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燃 男人应该野蛮生长

来源 :风尚志·达人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tsang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创业者,一个走在创业路上,但两年后就身价过亿的男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系,目前是长江商学院最年轻的EMBA学生。
  高燃,2004年开始创业,MySee总裁。2005年2月,遇到了当年的清华同学邓迪,两个人合并了公司,创立MySee.com。12个月后融进了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正式开始创业之路。
  
  现实名片:
  高燃,1981年生,湖南人,25岁开始创业,建立MySee。
  目前,涉足七个项目的投资以及策划,其中包括即将上市公司的投资。
  
  理想名片:
  最牛的自由撰稿人,回到深爱的媒体领域。
  眼界开阔、专业深厚、畅所欲言的大学教授。
  
  关于“创业”这件事儿
  
  高燃看创业
  “创业绝对是件好事情。这股力量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同时也解决非常多的就业问题。投资市场机会很多,同时竞争也很激烈。在现代社会中,确实难以屏蔽身价和财富的影响,创业之初的路难走,在于没有资金的尴尬,处处亲历亲为,缺乏关注。而对于创业者来说、要具备专业素质,还要善于分析,内心足够坚强,能承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压力。有耐力去坚持某些事情,同时更要灵活地去适时调整角度,好的身体也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业有两种,一种是有资金去创业,一种是没有资金,对于后者,大多需要风险投资来资助,风险投资商会看中三个要素,也是创业者在项目初期必须考虑的。这三点分别是:1,项目的面对的市场要足够大。2,风险投资看中团队,所以你的团队,你的人,要是投资商觉得值得投资、值得信赖的。3,项目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无法超越的。最好这个核心竞争力有可持续发展性。
  
