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现状调查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中国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现状。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微信问卷星形式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内容为参与调查者职称、所在单位级别,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是否进行饮食准备及饮食准备方案、术前是否口服泻药及口服泻药种类、术前是否常规口服肠道制菌药物、术前是否留置胃管或进行机械性灌肠等。按参与调查医师所在医院等级不同做分层分析,了解不同层面医院的医师对择期结直肠手术患者的胃肠道准备情况。

结果

共发出600份调查问卷,回收516份(86.00%)来自不同医院、从事结直肠外科或普通外科医生参与的调查问卷,其中三级医院366份(70.93%),二级医院150份(29.07%)。调查结果显示,右半结肠手术行饮食准备的比例为81.59%(421/516),左半结肠和直肠手术的比例均为84.88%(438/516),平均饮食准备时间为2.03 d。有85.85%(443/516)医生选择在所有结直肠手术前常规口服泻药进行肠道准备,仅有4.26%(22/516)的医生选择不口服泻药。对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及直肠手术采用机械性灌肠的医生比例分别为19.19%(99/516)、30.04%(155/516)和32.75%(169/516)。另有34.69%(179/516)的医生选择术前口服抗菌药物。94.38%(487/516)的医生对通过实施肠道准备后患者肠道清洁度表示满意,55.43%(286/516)的医生认为患者对实施的胃肠道准备方案耐受良好。在术前口服泻药方面,不同级别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级医院比三级医院:90.00%(135/150)比84.15%(308/366),χ2=2.995,P=0.084];与三级医院比较,二级医院的医师进行饮食准备[87.33%(131/150)比76.78%(281/366),χ2=7.369,P=0.007]、留置胃管[54.00%(81/150)比36.33%(133/366),χ2=13.672,P<0.001]、口服肠道抗菌药物[58.67%(88/150)比24.86%(91/366),χ2=12.259,P<0.001]及选择机械性灌肠的比例更高[28.67%(43/150)比15.30%(56/366),χ2=53.661,P<0.001]。

结论

虽然国内大部分医生对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与国际上的主流方法基本一致,但在术前行机械性灌肠及留置胃管的比例仍较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风险增高相关。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但这两种疾病之间潜在的生物学联系尚不完全清楚,糖尿病本身及其相关的多种代谢异常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降糖药物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风险相关。现对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中若干共识和焦点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目的评估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AC并行改良POEM的51例患者,根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分为Ⅰ、Ⅱ、Ⅲ型。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比较改良POEM前后食管动力学变化,24 h食管阻抗-pH监测观察术后反流情况,采用吞咽困难障碍问卷(IDQ)、Eckardt评分和
目的对回盲部炎症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分析早期CD的临床特征,为CD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发现不明原因回盲部炎症病变的232例患者,对其进行>1年的前瞻性随访。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早期CD与非特异性肠炎和肠结核患者表现为腹部症状(腹痛、腹泻、腹胀、便秘、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伴随症状(口腔溃
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便秘等慢性疾病。主因腹胀、上腹部不适3个月,加重伴腹痛3 d入院。3个月前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黑变病,未行治疗。入院后腹部CT检查提示结肠气囊肿综合征,予甲硝唑、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同时予高压氧治疗,5 d后腹痛消失,10 d后复查腹部CT示原结肠周围多发气体和部分肠壁气体密度影消失。结肠气囊肿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少见疾病
目的探讨UC同时合并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和抗病毒治疗转归。方法纳入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UC患者320例,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4组: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35例)、单一合并CMV血症组(33例)、单一合并EB病毒血症组(52例)、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200例)。回顾
目的分析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NET)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19例)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2例)经病理确诊的61例结直肠NET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发生部位、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和病理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以及治疗、随访和预后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61例结直肠NET患者均为单发病灶,
前驱糖尿病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的一个阶段,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肠道细胞增殖,最终诱发肿瘤。本研究纳入结直肠进展性腺瘤患者216例,选取同期结肠镜检查未见结直肠存在异常者628名为健康对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结直肠进展性腺瘤组前驱糖尿病检出率、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9.3%(20/216)比4.9%(31/628)、(6.3±0.2) mmol/L比(5.4±
IBD与遗传易感、免疫失调、肠上皮机械屏障破损、肠道微生态失调和环境因素刺激五大因素相关。肠上皮构成的体内与体外机械屏障破损作为IBD发病机制的五大因素之一,又与其他四大因素相互关联;肠上皮修复、黏膜愈合是IBD治疗的目标。肠上皮在IBD的发病和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2009年,源自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5阳性肠道干细胞的肠道类器官3D培养系统诞生,为IBD肠上皮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体外模
目的探讨利用更快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算法(Faster R-CNN)分析直肠癌磁共振(MRI)平扫图像以评估环周切缘(CRM)状态的可行性。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CRM阳性区域位于提肛肌肛管平面至腹膜反折之间,电子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直肠恶性肿瘤;(2)术后病理或术前高分辨MRI检查证实有CRM阳性。排除标准: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后复发、图像质量差伪影、肿瘤巨大及广泛坏死等组织变性以及既往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