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翅膀

来源 :可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风长出翅膀,看见的人
  被它推送,步伐加快
  我从屋子里出来,我的手臂
  被衣袖包裹。我开始飞,这棉花的衣袖
  藏有羽毛
  
  万物皆有翅膀
  藏匿在身体里,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
  飞翔
  比如蒲公英,那些落叶和纸屑
  比如一粒种子,一阵花香。它们的翅膀
  不亚于任何一只苍鹰
  
  我也一直坚持在飞。你们不会看见
  虽然缓慢,但我这只笨鸟,正以蜗牛的速度
  向梦想进发
  (摘自《诗刊》2010年第2期)
其他文献
云雾缭绕的重庆缙云山,是蜀中三大道教名山之一,人称“小峨眉”。一日,一个颧骨突出、顽童模样的人走进缙云山绍龙观,开始修行。他就是阿里巴巴网和淘宝网的创始人马云。他不是第一个上山的商界大佬,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些钱多得数不清的男人对于山风树影、青灯古佛的眷恋背后,到底埋藏着什么心愿呢?  在绍龙观,马云只待了三天,他被禁言了:不能带手机、不能看电视、不能有娱乐活动、不能与人有肢体接触。最可怜的是,当亿
期刊
东北人一向以酷爱豪饮而闻名,似乎成年男人过了晚上8点就没几个完全清醒的。如果哪个东北男人一个礼拜不喝酒,原因可能有三:第一,此人社交能力差,没什么朋友。第二,此人酒精过敏。第三,此人年轻时喝大酒喝得太多,现在喝点酒就得进医院。  据我观察,似乎第三类居多,比如我爸爸就应归为此类。现在,我爸爸只能坐在酒桌上看着年轻人痛饮,心有余而力不足。谁让自己年轻时严重透支酒量?现在爸爸经常教育我:“人一生能喝酒
期刊
《最后的晚餐》出自意大利著名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之手。这幅杰作花了几年时间才完成,画中十二门徒及耶稣本人的形象均按照真人描画。达芬奇最先寻找的,就是耶稣形象的真人模特。  达芬奇从下定决心画这幅杰作开始,便在成百上千的年轻人中精挑细选,极力寻找一张洋溢着率真与美的面容,没有任何罪恶和放浪形骸的痕迹。  最后,经过数周苦苦寻觅,一个19岁的年轻人被选中,成为耶稣画像的模特。历经六个月奋战,达芬奇终于画
期刊
在纽约的布隆克斯区,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些穿着工作服检查大楼房间的人。这些看似平常的检查员,实际上是联邦通讯委员会无线电情报处的监察员。  这些侦探手心里握着一个“酒杯”,通过这种微型仪器,可以测量出某幢大楼内部发出的电子信号。二战前期,美国没有正式参战,无线电情报处的任务,只是用便携式固定监视器,探测非法发报装置。  1941年1月,无线电情报处探测到布隆克斯一座公寓楼内,有一个非法无线电装置。无线
期刊
与狼为友  大女儿上学去了,农场里只剩下三岁的小女儿贝基一个人,她非常渴望有个伙伴。我们答应过她,过几天买只小狗做她的宠物。  这天,我正在洗盘子,门“砰”的一声开了,贝基满脸兴奋地冲进来。  “妈妈!”她大叫,“快来看我找到的小狗!我给它喂了两次水,它一定渴坏啦。”我无奈地笑笑,她又让花园里的木马扮演她的狗了吧。  我放下手中的活儿,说:“宝贝儿,带妈妈去看你的小狗。”不等我跟上来,贝基已跑出门
期刊
半夜时分,我睡得正香,大平敲门了。这小子两眼发直,摇摇晃晃,冻得直打哆嗦:“哥们儿,把摩托车钥匙给我,我要回家。”  几个小时前,大平把摩托车锁在我家门前,说要出去喝酒,再三叮嘱我要是他喝多了来要钥匙,千万别给他。  我劝大平找辆出租车回去,他扯着嗓门喊:“都半夜了,你让我上哪儿去找出租车?我家在郊区,回去得半个小时,这么冷的天,你想冻死我?”  这个时候确实找不到出租车,我想了想,说:“兄弟,钥
期刊
晋朝特别流行装,装清高、装文弱、装洒脱、装无欲无求。虽然心里无比向往庙堂,表面上却要做出对当官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虽然拼命想得到什么东西,人家真给他却要做出勉为其难的样子;虽然身体倍儿棒吃吗吗香,走路却非得让人搀扶……  这种装已经成了风气,成了社会主流评价标准,不这样做的人,要么被认为是俗人,要么被认为是傻子。罗友和王述,就是这样的两个傻子。  罗友出身贫寒,曾在大将军桓温门下当宾客,后来因为有
期刊
灾前预感  震惊全球的美国“911”袭击事件发生不久,从灾难中逃出的幸存者中便出现许多离奇的传说。  就在袭击发生前不久,很多幸存者基于不能言说的本能反应,开始改变原来的工作或行动计划。一名女乘客在排队登机时,突然感到胃部剧烈疼痛。她去洗手间,错过这次死亡航班。另一件奇怪的事是:撞向世贸双子楼时,一架飞机9月11日上座率有不同寻常的降低,另外三架在那天被劫持的飞机,所载乘客数量也只有平时的一半。 
期刊
我发现,只有在为数不多的场合,我亮出博士身份才会起点作用,如订飞机票或订戏票,向高级饭店请求保留席位等。但是你们想过没有,除了我以上所讲的这些用处之外,你们花费大量时间接受高等教育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那些教师要你们读书,要你们写文章,做读书笔记和学期论文呢?还有那些小测验、考试和无休止的提问。你们究竟为什么要让自己忍受这场折磨呢?  我想起我小儿子的一次经历。他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十岁时,对电视节目
期刊
路上的年轻人  保持着我当年的姿态  或者行头更年轻些  但我不羡慕他们  我的年轻在不久以前  在深蓝色的天空下,或者  白雾笼罩的清晨  在苦楝花开的高处  我拧亮了一盏灯  和阳光一起照耀着  我知道这是我点亮的一朵火焰  虽然小,但能遂我所愿  照耀着所有我想照耀的地方  所以,我看见年轻人的时候安静着  安静在自己的幸福里  (摘自《诗林》2010年第1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