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气的小羊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dyj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个到,要罚站;聊个天,算早恋。抄个作业,请家长;考个高中,要小命;考上高中,没了命;发泄心情,算流氓;考试没分,算死亡。应试教育算垃圾,垃圾应扔垃圾桶,不该扔在社会中,祸害可爱青少年。学生,受气的小羊;老师,可怕的野狼;学校,黑暗的地狱。
  教师点评:正因为学校没有自由,所以我们才要张扬个性。
其他文献
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陈果夫更被誉为“国民党教父”,他与其弟陈立夫跻身旧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代表人物之列。谈起陈氏兄弟的起家,人们大都知道是蒋介石为报答陈氏兄弟的二叔陈其美的提拔之恩。在陈家声名最显赫的是陈其美,当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成立了中华革命党,孙中山自任总理,陈其美任仅次于总理的总务部部长。  那么,陈其美是如何取得功名的呢?从很大程度上讲,这归功于其弟
《文史春秋》杂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突出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特色,面向全国及海内外华人,着重选编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的史料,致力于对这些史料作深层发掘、综合整理、秘闻披露,并且对重大历史事件内幕以及传统文明从新角度去认识。非常需要现当代重大活动纪实、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海内外名人成功之路、军警谍史料等稿件。本刊力求突出特色,内容真实,权威可靠,具体生动,图文并茂。  《文史春秋》
厉害的女生我见多了,而“鬼面猴”的女生潘心怡嘛,在班上名气可算最大的了。  这学期,老师把潘心怡调在我的旁边。我眼睁睁地望着她坐下,毫无办法。看来,要倒一个学期的了!她黑生生的瓜子脸上,有两只大大的眼睛,眼珠几乎占满了整个眼睛,鼻子有点儿长,大大的嘴唇,可能是因为太爱说话了吧!  可能她要给我来个“下马威”,让我见识见识她的厉害,好好的桌子中间竟划了一条“三八线”,我白了她一眼但没开口,她在我的印
红柳的《狼与猎手》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小小说。这篇小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位猎手在山上发现自己所下的钢夹夹住了一只狼,他正要举枪打的时候,不料自己也被别人下的钢夹夹住了,他恨死了那个越界下夹的该挨千刀的猎手。为了求生,狼吮尽了流在地上的自己的血,更令人震惊的是,狼还咬断了自己那条被夹住的前腿而获得了自由。可猎手呢?他没有勇气吮地上自己的血,更没有勇气舍去自己那被夹住的腿,而当获得自由的狼要消失在自己
在革命战争年代,鲁西南一带有一位响当当的侦察英雄,他智勇双全,对党无限忠减,屡屡深入敌营刺探、传递情报,长期在当地最大的顽匪头目身边卧底,并在关键时刻一举将其生擒,年仅25岁的人生历程写满传奇,他的名字叫秦锡爵。  走村串乡传递情报的“小货郎”  “七七事变”的一声炮响,日军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1939年春夏之交,日军侵入定陶县,组织伪军成立伪政权。一时间,敌、伪、顽、会、匪等各种反动势力的魔爪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智勇双全、顽强威武的主人公李向阳,《剑吼长城东》中令日寇丧胆、威震关内外的主人公鲍真,这两个生动鲜活的形象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但极少人知晓这两位英雄的原型都源于同一人——被誉为“中国的夏伯阳”的抗日名将、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冀东八路军第十三团(济南军区一三八师四一二团的前身)团长包森。  包森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三合乡义龙赵家村一户农民家庭,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小名亥娃。包森是
陆汝群( 1902-1951),广西容县石寨乡下烟村人,陆汝群是中国第一批经过正规军事院校培养出来的抗日将领,他曾先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又名黄埔陆军小学)、广东海军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黄埔军校高级班读书,成为黄埔将士中唯一一个在黄埔长洲岛就渎过4所军校的高级军事人才。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陆汝群跟着蒋介石、周恩来两次驰骋东征战场。在北伐战争中,他跟随叶剑英率领的国民革命军总预备队,从广东一路披
我叫卫笑,15年来除了调皮捣蛋没做过什么让父母引以为荣的事,但在中考时考上麒玉高中却为我的15岁画了个漂亮的句点。
龚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长,才女外交家。她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做外事工作长达30年之久。龚澎写得一手好文章,英文极好,品貌出众,善交际,被誉为“典型的美与革命结合的化身”。周恩来一直视她为外交上的得力助手,多次称赞:“没有人能够代替她。”  周恩来的外事秘书  龚澎与周恩来结识于山城重庆。  龚澎是燕京大学高材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到延安,后被分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做
毛泽东声应气求的挚友  陈吕,湖南浏阳人,1894年出生于广西梧州,8岁随父母回到故乡,17岁考入湖南全省中路师范学堂。翌年,中路师范学堂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一师”)。  1914年春,毛泽东来到一师。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英姿勃发的进取精神以及他不平凡的才具、胆略,陈昌非常敬佩。时蔡和森、何叔衡、罗学瓒、张昆弟等也在一师读书,他们都是有远大理想、志在匡时济世的有为青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