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活激趣 快乐识字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字词是句子组成的主要部分,也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丰富的词汇是为表达能力提供不歇的源泉。可见,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更应选最佳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轻松进入“识字乐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行有趣的识字活动。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识字的速度和质量,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在实验识字过程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并收到有效的成果。
  一、借助图画,轻松识字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差,学生初学汉字的会读、会记、会写是最大的难度。为了解决学生的形象思维,“语文出版社”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主要是采取图形识字,例如,识字1“手足口耳目”的识字,先让学生看课本图画,读拼音节,了解字义,读准字音,分析字形,在分析“人”字时通过图画的象形了解到“人”形状,就问:“同学们看看,人是什么的样子的。”学生回答:“骑在、躺在牛背上用手牵着牛的劳作。”之后就向学生道来,告知古代劳动人民处于农耕社会,牛与人是息息相关,为此,我们的祖先依据人们农耕时的“人”形的象形字画下来,后来不断变化,就成为了现在的“人”字。同时也根据这个“人”的整体认识,引导学生学习人的五官,如,“手、足、口、耳、目”,这几个字也是象形字进化演变过来的,通过图画全方位分析,讲述手、足、口、耳、目五种人体器官的重要性,图文并茂,轻松识字。利用图画与象形的演变图来引导学生准确识记字形,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会认、会读、会写,比单纯教的笔画顺序好得多。这样学生借助图画学习识字,趣味性强,互动广,能学得快,记得牢。
  二、实物形象,直观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学生记得快,学得快,但是忘得也很快。针对学生识字遗忘快的特点,笔者采取了实物直观教学,把识字的实物搬进课堂。例如,识字2“红日圆圆”识字中的“上、天、日、火”,这些字首先通过图画象形识字。如,“日”字,通过太阳圆圆的象形直观演变成现在的“日”。但是出现在本节识字课中会认字,课文后篇的会记字“鸟、水、鱼”,笔者采用了用实物直观演给学生看。如“鸟”字,便问:“谁想像一下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答:“有羽毛”“会飞”“有尖尖的嘴巴”“有翅膀”“有尾巴”等,于是,笔者接着说:“谁想看看真实的鸟?”同学们一致回答:“想!”这时便摆出预先已遮挡好的笼中鸟,在没有拿开遮挡布时要求学生安静,不能惊动小鸟。这时教室一片安静,个个都精神饱满细致观察。之后再放置好,个个都热情高涨,议论纷纷。边引导学生边在黑板写上“鸟”字,深刻学习“鸟”字的字形、笔画等。学生对这“鸟”字记忆犹新。真的,过了三天再复测试“鸟”字,全班50人中只有四位同学不会写的。对于学生遗忘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水、鱼”的字认识也同样实物直观方法进行。当然,学到“牛、马”的识字就不能硬生生把牛、马拉进教室,采取图画象形或郊外去认识也是较好的效果。实物直观的识字,是让学生记忆深刻,学生不仅能较快速掌握新字,更能巩固学生的记忆,也会让遗忘的速度明显下降,同时也使课堂气氛活跃,可谓一举两得。
  三、利用卡片,有趣识字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学,利用卡片是常见的方法之一,更是必要的方法。它既是很直观、很形象地反映识字内容,也很深刻地注入孩子們的脑海中。只要我们教师们能用心制造一些有创意、实际性的卡片,教学效果肯定是不错的。卡片完全可以吸引孩子的眼球注意力,以及兴趣。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贴字卡”的识字中,笔者认真地做“电灯”“茶几”“公园”等的帽子卡片,无论从颜色制作,还是笔画、结构、都做得很用心,可是笔者还想,单一个词对生字巩固认识还不够,笔者还做“电”的“电灯、电话、电脑”;“茶”的“茶叶、茶花、茶山”;“公”的“公司、公共、公交车”,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找朋友连线,又可以用口头一字多词练习。又如,“相册”这卡片的“相”字,笔者用红笔写明“木”,另一边用普通颜色写“目”,合成“相”字;而“册”最难书写及最难记,于是把这个“册”字留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做“册”的卡片,没做之前先借助课件把“册”字的甲骨文演变过程播放一遍,其实还不够的,因为甲骨文始终抽象,学生把握不好。