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秦英的老公毛三仔因走私贩毒锒铛入狱,可他在羁押期间受到黑道势力威逼而撞墙一命呜呼。
秦英经受住了丧夫的重击,在县城找到了一份酒店坐台的工作。她的姿色成了这家酒店争取回头客的一大资源,生意火爆得令同行眼红。
一天,她加班回得很晚,回到吊脚楼,她似乎连拿锁匙的气力也没有了。她颤抖着把锁匙插进洞孔,轻轻地推开门,忽然产生出了一种恐惧的心理。
门是闩着的。她长长地嘘出一口气,把提着的心放下来。她来到厨房,取盆洗脚,准备睡觉。刚一坐下,好像有脚步声从后面传来。她扭过头来,情不自禁地发出啊的一声惊呼。她踩翻了小木盆,弯腰拾起正欲朝里走,被摇头晃脑的两个不速之客拦截住。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嘛?”秦英问道。
那个蓄着八字胡子的家伙嬉皮笑脸,说:“你成了替我们仇人赚钱的财神婆,我们盯你很久了。”
“你们想干什么嘛?”
“聘你做前台小姐,月薪3000元,比你现在的工资多一千,你看如何?”
“实在对不起。我不能无缘无故地炒了人家老板。那样心里不好受。”
“你想抬杠呀?嗯?”
“不是哩,你听我说……”
“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人得讲良心。跳槽也得自愿。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看来,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老板,你把借条拿出来,让她死个明白。如果没钱还,她得为你打工;还了钱,两不欠。”
秦英的心猛抽了一下。什么借条?我又没借你钱。她有些懵懂了。
小伙子不慌不忙从口袋掏出一张字条来晃着说:“你看看,这是什么?”秦英的手不敢伸上前去,身子更不敢靠近。她想起来了,原来是打给王以强的那张借条。兀地,她紧张起来。看来,今晚要出事了。她决定见机行事。秦英镇定下来说:“两位大哥,强哥的借条怎么会在你们手里?我有些弄不懂耶。”
“弄不懂吗?那我告诉你。王以强欠我10多万块钱,他把这借条托人转交给我抵账。现在我按借条收钱,总没得说。你说是吧?”
“我没写你的名字,向我收什么钱呢?”秦英到底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身子有些微的抖动。
“如果打起官司来,哈哈……”高鼻子老板咧开阔嘴,贪婪地盯着秦英一步步逼过来。
“别这样!”秦英哀求道。
高鼻子老板冷笑道:“实话对你说吧,色狼进了美女屋——不搞,是假!”
“你再这样,我要喊了!”秦英加重了语气。
“喊啊,你喊呀!”色狼扯下了秦英的上衣,露出了大片雪白的肌肤。
忽然,“咚”的一声踹门声,一个黑影破门而入。蒙面人举起木棍,厉声喝道:“活得不耐烦了?”
色狼一转身搂着秦英靠了墙,他晃晃地亮出匕首,丧心病狂地叫道:“你敢乱来,我就宰了她!”
秦英趁机用膝盖朝着他的裆部死劲一顶,那家伙“哎哟”一声倒地下了。
秦英赶紧蹿到那团黑影的背后。
色狼连连求饶道:“大爷大爷,你就饶了龟孙子吧,以后再也不敢了!”
2
秦英因身子不适,辞掉了在县城的那份工作,接了一些手工活干。一个平淡无奇的中午,有个小伙子背着泡沫箱子悠悠地走来。秦英揉了揉眼睛。好面熟啊!太像了!
正置疑,忽听一声喊:“英子,我是冬仔啊!”
“是你啊,冬仔哥,快坐!”秦英惊喜地招呼道,“好多年了呢,也没听到你的音讯!”
“我去了云南,在你们结婚的前一天夜里。”
“过得还好吗?在哪安家了?”
“我没有家,一人信天游。”
“你应该成家的。”
“我这一生,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话到唇边,他又咽了回去。
秦英知道他要说什么:“谢谢你,冬仔哥!”秦英赶快岔开话题,说,“你还记得从前那次咱俩对歌我骂你的事么?”
“那都是从前的老皇历了。”
“你不会记恨我吧?”
“记恨我还来找你吗?”
“最近,我遇上了几桩事,怪怪的。一觉醒来,我听见狗叫……好多个晚上,那轻轻的腳步声、干咳声和那狗叫的声音,使我听起来起鸡皮疙瘩。”
冬仔叫她不要想多了。
秦英似乎还置身在混沌里出不来。
冬仔看见一拨又一拨的人从秦英门前走过,心里像吃了蜜。他看看她,说:“你屋后的这条傍山小道要修高速公路了。你可以做点生意呀!”
