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41805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我国的逐渐深入和推进,初中语文课堂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课堂教学模式单调乏味
  当前我国很多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调乏味,教师发挥主体作用,通常教师在讲台上朗诵课文,将教材中重点词语、句子在写黑板上,学生在下面写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并且在很多初中语文课堂中,一些语文教师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黑板板书字迹潦草,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影响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教学课程资源匮乏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开拓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推动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匮乏,很多语文教师只有初中语文课本作为教材,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非常有限,语文教师只能根据语文教材,在黑板上罗列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匮乏的教学资源很难实现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应该积极拓展自己视野和思维,充分了解中国和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初中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教材上,限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不利于学生语文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
  1、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精美的语文教学课件,配合生动的图像和视频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情境,组织学生的多层次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文实践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性,开展语文创作应用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突出语文应用实践的特点,改变单调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双方共同参与语文的应用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在教授基础的语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培养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课[1],要求学生首先阅读一下文章,自己来叙述这篇课文的重要内容和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积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1)探究法
  在新课改要求中,探究法是一种被提倡的课堂教学方法。新课改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实践、观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法教学首先是教师提出相应问题,制定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首先进行自主学习、经过独立思考,探究问题问答,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指导。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师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这篇文章,独立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涵义,研究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广泛地讨论,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教育,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探究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于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提高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知,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将教和学的过程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对语文课题自我研究,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济南的冬天》有这样一段话:山坡上,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2]。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这段文字中的修辞手法,自己来创作一段文字,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积极探讨研究,共同来完成创作。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学生不断地进行改进,在语文应用中融入新的字词和句子,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逻辑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逻辑能力。
  4、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语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开展散文大赛、诗词比赛、演讲比赛、美文朗诵比赛等,利用这些有趣的比赛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经典诗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比赛,布置一个题目,如:请大家写出描写乡愁的诗词。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下,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很多学生写出了《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月夜忆舍弟》、《水调歌头》等经典诗词,使学生在诗词比赛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3]。
  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凡广伟.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何学鼎. 试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J]. 新课程学习(上),2012,05:61.
  [3]张群.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思路探析[J]. 成功(教育),2013,03:2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正在陆续展开,但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创新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定位和必要性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现状及问题,阐述了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及改革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必要性;现状和问题;对策;课程体系;评价体系;校企联合  中图分类号:G719.21  一、创新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近年来高职
中图分类号:G613.6  小学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我们小学美术教师应当与时具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  21世纪,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人类活动。多媒体与超文本技术结合通过网络的交互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文化向网络
中图分类号:G633.955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美术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美术欣赏课变成了鉴赏课。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学会美术鉴赏的方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美术术语,能运用相关的理论和独到的观点来评价艺术作品,对美术作品具有较好的鉴赏力。美术的鉴赏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审美的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目前,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基
摘要:传统体育养生有利于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传统体育养生的开展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传统体育养生活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使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我国学校体育尤其是就职压力大、处于青春期的中高职学校,应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工整合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学生项目,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技能与观念。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学校体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6  传统体育
余尝不知何谓国学,不得其解,更无序于意义于事。今复察之,方晓其意。  邓实有言:“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一言以蔽之,国之经世致用之学也。  然究国学之存意为何?存在即为合理也,必有绝世之用。譬如《易经》一类,便使始皇帝焚书坑儒,尤未亡也,可晓其中意义之深也,责用之大也。观数百载风雨,审之时势兮,尤可知国
中图分类号:G623.7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我感觉音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是最密切的。我们可以很久不看一部戏剧,一场电影,一次画展,但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不可能没有音乐。打开电视有电视剧和广告的配乐和电视节目的片头音乐;打开电脑有开机音乐;来电话了,有优美的手机铃声音乐;走到大街上音像店里会传来流行的音乐…,等等。所以生活中充满着音乐。学会感受音乐、创造音乐对学生来说就尤为重要。而音乐课堂上学生能不能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转变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把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本文就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乐学善学、重视质疑、重视实验教学、优化实验教学模式这几大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把新课标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字:生物教学 创新思维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1  引言:初中生物是以探究和实验为主的一门学科,在探究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随文识字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重要理念,因其强调语境、促进阅读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随文识字的课堂上,依据随文识字点的选择和生字的特点,灵活选择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可以让识字教学更巧妙、生动,提高识字效率,让学生更加喜欢识字。笔者依据语文课标的精神,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探索出一些随文识字的新方法。  (一)以结合语境为主的识字方法  这
中图分类号:G633.91  面向二十一世纪,学校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实现“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目标。目前生物教学中不应再是简单的科学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创新意识、机能和人格的培养。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又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实验室和课外活动中,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面对许多奇趣现象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动手操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作为上课的基本载体,创设各种问题的情境。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促进小学生主动的学会质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逐渐得到教师的重视,作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质疑。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问题的创设进行有效的探讨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策略方法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