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双语教学调查分析实证研究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4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在高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的专业课教学。从双语教学的含义、目标及模式出发,设计符合淮阴工学院实际情况的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感受,同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双语教学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针对其问题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88-02
  一、何为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指在高校开展的一种教学形式,授课的教师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给学生讲授专业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运用非母语的语言进行交流和讨论。[1]目前,中国的诸多高校都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既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2]
  (一)高校双语教学目标
  目前中国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除汉语外,用外语(主要指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所进行的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是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3]
  (二)双语教学模式
  国外成功经验显示,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过渡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以及“导入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指的是入校的学生以后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母语,随后慢慢过渡到全部学科都是采用第二语言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指的是学生在刚入校的时候可以使用母语教学,部分学科的教学随后逐步采用第二语言开展;“导入型双语教学”指的是学科教学全部采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完成。[3]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江苏省苏北地区一所普通的应用型工科院校。参加这次双语教学调查的156名学生为来自2012级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贸易、信息管理系统、工业工程4个专业5个教学班的学生。第二学年的专业课财务管理和西方经济学均实行双语教学,分别由5名不同专业老师授课。根据淮阴工学院的实际情况,教务处部门设计教学质量评价表(由于篇幅所限,量表列出部分)。


  (二)数据分析
  关于量表问题7“使用近三年新版的英文原版作为本门课程的教材”,学生对教材问题看法为:被调查的两门专业课使用的教材,有76%的学生打“√”,只有24%的学生认为所引进的教材不是最近三年新版的教材。与国内教材相比,原版教材有时代性强、实用性强,反应科研前沿,概念叙述清晰,配套练习充足等优点。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原版教材表现出一脸茫然,认为原版教材的编写内容和国内学生已学知识的连贯性小,语言表述方式和国内教材有差异,理解很困难。针对所使用的原版教材,绝大部分随机采访学生认为困难在于自身的外语水平低;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外语表达能力较低,造成学生对教材理解的不充分或有偏差。
  关于问题8“教师用英文讲授本课程内容的比例”,统计数据显示学生认为比例最低只有9%,超过6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用英文讲授本课程内容的比例应在50%左右,17%被调查学生认同教师用英文讲授本课程内容的比例,14%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用英文讲授本课程内容的比例在30%,没有学生在“基本用中文”一项上打钩。综合统计结果,授课教师几乎都采用全汉语或英汉夹杂的方法。据调研,担任专业课双语教学任务的老师共5名,其中2名是在国外进修过的本专业教师,另外1名为外籍教师,还有2名是在国内的专业硕士毕业的教师。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老师有些发音比较标准,但表达不够流利,容易用英语表达牵制了思维,语言重复较多,为了确保学生充分理解,教师们经常随后用汉语重复所讲内容,课堂效率较低。
  (三)双语教学教师水平分析
  笔者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量表中前6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实证研究,望能从学生对其教学质量各项打分的角度(具体数值是经过加权平均所得),公正的衡量出双语教学教师综合水平。KMO给出了抽样充足度的检验,其值越接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情况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KMO值为0.867,因子分析的结果较好;继续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可得到指标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方差贡献率以及特征值。依据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且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出2个主因子,具体结果见表3。


  利用回归分析法进而求出主因子得分。5名讲授教师双语教学质量综合得分为各主因子上的得分乘以其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之和,即F=(64.968F1+18.872F2) / 83.840。


  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5名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进行分类,得到以下结果:第一类,教学质量较好的教师是{A、C};第二类,教学质量一般的是{E、D};第三类,教学质量较弱的是{B}。
  三、简要结论
  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了解调研,我们知道多数学生从心底还是比较接受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同时也发现存在学生不由自主地把双语教学和强化英语教学认为是同一范畴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要正确理解双语教学的含义,解除学生的误解并帮助他们认识其真面目是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前提。学生自身也要提升英语水平的修养,不要一味地沉浸在通过四、六级考试对付应试教育上,而需要从内心热爱英语学习,注重听力和口语的能力提升,端正心态,大胆地多与同学和教师进行口语交流,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的英语水平。
  从教师角度来看,通过实证结果不难发现,学生们大多在意教学气氛的营造,但是授课教师几乎都采用全汉语或英汉夹杂的方式,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感觉不到太大的课堂的压力,比较轻松地明白所授予的知识,教学效率无疑得到改善,但学生们从中却难以培养外语的思维方式;同时,双语教学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进行的课题互动、交流,学生不只是呆板地听课。假如学生在课堂上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不多,与教师的英语交流也随之减少,口语能力提高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获取的知识内化的过程更易延长。
  从学校角度来看,挑选专业精深、英语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双语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原版教材,向学生展示真正的双语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首先,加强师资培训,强化激励机制。比如,教务处组织问卷调查,让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高分有奖。其次,分级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考虑到学生生源的外语基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校自2009年开始,在英语教学上推行分级教学,既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又能够使一部分学生英语技能得到强化,英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双语教学必须围绕“两个核心,三个围绕”来开展。“两个核心”是将双语教学落到实处,在学生真正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大大提高外语水平,二者不可偏废。“三个围绕”是推进双语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也需要双语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同时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和提供政策保障,双语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应提高双语教学的适应水平,三者结合才能有效保障双语教学的开展和促进。
  [ 注 释 ]
  [1] 林颖,曾志新,朱敏.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6):1-2.
  [2] 赵新洛.关于双语教学教材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143-145.
  [3] 王世元,段书凯,王丽丹.关于本科生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92-195.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用随机过程主方程近似指出诱发裂变发射的中子形成1个随机中子场,随机场内中子的探测器信号具有相关性。提出功率谱密度比值测量法。该比值随裂变核含量与探测器夹角不同有明显
新媒体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交流方式、沟通方式,为共青团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对高校青年团工作
党校在廉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桂林理工大学党校为载体加强廉政教育的实践说明,强化党校的廉政教育功能必须系统构建培训体系,加强廉政教育的系统性;科学选择教
[摘 要]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是在国内外教学实践中广泛得到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课程组在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实践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只注重课堂教学的框架,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都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基于问题 教学方法 学习小组 工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03
采用某厂生产用15%TBP-煤油作基础有机相,添加工业纯TBP配制成30%TBP-煤油溶液,然后,分别萃取铀、锆并制成含铀、锆、HDBP和人工粒子等的模拟有机相,将该有机相用碳酸钠、氢氧化钠溶
表面起伏靶是惯性约束聚变分解实验中的重要实验用靶。采用激光干涉方法制备初始微扰振幅和波长分别在几和几十微米范围内的正弦调制形状,摸索了相应的工艺条件和工艺过程。用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纳米多孔材料.通过采用先酸后碱二步法催化等多种优化工序,使材料具有多孔纳米结构,气孔率和比表面积增高,孔径和热导率降低,
采用双离子束技术在Si(100)衬底上沉积锆氧化物薄膜,由背散射技术对形成薄膜进行了剖面测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溅射锆沉积率条件下,不同流强的氧离子轰击所形志的薄膜,其组成也不同。
[摘要]由于社会需求和高校发展的自身需要,很多高校实行了大类招生及培养的模式,本文从新升本科院校的角度入手,提出新升本科院校实施大类招生及培养的模式利弊之处,并对新升本科院校推行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凾待进一步加强的工作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28-03  一、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
建立了功率MOS器件单粒子栅穿效应的等效电路模型和相应的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对VDMOS器件的单粒子栅穿效应的机理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相符合,表明所建立的器件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