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影响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现状调查,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以及运动损伤对教育学院体育舞蹈学生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在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的中发现规律,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建议高校在体育专业教学和训练等活动中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防预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预防方法
  1前言
  体育舞蹈是融舞蹈艺术于体育健身为一体的高雅文体活动,要求体育舞蹈舞者通过长期不懈的磨练与雕琢,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美的意境。由于北京体育大学提倡教育学院学生发展一专多能,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在发展多能的项目时,了解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发生机制,增强学生对项目运动损伤的理解,使在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加强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高度重视,以便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和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的辅助作用,使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得到优化。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运动损伤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影响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在校一、二、三,四年级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表1),男生共25人,女生共30人,发放55份问卷,回收55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2.2.2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调查问卷汇总后,进行整理、核查,然后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和分析
  3.1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现状
  调查的55名学生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人有44人,发生运动损伤49人次(例),经调查发现(表1),在运动损伤中,课外活动时发生的有16例,占34.65%;其次是课余比赛时发生的有7例,占14.28%;运动训练时发生的有22例,占44.89%;体育教学中发生的有3例,占6.12%,其他1例,占2.04%。
  通过调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小数据的运动损伤规律,提醒体育大学生在有关的运动过程中使用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运动损伤率,提高运动水平,减少学生受伤率。从调查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踝部、大腿损伤最为多见,其余依次是膝部、手指、肩部面部。
  3.2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四个年级的上课课表分析,教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学生需要在三年间学完十个舞种,学校课时安排一周三节专项课,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较多。然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想对薄弱,学生的活动时间比较自由、松散、大多数不做准备活动就开始大强度的比赛和运动,非常容易受伤;学生课余比赛是将教学课中所学到的技术和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了综合实践,有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如果技术动作不熟练,技能分化不完全就出现了错误动作,错误的动作是不符合人体生物力原理的,造成局部肢体负荷过大或动作幅度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本组调查结果显示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皮肤擦伤位居前三位。扭伤是由于练习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关节部位力量不足,一旦有强烈外力冲撞,使关节超生理范围活动,就会造成损伤。擦伤是由于冲撞猛烈,场地情况差,练习者摔倒时自我保护能力差造成的。拉伤是因为练习者平时就未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运动开始时准备活动又不充分所致,与保护动作不规范有关。在对调查的学生咨询发现,田径课上的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占的比列相对较高,其中运动损伤的恢复时间长,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教学进度方面存在不良影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学校安排一周三节专项课,课时少,期间还有学生因为运动损伤影响专项课的学习,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想要学好舞蹈的难度系数很大。
  4.1.2运动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专项课的训练,其中学生在其他項目的运动损伤部位有膝盖受损,踝关节扭伤,对于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课时,膝盖、踝关节尤为重要。
  4.1.3运动损伤对学生在发展专项运动技能时有很大影响,学不好专业技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竞争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4.2建议
  4.2.1 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思想认识。
  4.2.2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特别要加强踝、膝以及腿部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同时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要注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2.3合理安排运动量。一次性运动量过大或局部负担过重时极易产生疲劳,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若此时注意力不集中或麻痹大意则加大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学生在平时的运动后,要积极采取恢复体力的措施,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
  4.2.4 多开设运动损伤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增强大学生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严小虎,谢恩杰. 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0,02:78-80.
  [2]石大玲,章爱珍. 我国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及病因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3:52-53+55.
  [3]任重宇,杨光.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病率的比较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1,05:105-109.
  [4]冯小军. 广东省某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2006,03:55-57.