  没有什么比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更能抖露出不凡。
  对于高燃来说,这就是他致命的“软肋”,不安分。为此,拒绝平庸,拒绝按部就班,外表是冷峻默然的海水,内心是强烈激荡火焰。25岁就能预料到自己40岁的状态,那决不是高燃的风格。
  2008年的第一天,高燃闭门在家,拒不见客,再一次,酝酿十年后的他。毕业那年第一个十年规划,高燃跻身80后财富新贵。时隔五年,这个成熟的年轻人再次闭关,勾勒他理想帝国。
  “我要快速成长,用十年的时间完成别人三十年的才能到达的成就。”就这句话,高燃没有湮没在“从业者”的大潮中,而成为新生代“创业者”。“创业”有别“从业”,“创”者,必拥其奇巧,更具统筹之气度。他内心张狂,蠢蠢欲动。岂能按捺自己,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匿迹于前赴后继、墨守成规的“螺丝钉”队伍中?
  高燃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成为最优秀的记者,写出最深刻的文章,但是,他选择去冒险。“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他怕和曾经坐在他办公桌前面、年近50的编辑主任一样,日复一日选题、写稿,单调庸碌地过活一辈子。于是,他放弃了金饭碗,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其他领域。八个月后,他开始为自己的理想打拼,用他的话说:“当我想到创业,就默默和自己说――就它了!”。
  有人说“机会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他在清华时是学生会主席,这个平台让他接触到许多总裁级重量人物。有机会,要把握,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他见缝插针地和那些老总沟通,交流,见面前把邀请到的讲座人物资料搞个底儿掉,把握住那有限的时间,把“高燃魅力”和“高燃价值”有效推销。怎样把人家堵在电梯,怎样用短短几分钟介绍项目,怎样半耍赖地让不投资人心生愧疚,故事甚多。早期的人脉积累使他有底气、有资本去和先行者逐力,得到人生的第一桶创业资金。投资人看中的不是别的,是高燃这个人,“项目风险太大,高燃没有风险。”投资人的原话。
  虽然处女作“电子商务”的项目夭折,但不是结束,而是开始。2005年2月,他遇到了当年的清华同学邓迪,两个人合并了公司,创立MySee.com。公司成一定规模后运营的艰辛不亚于创业之初,他把家设在了办公室,那段时间,他只有一件事,就是工作,只有一个想法,还是工作,压力很大但很单纯,渐渐地,他的公司上了轨道。经营公司也是经营自我,高速运转的高燃无暇“从众”、远离“惰性”,有了经验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他和他的团队进入了铁马冰河的战役。
  重承诺,有担当,责任感使然。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大多都经历过“挫折教育”,高燃不认为那些是苦楚,他强大内心足够抵御外来压力。他并不否认工作强度的挑战,昨天,他就从头上拔下两根白头发,这是一个27岁年轻创业者快速成长的副产品。
  好奇于这个黑洞般强大的背后是否也有脆弱,问及“什么事情让你受到的打击最大,或是接受不了?”“没有什么事是接受不了的,如果说打击,美国轰炸南斯拉夫大使馆让我打击最大,我一直认为中国是强大的,那样的经历让我突然觉得无助。”始料未及的回答,没有丝毫调侃的意味。“鸿鹄之志”驱动,他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解读,眼界必有不同,忧国忧民、不拘泥于眼前,大局了然于胸。他希望别人的生活也能因他的存在而更精彩。
  这样的话让人想起《圣经》中的故事:主人临行前把三个奴仆依次叫来,分别给三人5枚、3枚、1枚金币,三人各自感怀,一年后,主人归来,得5枚硬币者用这本钱又赚来5枚,主人甚喜;得3枚着亦赚3枚,主人欣慰;得一枚者竟把这金币视为宝物珍藏,待主人回来,更金光灿灿献上,主人勃然大怒。此文外延甚丰,不赘述,但有一点,也许每人的天赋秉性不甚相同,但用“所给”去实现其价值,称得“作为”。如果说高燃就是那个拿五枚金币的人,那他同时也是坚定不渝地用自己的“本钱”去实现的人。
  高燃的故事很多,拿到风险投资的曲曲折折,与清华校花的风花雪月,以及事业起步却失真爱的扼腕之痛。和他聊天会发现,他的逻辑、他的哲学沉于内心。善于思考是他的优势,但千万别理所当然地认为凭此便能成功。这是冰山一角,虽也不可或缺。他的新闻学背景让为他打开很多扇门,也练就了他敏锐洞察事事变迁的能力。他有很多第一,全县最好的高中一个月内从倒数到第一名,第一个直接考到清华大学本科的中专生,同届清华毕业生中第一个身价过亿,这不是必然,他的韧性和付出不言自明。
  


  五年,他兑现了“快速成长”的诺言,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虽然还走在路上,但这黑马的脚力不需要任何润饰。现在的他,忙于七个项目的策划和实施,除了谈生意,书和朋友是他的全部,12点回到家,关上门,半个小时的看电视,一个半到两个小时读书,陪伴他。《宋美龄自传》《张学良自传》《野蛮生长》,好的书都会细细品位,随着跌宕起伏,他感动,他专注。这是高燃精神世界的加油站,供给这个野蛮成长者足够肥沃、源源不断的养料。让奋斗着的高燃更加快乐。
  
  "高燃的故事很多,拿到风险投资的曲曲折折,与清华校花的风花雪月,以及事业起步却失真爱的扼腕之痛。和他聊天会发现,他的逻辑、他的哲学沉于内心。"
  
  "“鸿鹄之志”的驱动,他站在更高的平台去解读,眼界必定不同,忧国忧民、不拘泥于眼前,大局了然于胸。他希望别人的生活也能因他的存在而更精彩。"
  
