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门牙咬合错乱的预防和早期矫治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孩子长到6~7岁半的时候,乳门牙逐渐被新长出来的横门牙所替代。照片1展示的是一个小女孩上面右边的大门牙向里(舌的方向)萌出,穿插在下面右边两颗新小门牙中间,随后,又发现右边的恒小门牙从右边上面发生腭向错位的大门牙的背后艰难地萌长出来,使孩子右侧的上下门牙呈交错重叠状。
  医生检查发现,孩子门牙长错位置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右侧上颌的牙床骨骼发育得不好,左右不对称,发生了偏歪畸形。医生说:产生这类牙颌畸形的原因,多数是因孩子后面一侧的乳大小磨牙发生了蛀牙(龋齿),或者继发产生了牙神经炎(牙髓炎),牙神经坏死,变成了牙根周围炎。因为疼痛,孩子躲着坏牙侧进食咀嚼食物,久而久之,一些孩子就会造成偏侧咀嚼食物的不良习惯。废用的一侧的牙床骨骼就会因缺乏功能锻炼而发生退化、萎缩。所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乳磨牙长了蛀牙时,就应及时请口腔科医生治疗填补。另外,有的孩子吃蔬菜少,经常在一侧长口疮,也容易造成偏侧咀嚼食物的不良习惯。照片1的孩子就是因为不吃蔬菜,所以,每隔1~2周就在右侧下颊舌黏膜上长口疮。口疮虽小,却影响了孩子右侧牙床骨骼的生长发育。
  现代口腔医学专家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口腔正畸治疗,应在儿童生长发育的混合牙列期进行(即:在孩子7、8、9、10、11岁的替换牙时期)。作者也发现,如今,我国很多孩子的牙颌畸形是在8~10岁这个年龄段开始发生,并逐渐由轻变重。照片1呈现的牙颌畸形就是在这个年龄段形成的。
  对于照片1这类上下门牙咬合关系错乱病例的治疗,日本著名口腔正畸医学专家主张,发现孩子上面的第一颗恒门牙长错位置,就应及时进行咬诱导治疗。在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将发生错位的大门牙矫正到正常位,防止牙床骨骼变形。临床发现,如今有很多孩子错过了这种最佳治疗时机,有的发展演变成了照片1这类严重的牙颌畸形。幸运的是照片1这个孩子年龄较小,正处于替换牙时期,作者按照美国著名口腔正畸医学专家有关孩子年龄小,“牙床骨骼可以生长改建”的理论施行矫治,取得了疗效。照片2就是这种治疗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孩子上颌右侧牙床骨骼畸形程度减轻,错位的上门牙逐渐排入正常牙列,上下门牙相对时的咬关系也开始恢复正常的情景。
  
  忠告
  1.孩子长到6~7岁半期间,是很多孩子的上下乳门牙开始脱落,新的恒门牙开始替换萌出的时期。作者提醒年轻的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恒门牙萌出的位置,以及上下门牙之间的关系。如果发现孩子上面左或右侧的恒门牙向里(舌的方向)错位萌出时,早期(初露阶段)可每日1~2次用食指指腹按压恒门牙里面、牙根部位的牙床骨(牙龈处),促进牙床骨骼向前(唇的方向)生长。这种方法可以纠正一些轻度、早期发生的恒上门牙腭(舌)向错位。
  2.如果孩子的恒上门牙的牙冠已经长全,并被下门牙挡着,或者孩子的上牙床骨骼的凸度生长得不够,所造成的恒上门牙腭(舌)向错位,则应请比较有经验的口腔正畸医师给于早期的预防性矫治,防止畸形由轻变重。
  3.如果孩子的上下门牙出现了照片1这种类型的牙颌畸形,因孩子的上颌、上牙床弓的牙床骨骼左右不对称,右侧的牙床骨缩小变形,上下新换的恒门牙交错重叠,已属于严重的牙颌畸形。遇到这种情况,则必须请经验丰富的口腔正畸医师,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予以矫治。
  
  
其他文献
人到异乡,有些原本很难的事会变得比较容易,例如开口说外文;也有些原本很容易的事反而变得很困难,例如以下我要谈的这件事。  葛瑞格第一次来台湾时,我带他去我工作的地方,他忽然想上洗手间,我想起我们的公共厕所为了卫生起见,都已使用蹲式马桶,而这个老外从来没有见过蹲式马桶,当然也没有使用过。于是我以当过幼教老师的细心和耐心,仔细地将如厕动作分解说明,讲解完毕还充满信心地告诉他:“你去吧!很简单的!”  