  [5]谢贞义. 成都市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及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国家对美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学习绘画这门艺术。除了家长给孩子报的美术辅导班之外,学校的美术教育就是孩子最集中专业的美术教育了,尤其是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文化课业的比重相对较大,所以很多家长不会选择给他们报美术班,所以对他们美术的教育,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学校的美术课堂。那么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本文将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资源
期刊
摘要:幼儿升入大班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就自然成了老师与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幼小衔接问题也是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幼儿成长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而在以往的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对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是比较忽视的。但是非智力因素在人的一生的发展中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小衔接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对孩子的自信心、自主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在造型领域中较为传统的艺术,陶瓷雕塑是一门三位一体的技术,其主要指的是中国文化中的精神、宗教与情感三者融合到一起,并通过陶瓷雕刻艺术将三种充分的表现了出来,因此,对于陶瓷雕塑艺术品而言,形式美感的把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进行造型设计时,相关人员应将人与自然以及本国的审美观念进行融合,从而对陶瓷雕塑造型的审美有一个大概的把握。  关键词:陶瓷雕塑造型;形式美感;把握探讨  作为一种
期刊
摘要:出于政治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沈从文在大陆的文学史上遭受诸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沈从文及其创作本身所具有的文学品位与内蕴,使得对其的研究从没有中断,即使在大陆曾经遭受冷落,海外学者却取得了很显著的成就。  关键词:沈从文;文献综述  沈从文及其创作本身的研究,归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早期沈从文研究”(1949年以前的研究)和“当代沈从文研究”(1949年以后的空白期和新时期以来到现在的研究)两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毋庸置疑,兴趣在一个人的学习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当今状态下,键盘乐器的存在不同以往。几乎大部分人都有条件去学习键盘乐器,而键盘乐器的普及程度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文就键盘乐器的种类特点以及学习兴趣方面的培养做出简要分析,希望可以对学习者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键盘乐器;兴趣培养;学生  前言:音乐对孩子们,或是心灵或是成长都起到
期刊
摘要:陶瓷艺术是中国作为文化艺术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彰显自身文化历史地位的代表性艺术之一,陶瓷雕塑作为陶瓷艺术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其情感表达内涵展开深入性探究,从而更好地进行中国陶瓷雕塑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陶瓷雕塑创作;情感表达;分析  引言:陶瓷雕塑作品为受众带来的并非单纯的只是视觉上的美感,同时,凭借作品本身所融入的情感还能够吸引受众对此产生共鸣,从而赋予作品艺术灵魂。在这
期刊
引言  《世说新语》这部笔记体小说,收录了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间风流名士的言谈举止,逸闻趣事。《世说新语》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每个门类中的文章往往篇幅较为短小,语言较为简练,但作者却通过描写人物的片言只语或动作或神态,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雅望非常、淡定、从容的谢安,风流倜傥的嵇康,放达不羁的刘伶,暴躁异常的王述,谲诈权变的曹操等等。虽然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但都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
期刊
【问题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是要依赖于教师的主动作为和智慧引领。于是我作为学校《书香校园,幸福阅读》课题的主研教师,积极地带领我班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悦读’”活动,或利用学校班级“飘书”和自我藏书自由阅读,或在重庆购书中心一下午集
期刊
摘要:《黛西·米勒》是亨利·詹姆斯“国际主题”系列作品中的代表作。关于该中篇小说的探讨大多集中在人物形象分析、核心矛盾探讨及女性主义建构。本文着眼于《黛西·米勒》的叙事视角分析主人公黛西的性格及小说主题。本文认为通过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可以发现小说主人公黛西·米勒在内聚焦视野下呈现出的两种不同性格,并读出温特博恩与黛西之间冲突的本质,即欧美文化冲突。在内聚焦模式下温特博恩是聚焦者,黛西·米勒则是聚
期刊
摘要:初中时期学生初次接触物理知识,对物理有茫然感与陌生感,生活中虽然已经潜移默化的接触过物理的相关信息,但始终在课堂上难以通俗的理解问题,教师可利用情境的虚拟化构建形式,将抽象的问题直观的表达出来,在情境中营造出轻松、自由的氛围,简化物理的难点问题,布置多彩的情境后,学生就可以恣意的畅想物理问题,积极的参与到物理的探索中去,以小组的协作或者独立的思考形式,走上主动的物理感知舞台,脱离教师的辅助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