  DIALOGUE 创业者面对面:
  《风尚志》 :现在的项目主要涉及什么领域?
  高燃:现在做的有七个项目,有些已经在实施初期,有些还在筹备阶段,涉及领域各不同。涉及商业机密的,我不能说。
  但我要说,在未来的3到5年,中国的传媒业,会出现一些“巨无霸”,我想做最大的出版公司,话剧公司,发行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人物杂志。
  小的项目有电子商务这一块,目前在做一个大学里网上卖书的电子平台。大的有上市公司的合资参股。
  《风尚志》:高燃的名声比在做的项目名声大,怎么看?
  高燃: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人和所做的事情是相辅相成的,我承认这个社会很浮躁,所以名声大,关注的人就多,这对于项目发展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名声越大,就必然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我,喜欢的人会多,不喜欢的人也会多,正负评价都会有。我会尽力,但我无法让所有人都对我满意。
  《风尚志》:今年元旦写下的十年计划,可否分享?
  高燃:财富方面的积累,我希望用三到五年去完成,几个亿或许十几个亿,总之能足够让我很舒服很惬意过一辈子,不用为经济费神,这个难度不大。
  我的精神生活一直很充实,现在在读长江商学院的EMBA,我是最年轻的一个学生。之后,会去国外读个博士,专业会是历史。读完博士回来做大学教授,或是继续从事媒体工作,做个自由撰稿人,有言即发,有言敢发。
  生活很简单,游览全世界,结婚,生两个孩子。
  
  MEETING创业读者会客厅
  
  孔令博
  北京大学软件学院硕士,毕业后第二年开始自主创业,06年成立奥琦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孔令博 :现在,创业资本的力量越来越重要,这个问题你如何看?
  高燃:宏观上讲,总体趋势是这样,但我认为,对个人来说不是这样。分析原因,中国的货币资产从2005年9月份的3万亿,到现在25万亿,凭空增加了20多万亿的货币资产,一定会转化为消费,或是投资。投资投什么?房地产或是风险投资。一个成功的创业人是不会把钱存到银行,而一定会拿来投资的。投资者已看到,其投资在中国有很好的回报,所以,市场会越来越大。有资本的,创业成功可能性大一些,时间短一些,这是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事事因人而异,但道理就一个,需要用心做。
  