最好办法就是简单化,于是问:“同学们学过‘月’字吗?”大家回答:“学过。”又问:“大家想不想通过制卡片学习‘册’字?”齐声:“想!”于是在制造卡片过程中,给学生讲清楚把两个“月”里面的两横不要,用一根长横把它连起来就是“册”字了。这样把复杂变成简单,让学生了解它结构,学起来就得心应手,让学生有趣认识“相册”的识字。同时引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喜欢的卡片,并利用这样的卡片在课堂中进行提问、比赛、猜谜、做游戏等,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要使每位学生喜欢卡片上课,轻松进入“识字乐园”,在愉悦的心境中有趣识字。
  四、游戏激发,快乐识字
  识字教学本身就是一堂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师如果不发挥想象力,学生的识字就会像走进了迷宫一样迷失方向,为了更好让学生走出这胡同、漩涡。在识字过程中为了达到牢记、会读、会写,适当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游戏,不仅使学生消除疲乏,而且也使学生自然地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如复习生字时,可以让学生“背贴卡片”“头顶卡片”“开火车”等等游戏的方法进行识字。例如,笔画多、复杂难记的:“片、来、交、区”字,预先准备好这些字的卡片,把教室空置一处,找四个同学在背面贴上相应的卡字片,之后围成一个圆圈,相互保护好自己背后的卡字片不让别的同学读出或知道,被参与读出的同学就是输者,班上的同学在周围加油呐喊,场面激动,乐趣氛围澎湃。又如,“头顶卡片”竞猜字也一样,以组为单位,各组推荐一位同学上来,蒙着眼头顶着卡片,下面小组成员进行口头提示,但绝不能把这字说出来,让头顶卡片的同学竞猜这字,哪个小组竞猜对字最多的就是优胜者。还有一种是以送信的形式,教师一边领着学生唱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叔叔来送信。”一边扮演邮递员一边把复习的若干张生字卡片分给学生,然后按顺序面向学生大声读出这个生字,这就是——“开火车”游戏。   五、课外拓展,玩乐识字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荣誉感极强,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针对这心理特点,采取走出课堂,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识字,拓展学生识字空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识字3“青山绿水”的“山、石、田、木”。教师就带学生进行郊游,实地见证什么是“山”。并在大自然山中再找“石”,再学习“石”的形状、大小等;再从山中学到“木”,木的种类、高矮、颜色等;同时引申学到“田”,特别在高处看到“田”的形状,无形构想“田”的来由,通过郊游学习这识字,教者不用太多的解释,同學们通过美丽的乡村风光图,大自然常见的景物识字,这是深刻牢固的。例如,学习识字7“识标牌”的识字,教师要求学生在放学路上注意路边的广告牌,如:“书店”“医院”“公交车”……又例如,学习识字8“读对联”,虽然今学期到春节时间还远,但每家每户的对联还没脱落,让学生抄写几幅来学学,如,“山间明月 江上春风”“一声爆响 万里春回”“立志须知三古盛 为书自起一家言”……同学们踊跃参加课外活动、收集广告标牌、对联,教师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的识字效果颇为满意,这样玩乐的教学识字又何乐而不为呢?
  六、源于生活,连绵识字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头戏。如何引导学生准确高效有趣的识字是我们一年级的难点。一年级的识字是孩子们接触识字最多、最集中、最难的一个年级,对于一个年纪六岁的孩子入学不到两个月来说,一下子认识那么多生字是比较困难,况且还要会认、会读、会写,还要在这基础上要了解词的意义,再更进一步的还要知道识字的结构、偏旁部首了,难度可想而知。通过以上有趣的识字外,还有一种是——源于自然生活的识字。笔者综观了“语文出版社”一年级上册所有课文都离不开自然生活的题材,识字“红日圆圆”这是儿歌,识字“读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仄押韵对子;课文《静夜思》《江南》引用古诗、乐府诗歌;课文《十二月歌》《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乌鸦喝水》这几篇课文是本册的难点,有民歌谣、典故、寓言传说,学生难以理解,学生会认、会读、会写的识字也是难点。除了上述外,本册的识字、课文都是我们现实自然生活相连的课文,都是源于我们的自然生活。如,在识字文中的“手足口耳目”“青山绿水”“铅笔橡皮”“贴字卡”“看电视”“识标牌”这是自然生活中常常遇见的、看到的;如,课文《共同的家》《我的学校》《雨后的森林》《小小的船》《风》《树叶》《看书》《绿色的金鱼》《石榴笑了》《轻轻地》这些课文哪一篇不是生活的片段呢?
