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61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NET)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19例)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2例)经病理确诊的61例结直肠NET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发生部位、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和病理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以及治疗、随访和预后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61例结直肠NET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其中男36例(59.0%),女25例(41.0%);年龄为(56.3±9.2)岁。NET发生于直肠55例(90.2%),发生于结肠6例(9.8%)。61例结直肠NET患者中无明显临床表现33例(54.1%),腹部不适10例(16.4%);55例直肠NET患者中,主要表现为无明显临床表现31例,腹部不适7例;6例结肠NET患者中,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3例,无明显临床表现2例。61例结直肠NET患者肿瘤最大径为(0.95±1.28)cm,肿瘤最大径≤2.0 cm者占86.9%(53/61),病理学分级以G1级NET为主(93.4%,57/61);直肠NET在内镜下表现为息肉样隆起或黏膜下隆起,结肠NET肠镜下表现为表面有溃疡。49例结直肠NET患者进一步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突触囊泡蛋白、嗜铬粒蛋白A、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89.8%(44/49)、75.5%(37/49)、81.6%(40/49)。52例行内镜下治疗,其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45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7例;术后病理提示有17例标本切缘阳性,其中EMR患者切缘阳性率为35.6%(16/45),高于ESD患者(7例ESD患者中1例切缘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1,P<0.05)。54例患者完成随访,仅1例直肠NET局部复发。

结论

本研究纳入的结直肠NET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直肠多见,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内镜下多表现为息肉样隆起或溃疡,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ESD切缘阳性率较EMR低。

其他文献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良性纤维性肿瘤,临床少见,胃内病变更为罕见,目前报道不足100例。现报道2例胃CF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分析39篇文献中行超声内镜检查的23例CFT患者(含本组2例CFI患者)的资料,总结其超声内镜特点,期望对临床医师诊治胃CFT提供借鉴。
目的建立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和千里光宁3种吡咯烷生物碱(PA)所致的急性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小鼠模型,并对3种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48只雄性C57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和千里光宁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PBS(300 μL)、野百合碱溶液(800 mg/kg)、倒千里光碱溶液(100 mg/kg)、千里光宁溶液(100 mg/kg)灌胃1次。于灌胃后24 h分析4组
阿司匹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基石,其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获益远超过大出血的风险,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均应考虑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显著增加,需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近年的欧美国家临床试验中,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获益-风险比降低,原因是其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消化系统时往往以胃肠道病变最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导致误诊、误治,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胃肠道血管壁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内血栓形成有关。腹部增强CT有助于该病变的早期诊断,可表现为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双晕征或靶征)、肠系膜水肿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及时应用对大部分患者病情控制尤为重要。
上消化道腺肌瘤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医师在临床内镜诊治过程中对其认知度不高,常导致误诊、误治,甚至实施外科手术切除,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创伤。本研究通过收集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例经内镜切除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上消化道腺肌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超声内镜、CT和病理学表现等特点,并分析其内镜下治疗方式,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风险增高相关。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但这两种疾病之间潜在的生物学联系尚不完全清楚,糖尿病本身及其相关的多种代谢异常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降糖药物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风险相关。现对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中若干共识和焦点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目的评估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AC并行改良POEM的51例患者,根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分为Ⅰ、Ⅱ、Ⅲ型。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比较改良POEM前后食管动力学变化,24 h食管阻抗-pH监测观察术后反流情况,采用吞咽困难障碍问卷(IDQ)、Eckardt评分和
目的对回盲部炎症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分析早期CD的临床特征,为CD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发现不明原因回盲部炎症病变的232例患者,对其进行>1年的前瞻性随访。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早期CD与非特异性肠炎和肠结核患者表现为腹部症状(腹痛、腹泻、腹胀、便秘、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伴随症状(口腔溃
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便秘等慢性疾病。主因腹胀、上腹部不适3个月,加重伴腹痛3 d入院。3个月前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黑变病,未行治疗。入院后腹部CT检查提示结肠气囊肿综合征,予甲硝唑、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同时予高压氧治疗,5 d后腹痛消失,10 d后复查腹部CT示原结肠周围多发气体和部分肠壁气体密度影消失。结肠气囊肿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少见疾病
目的探讨UC同时合并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和抗病毒治疗转归。方法纳入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UC患者320例,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4组:同时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35例)、单一合并CMV血症组(33例)、单一合并EB病毒血症组(52例)、未合并CMV和EB病毒血症组(200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