期刊
美国的小学十分重视鼓励孩子们阅读课外读物,让他们从小养成爱书、读书的良好习惯,以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学校规定,孩子们不得把课本带回家,却广泛开展“国家读书鼓励计划”活动,每月发一张读书记录表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填写每天读书的时间。如果每月学生读书的总时间达到了要求,学校就颁发给孩子一张比萨饼的奖券,凭奖券可以到任何一家比萨饼的连锁店领取到一个比萨饼。连续6个月都完成读书计划,可获得班里读书明星奖
期刊
小华1岁多了,妈妈觉得到了应该教会他自己大小便的时候了。可不知为什么,小华却很长时间都学不会,怎么也不肯去坐妈妈为他准备的小便盆,还是到处撒尿,甚至把屎拉到自己的小裤子里。妈妈是既生气又无奈。    树立卫生观念    一两岁的小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我两岁的小侄儿经常故意把小便淋在脚上,他觉得暖暖乎乎的,满好玩,有时还尿在他的小斗车里,拉着到处跑。  这使我不由想起了儿时用尿调河沙,造房
期刊
我出生在川西农村的一个大家族,在同辈中最小。同龄人皆是侄辈,大都对我敬而远之。生我时母亲体弱多病,不得不到县医院接生。稍懂点事后,我和其他孩子一样想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父母的回答和别的家长的回答也是同样——捡的,只不过我是从城里捡的,而其他小孩全是在河边捡的。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把我同他们区分开来。  大人们总是要我做好表率,总是呵斥那些在嬉戏中冒犯我的子侄。渐渐地,我也接受了这种观点——我与他
期刊
特别记录  宝宝在成长  我能做些什么?    宝宝会举手过肩抛球过1米;能自己完全独立地上下楼梯;不用大人扶,单足能站稳半分钟。  多带宝宝玩一些锻炼平衡、控制、协调能力的游戏。如走平衡木、金鸡独立。    会自己扣、解衣服扣子,还喜欢解下父母衣服上漂亮的扣子;会分左右穿鞋。  不要给宝宝买系带的鞋。教宝宝穿衣服的次序,启发宝宝想原因。    宝宝能把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杯子时不洒不溢;可以
期刊
孩子对色彩的感知要远远早于对线条的理解,而色彩又能更强烈地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所以引导孩子进行美术活动应当从色彩入手。  通过着色小游戏,您可以引导孩子认识三原色(红、黄、蓝),怎样变出三间色(绿、橙、紫),还可以引导孩子认识什么叫对称,并体验色彩变幻的美妙,从而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更大的兴趣和无拘无束神奇幻想的能力。    扎染艺术画(2.5~3岁)    目的:巩固认识三原色,了解三间色的产生;
期刊
一天,同事刘姐忽然找到我,莫名其妙地问:“你听说过二言诗吗?”  “二言诗?”我奇怪地重复,“我只听说过五言诗、七言诗,要是一首诗是二言诗,那一共才几个字呀?”  “说得是呀。”刘姐说,“我们家小超他们班,这学期搞了一个古代诗词鉴赏比赛,每天上课前由一个同学到前面给全班讲一首古诗词。”  “这个活动好呀,以前我上学的时候班里也搞过,我总是选一首最长最难,别人都不知道的诗,好好卖弄一下。”我迫不及待
期刊
纹纹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吃饭的时候看,玩着玩着想起来也吵着要看。电视中的动画节目连轴看,没节目了就去看光碟、录像带。而且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妈妈担心她看坏了眼睛,就有意制止。可过不了一会儿,纹纹又跑去打开电视。有时候母女俩还会为此发生冲突,妈妈气得不得了,纹纹委屈得"哇哇"哭。请问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定一份看电视计划表  我的小外甥从5岁开始就成了一个电视迷。除了喜欢看动画片,他还钟
期刊
学什么都快,就是不肯认字  晏然编辑:  自从阅读了新世纪首期《父母必读》杂志上刊登的由任利华先生撰写的“重温家访”后,很受感动。感动于他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执著和坚定以及清醒的头脑。我是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的母亲,我的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较好,13个月开始背歌谣,至今会背30余首,唐诗10余首,还会唱20多首歌曲。她所会的这些并不是我们特意教的,通常是她听别人说几遍就记住了。而且她的认知能力也较强,可以
期刊
妈妈,我的眼很远    看着孩子因不愿意戴眼镜而痛苦的样子,我的心像刀割一样。孩子4岁那年,一天回家对我说:“妈妈,我的眼很远。”的困难。医生给他配了眼镜,还给了一个仪器每天给他照眼睛……为治疗耽误了他很多的学习时间。  孩子戴上眼镜不习惯,每次都要哭。咳,我怎么这么粗心。我真后悔啊!另外,由于亲戚们住得很近,所以平时接他回家的有两三个人,而且每天都有人给他零花钱。学习用品我基本上没买过,他的书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