  孔令博:管理方面有何心得?
  高燃:我不太看美国大师的管理著作,我喜欢活生生的故事,比如自传,能从成功人士的故事里读到很多。传承来的教义和经验是把双刃剑,有些事情有经验会成功,但同时又会畏首畏尾。一个团队,人是关键,我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令博:“理想”是奢谈,白手起家如何坚守初衷“理想”?
  高燃:谁敢说谁生来就是对的?谁都不是真理!所以,每个人所谓的“理想”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不该是个特别具象的概念。要明白你所坚持的,也要懂得调整。这是个度的问题,要有方向,有所坚持,有所放弃吧。
其他文献
编辑、撰文:倪昊 摄影:安俊瑞(瑞国兄弟)鸣谢:北京燕宝汽车 设计:Sheedy    轻松掌控、无限驾驭……就像操纵一部顶级跑车,男人们对于身边的一切,都渴望拥有澎湃的动力和完全的控制力。然而,你是否考虑过要掌控肌肤衰老的生物时钟,为自己寻找一台肌肤能量的发动机?    在法国兰蔻针对全球男士的一项调查中明确显示,25%以上的东亚男性表示想要抵御肌肤衰老的第一道痕迹。其实,你或许更需要发现潜藏的
期刊
如果仅仅看到佟大为那张俊俏的、让20岁女孩爱慕、让30女人怜惜的脸,毫无疑问,他是个可以打满分的偶像派。性感的嘴唇、坏坏的眼神、公子哥般的桀骜不驯……佟大为带着太多让人抓狂的气质诠释着荧屏里的角色,而他的影子却久久地游走在粉丝们的戏里戏外。    “人生总是要面临太多的选择,每段时间的每个选择都会影响着人生的轨迹。选对了,得到的不一定全都是积极有用的,因为可能会得意忘形;选错了,就必须要总结一些积
期刊
编辑:刘朔 撰文:Johng 设计:Billy    一辆车,外形是给大家看的,而内部则是你的私享空间。作为内饰的焦点,中控台是车内在个性的集中体现,就像男人——一个男人的好,只有他身边的女人才知道。    很多人喜欢从外形判断一个人或者一辆车,但懂得的人会知道:无论是车还是人,其真正的个性永远在外表之下。对于一辆车来说,要了解它,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它的中控台。  汽车内部是一个私密空间,中控台是整
期刊
编辑:Iris 撰文:小莫、Iris 图片:IC TPG 设计:Billy    相对于一些品牌对经典的遵循,另外一些品牌忍不住跳脱条条框框,大胆地玩起了时尚游戏。“传统”二字早被甩在脑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是设计师们的宗旨,他们用各种极具风格的型男形象满足了我们的诸多想象。  在女装秀场上风行的元素也开始为男士们所用,未来主义战士夹带着张扬的金属色袭来,摇滚顽童摆脱了一贯的黑,爱上了更加招摇的纯色,
期刊
逾越了知天命的年岁,生活的节奏却未曾放慢过半步。  上帝为他制造的神话接二连三地被update。  他以东方男人所特有的魅力颠覆了我们曾经难以迈入的好莱坞领地。  他是一张中国式的“名片”,直至今日,在中国影坛上无人可以和他较量。  他也是一个让女人在幸福与心碎间留不下的矛盾男人。  他有他的独特效用,这个效用,只属于成龙。    好莱坞于他,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中国与西方世界广泛接触,当中
期刊
编辑:Sarah 撰文:尹璐 设计:Billy    作为华人界最具代表性的视觉艺术大师,他手握奥斯卡“小金人”,却在中外古代与现代的艺术形式间恣意放行。刚刚上映的电影《天堂口》里,一场前卫、另类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旗袍show,再次将人们的目光锁定在这个不动声色喷发艺术力量的男人身上。    他“笔”下的造型包罗万象,或古典婉约、或大胆豪放,或在中国古代宫廷,或于巴黎歌剧舞台。他的创意超乎想象,而又
期刊
在2008年开季的Menswear中,总是强调优雅简洁的阳刚式性感品味风格被抢尽风头, 大量窄版合身的锐利剪裁,俨然成为新一季“美学派”男士的代名词。    Editor Mia Chou  Photograph 张曦(曦烽视觉)  Makeup dodo  Text Windy  Assistant editor Windy 简容   Model Victor (Aabsolute fashio
期刊
今年秋冬时尚单品中,以泛着金属光或是黑色漆亮皮革配件最受欢迎,堪称表现冰冷奢华感的最IN之选。    漆皮休闲包以大胆的运动风在冬季横空出世。Gucci  十字架白色水晶项链在冬季异常当红。Baccarat  有细密纹理效果的鳄鱼皮鞋让人眼前一亮。Emporio Armani  渐变色调的运动鞋款成功将本季最时髦的“渐层感”体现。Prada
期刊
比尔·布吉斯先生,现任百龄坛威士忌的传承总监,全球执杯者协会主席。极富传奇色彩的大师,与历经180年发展的百龄坛相濡以沫,以开拓者的姿态传扬威士忌酒在这个时代的经典与淳厚。本刊与比尔·布吉斯先生就威士忌和百龄坛的内涵与历史进行深度对话。    《风尚志》:你心中最风尚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Bill Bergius:我认为风尚的生活方式首先来源于一种生活态度,即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自己能做和想做的
期刊
编辑:刘朔 撰文、摄影:刘朔(北京)晴天(上海) 设计:Billy    当舌尖的美味和视觉带来的快感结为一体,用餐的过程早已成为一种快乐的发现之旅。一起走近,少数派的奢华餐厅。      北京  [BEIJING]    LAN CLUB 童话中的梦境  从开业至今,Lan Club俨然成了嗅着设计气味而来的商务新贵们的“接头暗号”,品位、身份的认同变成秘而不宣的会心一笑,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而顺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