了所生活的物化对象的世界,就没法真正了解人。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人们认识自己,去发现自己,去通过实践自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当整个教育的内容被人或者说是自然认同的时候才可以说是有效的。思政教育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的,它立足于人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与马克思的思想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48.
  [2]何建华,论构建人本思想的时代价值[J],党史文苑,2006(10).
  [3]崔赞,以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论释当代的“以人为本”[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4).
  [4]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5]戴婷,休谟哲学中的人学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文史博览理论.2007(09).
  [6]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學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休谟问题”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建立[J].哲学研究,2010
  作者简介:蒋雨翔(1997.8—),女,汉族,籍贯:江苏淮安,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山水画。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省 221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赋予了新的任务。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应特别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加应该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来进行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本文首先针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
期刊
摘 要:怎样塑造小学生高尚健康人格,怎样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和策略,在语文的诗歌教学学习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握时代脉搏,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有的放矢的进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熏陶教育,铸造小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做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诗歌教学学习;语文阅读教学;语文实践活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渗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期刊
小学数学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是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几何技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难点,由于几何知识的空间性和抽象性强,很多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效率不高,学生的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所以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一边教学一边探究如何提高学生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几何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小学几何知识教学效果。  愉悦和谐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作为中考必考科目,在学生的中学学习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物理是纯理科的科目,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的能力,学生除了课上学习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课下的复习同等重要。由于初中物理有着知识深奥难懂,逻辑复杂的特点,教师在初中物理的复习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物理知识。文章将根据笔者经验研究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高中读图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本人教学实践,阐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培养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希望对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读图现状;核心素养;读图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动了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也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不再只是传输基础知识,更是要从学生的核心素养着手,以培养学生多方位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种语言,是特殊的元素,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期刊
摘 要:职业高中学前美术课程秉持“教学做一体”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课程教学设计新的改革思路,努力突破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模式,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开展教学。  关键词:职业高中;学前美术课程;美术教学  职高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重点着眼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根据岗位的任职要求,学前美术课程教学对应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所以经常会出现错题的情况。导致数学错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教师原因。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出现的错题,教师不能采取单一的纠正方法,而是要进行充分研究,通过积极的态度来使错题成为小学生进行深度探究的学习字眼,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缺陷的重要载体。对此本文针对当前小学中年级学生出现数学错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有效
期刊
在21世纪的中国,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各种网络、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普及,正在给人们带来一种革命性的视觉体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媒技术等科技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给人们创造一种记忆深刻的影响是招贴广告的目标所在,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得以生存的重要的原因。视觉传达是一个新兴的名词,通过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等等多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我们所直观看到的东西。视觉传达是一种交流
期刊
乳腺癌是一种发病于乳腺的腺上皮组织之内的恶性肿瘤,该病症目前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男女的发病比率为99:1。在人体的器官构成中,乳腺并未关系到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器官,且患有原位乳腺癌的患者并不会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但此阶段下,患者乳腺会受到癌细胞影响,丧失正常的细胞功能及特性,且乳腺之内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更为松散,很容易出现脱落情况,一旦此状况发生,必然会造成其内所游离的癌细胞快速面向全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化学学科中,有很多的化学实验及相关理论知识,理解分析难度较高。对此,教师应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化学实验的现象及影响因素,让学生自主设计化学实验步骤,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化学创新思维。本文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思维  高中化学教学是建立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实化学实验教学是教学重难点。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