“做生意?哪来的本钱?”秦英反问。
“我攒了点钱,你做老板开个茶酒馆吧!”
“你做老板,我打工吧!”
“别别别,我先帮你做做看。”
秦英吊脚楼后面的羊肠小道,如今可派上了大用场!经秦英和冬仔俩月的筹建,一个具有湘西吊脚楼特色的茶酒馆出现在过往人们的面前。秦英每天泡上一大缸茉莉花茶,备上瓜子、花生、苕片、玉米棒之类的小吃,围裙一抖,笑盈盈地走上前来,说:“大爷、伯叔、兄弟姐妹,该歇歇了吧,进屋喝口茶。”汉子们见女老板如此热情,豪气一上来说:“老板,来壶苞谷烧,麻辣子鸡一个,凉拌大蒜杆一盘!”
秦英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火爆,她的10间正房,已用上8间,够摆个30桌;堂屋宽绰得能跑马,像单位的大礼堂。单单这一进,足可容纳20桌。不过,这堂屋是从前的三仔为憧憬生儿子摆大酒,玩电动火车、碰碰车的场所。秦英对此有所顾忌,自己虽然没有替三仔生个一儿半女,但她相信,九泉之下的三仔一定会原谅她的。
秦英门前的高速公路,带来了公路市场的繁荣。很快地,秦英吊脚楼的两端,一栋栋新吊脚楼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各类铺面也相继而生,他们的招牌,比秦英吊脚楼的招牌醒目多了。
一日,办完喜酒收好夜场,秦英突然亮牌——暂停营业。她请来工匠要重新装修吊脚楼。两个月下来,房子变得宽敞亮堂了许多,布局更合理了。除了左边两进拆了隔墙成了一个大通间,并添置了满屋的课桌板凳外,其他几间房摇身一变,成了涂胭阁、逸情斋、闲暇亭之类的雅座,还添置了灯光音响设备。 “组织上已经看过了,”县委宣传部孙部长说,“电影制片厂还给县里宣传部和文化馆来了信。你被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姜导看中啦,下有聘书呢。”他看看秦英,又说,“你还有一大喜呢!”
“还有一大喜?”
“是呀,我听公安局和检察院的两位朋友说,大骗子王以强和公安局肖副局长长期挺黑犯科,日前新案败露,已被缉拿归案。王以强是我县的走私贩毒幕后策划人,三仔是被冤枉的,估计平反在即;肖副局长呢,是幕后支持者,他才是黑道上真正的老大。”
“那挨千刀的去死吧!”秦英骂道。忽听见后面有人喊:“喂,你们把我给甩了?”孙部长转身大步流星地跨过去拉着姜导的手,连连赔不是,说:“你看呢,我一急,竟忘了喊醒你。”走了几步,又说,“姜导呀,秦英全靠你栽培了,我代表全县人民感谢你!”
“大哥……那回……对不起了。”秦英尴尬极了,这个人,竟是那回被她数落得很难堪的络腮胡子!
“不不,那是我们特意设计的闹剧,就是为了拍你生活的原型资料……”
“拍原型资料?”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你。你的事迹影响很大,也很有价值。”
“那有什么嘛,我不愿拍,是他們……”
“是他们强行拍的,是吧?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舞水河畔吊脚楼》剧本是你寄给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剧里面歌颂改革开放天变地变人变的故事很感人,而你就是现成的对歌演员。”
“可我并不是演员呀!”
“演员是靠发掘出来的。当年演《红楼梦》,在全国一次性物色百余人,今天我们也一样。”
“他们行,我可不行啊!”