  读者认为这样叙述跟识字教学好像是“风牛马不相及”,笔者不认为,因为我们整个学习过程都离不开自然生活,而课文的题材大部分也是来自生活的,那我们又何乐不融入自然生活呢?当然,我们教师在教的过程要以“点”概面的方法,起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效果,平时教师讲课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教育规律,科学、合理融入生活实际进行连绵识字,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智商。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源于自然生活,那么识字基础不夯实,阅读、习作又何谈起?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要因学生而导,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能,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和巩固知识,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从而达到快乐识字的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首次提出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实验课,要求动手实操和教学的情节、内容相辅相成,恰好就是STEM教育最好的实践平台。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STEM特色课堂,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小学科学;工程思维(解决问题的思
【摘要】绘本图文结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汲取知识,开阔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可以引发学生对生命对灵魂的思考,并从中汲取养分,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优秀绘本;阅读教学;儿童心理;品质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认为早期阅读是使儿童获得口语,使用书面语的物质基础,让儿童处于丰富的智力环境中,并激发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儿童情感和社会化的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特区在新课改实践探索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笔者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的领导下,组建课题组深入调研深圳市宝安区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语文教学实践,并探讨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够为当代青年文化自信培养这一伟大工程的特区实践添砖加瓦。  一、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时代背景  第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族特别是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
本报综合消息 5月8日,由省教育厅、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省国防教育办公室、省军区战备建设局、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办,省国防教育学会、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广东省学校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正式开幕。  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来自全省50所高校的国旗护卫队和6所学校的军事特色科目展示队伍,还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贵州省、西藏和澳門地区的代表,省内21个地市教育局
【摘要】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即要求教师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收获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生成、进步。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高效呢?静下心来思考,我们不得不想起自己是否在教学中给予太多的色彩,过分地注重了形式,忽略了学生才是我们教学的主体?课堂40分钟就应该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内容,实现真正的高效。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可以从“先学后教”上进行尝试,从而达到高效
【摘要】同一片天空,承载着同样的梦想。我们生活在条件优裕的今天怎么不充分利用、发挥它的优势呢?教育信息化发达的社会,电子产品成了我们获得信息的必备介质。而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运用也绞尽脑汁,小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代,当然要首当其冲创新科技。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众多的电脑绘画软件,如果运用得适当就会与鱼得水。电脑绘画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从下面几点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巧用課堂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情由境生。”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阅读兴
【摘要】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项基本要求之一。任务驱动类作文一般的写作指向比较明确,相较于比较思维、逆向思维、归纳与演绎思维等,因果思维更能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抽丝剥茧般地确定此类作文较为深刻的写作立意。  【关键词】高考作文;因果思维;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项基本要求之一。任务驱动类作文一般的写
【摘要】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课程除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之外,还具有很重要的人文性。学生可以在平时的语文课程学习中,来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以提升教学效率为目的,采用“情境式”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情境创设  一、二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对策  第一,基于教材调动集中性。
【摘要】把校园定向运动引入学校课堂教学和体育游戏中,并整合多门学科知识和德育教育资源,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独立性、团队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发挥。  【关键词】小学校园;定向游戏  校园定向运动是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校园定向运动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挑战性,能提高学生方向辨别、距离判定的能力,以及同学间的团队协调合作精神,达到双向育人的目的。  校园定向运动需要学生按照地图上的点标顺序依次找到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