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二维评价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ok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只从“教”的角度去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作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考察内容,而完全忽视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学生不仅是语文教育的对象,更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评价缺少学生这一“学”的主体,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核心素养下,我们要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课堂观和教学价值观。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构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二个维度评价方式,既要考察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也要考察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

一、课堂上要看得见教师的“教”


   (一)教什么。语文课就是关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教与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从中获得认识的提高、思想的熏陶和情意的感染。当下,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把“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两个概念混淆了,把一篇篇的课文内容直接当成教学内容,过分地分析、肢解课文。而没有考虑要以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
   (二)怎么教。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用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通过开展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训练,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用特级教师黄厚江的话来说,语文的方法就是遵循语文学习规律,以语言活动为主,能够服务于学生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方法。现在的语文课,花架子太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都要小组合作讨论;明明是语文课却上成了美术课、音乐课、政治课等大杂烩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三)教得怎样。评价教学结果,主要看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换句话说,语文课能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方面的都能获得发展,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有效的,否则便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定向作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具体规定了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和质量要求,因而在检验、评价教学效果时必须从目标出发,以教学目标为基本的评价尺度。

二、课堂上要看得见学生的“学”


   课堂上看得见学生的“学”,首先要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没有得到尊重,学习时间和空间有没有保证。阅读课要保证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习作课要保证学生写作的时间,识字写字课要保证学生写字的时间。要让课堂上看得见学生的“学”,关键还要看班上绝大多数学生是不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应该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检验、评价教学效果时必须从学生学得结果出发,以大面积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作为重要的评价尺度。

三、课堂上更要看得见“教”和“學”的互动


   有些课堂,看上去也是有“教”有“学”,但“教”和“学”是互相隔离的、孤立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二维评价中,我们最主要的还是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互动。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意义大小,与课堂活动中师生互动水平具有很大关系。课堂活动中提高师生互动水平,对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学活动的本质上说,教学活动就是师生互相激活,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分享的教与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既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有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与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师生教学互动是一种在教学情境中师生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活动。师生双方都是课堂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体,离开了任何一方,“互动”便无从谈起,教学活动也失去了意义。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是课堂教学主导与学习主体的辩证统一。即是教师的“导”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引导、激励、鼓舞、点拨,将学生引向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学生的“学”应该是在教师有效的组织、激发、调动和促进下积极地掌握知识,能力得到提升。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堂评价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只有科学地把教师的专业成长生命律动、学生学业发展生命成长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才能更好地参考、借鉴,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建立科学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体系,是核心素养下的必然要求,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 徐国坚
其他文献
《道德与法治》课标中指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因此,教师要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现从几方面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外延伸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企业产权交易活动尤其是企业资产生组与并购日趋频率。由于商誉在企业收购价值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在会计界中商誉重新成为热门话题,本文仅就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电子成长档案的研究是探索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管理方法的一次有益尝试,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经过两年多的调研开发实践,我校成功开发了学生成长记录及阳光评价电子平台,并正式投入使用。通过该平台,1500多位学生上传了电子成长记录,开展了学期综合素质自评,1500多位家长通过微信端评价了自己孩子在家庭的表现,上百位教师评价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从而
微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微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十分钟到十几分钟的短视频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通过短视频掌握音乐知识。微课堂与传统的教学课堂相比,其时间较短,在短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发散,而且微课堂的知识点较少,学生容易抓住重点,运用微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微课的应用水平,利用微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音乐鉴赏水平。  一、 高中音乐鉴赏微课教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但是我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针对数量最大的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群体,联系实际深入剖析了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
在小学的教育中,語文教育是小学课堂的基础,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阅读理解的教学则既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也是拓展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从小培养,并在阅读理解的教学中加以渗透。我们一方面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渗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举出实例;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渗透的可行
沪府发[2009]43号为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顺利举行,根据《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本市促进和保障世博会筹备和举办工作的决定》的规定,现就加强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
期刊
为减少中国CO2排放量,中国华能集团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CSIRO)于上月正式宣布在北京成立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