“要给自己信心嘛,我说你一定行。你这么高挑亮丽,气质又好,我不会看错人的。”
秦英、姜导、孙部长三人漫步走向吊脚楼。和煦的春风把秦英腼腆的脸颊吹成了桃红色。
“让我试试看!”秦英淡淡地回答的同时,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
不久,她将吊脚楼的生意转让给了伶子的监护人琳妹,第一次走出了深山。
作者简介:邹学君,1950年出生,湖南祁东人,桂阳县原湖南宝山铅锌银矿井下矿工。鲁迅文学院函授高级班结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流星羞月》、《南国金落山》、《湘妹子》、《博弈女》。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段 明
秦英的老公毛三仔因走私贩毒锒铛入狱,可他在羁押期间受到黑道势力威逼而撞墙一命呜呼。
秦英经受住了丧夫的重击,在县城找到了一份酒店坐台的工作。她的姿色成了这家酒店争取回头客的一大资源,生意火爆得令同行眼红。
一天,她加班回得很晚,回到吊脚楼,她似乎连拿锁匙的气力也没有了。她颤抖着把锁匙插进洞孔,轻轻地推开门,忽然产生出了一种恐惧的心理。
门是闩着的。她长长地嘘出一口气,把提着的心放下来。她来到厨房,取盆洗脚,准备睡觉。刚一坐下,好像有脚步声从后面传来。她扭过头来,情不自禁地发出啊的一声惊呼。她踩翻了小木盆,弯腰拾起正欲朝里走,被摇头晃脑的两个不速之客拦截住。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嘛?”秦英问道。
那个蓄着八字胡子的家伙嬉皮笑脸,说:“你成了替我们仇人赚钱的财神婆,我们盯你很久了。”
“你们想干什么嘛?”
“聘你做前台小姐,月薪3000元,比你现在的工资多一千,你看如何?”
“实在对不起。我不能无缘无故地炒了人家老板。那样心里不好受。”
“你想抬杠呀?嗯?”
“不是哩,你听我说……”
“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人得讲良心。跳槽也得自愿。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看来,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老板,你把借条拿出来,让她死个明白。如果没钱还,她得为你打工;还了钱,两不欠。”
秦英的心猛抽了一下。什么借条?我又没借你钱。她有些懵懂了。
小伙子不慌不忙从口袋掏出一张字条来晃着说:“你看看,这是什么?”秦英的手不敢伸上前去,身子更不敢靠近。她想起来了,原来是打给王以强的那张借条。兀地,她紧张起来。看来,今晚要出事了。她决定见机行事。秦英镇定下来说:“两位大哥,强哥的借条怎么会在你们手里?我有些弄不懂耶。”
“弄不懂吗?那我告诉你。王以强欠我10多万块钱,他把这借条托人转交给我抵账。现在我按借条收钱,总没得说。你说是吧?”
“我没写你的名字,向我收什么钱呢?”秦英到底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身子有些微的抖动。
“如果打起官司来,哈哈……”高鼻子老板咧开阔嘴,贪婪地盯着秦英一步步逼过来。
“别这样!”秦英哀求道。
高鼻子老板冷笑道:“实话对你说吧,色狼进了美女屋——不搞,是假!”
“你再这样,我要喊了!”秦英加重了语气。
“喊啊,你喊呀!”色狼扯下了秦英的上衣,露出了大片雪白的肌肤。
忽然,“咚”的一声踹门声,一个黑影破门而入。蒙面人举起木棍,厉声喝道:“活得不耐烦了?”
色狼一转身搂着秦英靠了墙,他晃晃地亮出匕首,丧心病狂地叫道:“你敢乱来,我就宰了她!”
秦英趁机用膝盖朝着他的裆部死劲一顶,那家伙“哎哟”一声倒地下了。
秦英赶紧蹿到那团黑影的背后。
色狼连连求饶道:“大爷大爷,你就饶了龟孙子吧,以后再也不敢了!”
2
秦英因身子不适,辞掉了在县城的那份工作,接了一些手工活干。一个平淡无奇的中午,有个小伙子背着泡沫箱子悠悠地走来。秦英揉了揉眼睛。好面熟啊!太像了!
正置疑,忽听一声喊:“英子,我是冬仔啊!”
“是你啊,冬仔哥,快坐!”秦英惊喜地招呼道,“好多年了呢,也没听到你的音讯!”
“我去了云南,在你们结婚的前一天夜里。”
“过得还好吗?在哪安家了?”
“我没有家,一人信天游。”
“你应该成家的。”
“我这一生,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话到唇边,他又咽了回去。
秦英知道他要说什么:“谢谢你,冬仔哥!”秦英赶快岔开话题,说,“你还记得从前那次咱俩对歌我骂你的事么?”
“那都是从前的老皇历了。”
“你不会记恨我吧?”
“记恨我还来找你吗?”
“最近,我遇上了几桩事,怪怪的。一觉醒来,我听见狗叫……好多个晚上,那轻轻的腳步声、干咳声和那狗叫的声音,使我听起来起鸡皮疙瘩。”
冬仔叫她不要想多了。
秦英似乎还置身在混沌里出不来。
冬仔看见一拨又一拨的人从秦英门前走过,心里像吃了蜜。他看看她,说:“你屋后的这条傍山小道要修高速公路了。你可以做点生意呀!”
“做生意?哪来的本钱?”秦英反问。
“我攒了点钱,你做老板开个茶酒馆吧!”
“你做老板,我打工吧!”
“别别别,我先帮你做做看。”
秦英吊脚楼后面的羊肠小道,如今可派上了大用场!经秦英和冬仔俩月的筹建,一个具有湘西吊脚楼特色的茶酒馆出现在过往人们的面前。秦英每天泡上一大缸茉莉花茶,备上瓜子、花生、苕片、玉米棒之类的小吃,围裙一抖,笑盈盈地走上前来,说:“大爷、伯叔、兄弟姐妹,该歇歇了吧,进屋喝口茶。”汉子们见女老板如此热情,豪气一上来说:“老板,来壶苞谷烧,麻辣子鸡一个,凉拌大蒜杆一盘!”
秦英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火爆,她的10间正房,已用上8间,够摆个30桌;堂屋宽绰得能跑马,像单位的大礼堂。单单这一进,足可容纳20桌。不过,这堂屋是从前的三仔为憧憬生儿子摆大酒,玩电动火车、碰碰车的场所。秦英对此有所顾忌,自己虽然没有替三仔生个一儿半女,但她相信,九泉之下的三仔一定会原谅她的。
秦英门前的高速公路,带来了公路市场的繁荣。很快地,秦英吊脚楼的两端,一栋栋新吊脚楼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各类铺面也相继而生,他们的招牌,比秦英吊脚楼的招牌醒目多了。
一日,办完喜酒收好夜场,秦英突然亮牌——暂停营业。她请来工匠要重新装修吊脚楼。两个月下来,房子变得宽敞亮堂了许多,布局更合理了。除了左边两进拆了隔墙成了一个大通间,并添置了满屋的课桌板凳外,其他几间房摇身一变,成了涂胭阁、逸情斋、闲暇亭之类的雅座,还添置了灯光音响设备。 “组织上已经看过了,”县委宣传部孙部长说,“电影制片厂还给县里宣传部和文化馆来了信。你被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姜导看中啦,下有聘书呢。”他看看秦英,又说,“你还有一大喜呢!”
“还有一大喜?”
“是呀,我听公安局和检察院的两位朋友说,大骗子王以强和公安局肖副局长长期挺黑犯科,日前新案败露,已被缉拿归案。王以强是我县的走私贩毒幕后策划人,三仔是被冤枉的,估计平反在即;肖副局长呢,是幕后支持者,他才是黑道上真正的老大。”
“那挨千刀的去死吧!”秦英骂道。忽听见后面有人喊:“喂,你们把我给甩了?”孙部长转身大步流星地跨过去拉着姜导的手,连连赔不是,说:“你看呢,我一急,竟忘了喊醒你。”走了几步,又说,“姜导呀,秦英全靠你栽培了,我代表全县人民感谢你!”
“大哥……那回……对不起了。”秦英尴尬极了,这个人,竟是那回被她数落得很难堪的络腮胡子!
“不不,那是我们特意设计的闹剧,就是为了拍你生活的原型资料……”
“拍原型资料?”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你。你的事迹影响很大,也很有价值。”
“那有什么嘛,我不愿拍,是他們……”
“是他们强行拍的,是吧?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舞水河畔吊脚楼》剧本是你寄给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剧里面歌颂改革开放天变地变人变的故事很感人,而你就是现成的对歌演员。”
“可我并不是演员呀!”
“演员是靠发掘出来的。当年演《红楼梦》,在全国一次性物色百余人,今天我们也一样。”
“他们行,我可不行啊!”
“要给自己信心嘛,我说你一定行。你这么高挑亮丽,气质又好,我不会看错人的。”
秦英、姜导、孙部长三人漫步走向吊脚楼。和煦的春风把秦英腼腆的脸颊吹成了桃红色。
“让我试试看!”秦英淡淡地回答的同时,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
不久,她将吊脚楼的生意转让给了伶子的监护人琳妹,第一次走出了深山。
作者简介:邹学君,1950年出生,湖南祁东人,桂阳县原湖南宝山铅锌银矿井下矿工。鲁迅文学院函授高级班结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流星羞月》、《南国金落山》、《湘妹子》、《博弈女》。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段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