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微课教学实录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景导入,走进文本世界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传统节气中的立夏。老师却要在今天和大家赏析一个关于“雪”的场景。老师在新闻上听说,在今年的年初,武汉降下了一场多年难遇的大雪,大雪一连几天。老师作为东北人,下雪是我非常常见的情景,那老师想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咱们武汉的雪景是怎样的?
  生:其实我想说,雪第二天就被扫雪工给扫没了。
  师:根本就没有留下积雪,是吗?留下的一点,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给我的感觉是它不那么的白,像沙子一样,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柔软。
  师:没有同学捕捉到,雪落在地上积下来的场景吗?那是怎样的场景?能不能用几个词,简单地描绘一下?
  生:雪花飘飘的样子。
  二、品味语言,感受画面意境
  师:看来,同学们没有看到过特别大的雪留下的雪景。那在三百多年前呢,明代有一位文人,在西湖连降了三日大学后,于一日晚上,独自引了一小舟,去往湖中间的亭子,想要看这雪景。那么今天我們就随着散文家张岱,走进他当年所看到的西湖大雪的场景。好了,接下来,老师来为大家朗读一遍课文,在老师朗读的过程当中,同学们能否找到张岱为我们描绘的雪景?
  (师朗读)
  师:大家可曾找到张岱所描绘的雪景呢?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非常好,大家已经找到了写景的句子。细细品读这个句子,大家感觉他写的怎么样?
  生:好!
  师:为什么会觉得他写的好呢?有同学只一个字“美”。这是一种怎样的美?有同学是“有意境的美”,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生:我觉得这句话有朦胧的气韵在里面。以雪为背景,天和云和山和水都是雪白的,然后还有湖上的影子……
  师:湖上的影子有点读不懂了是吗?
  生:有种朦胧的气息!
  师:这种朦胧的气息是如何读出来的?
  生:是从惟长堤一痕的“痕”,湖心亭一点的“点”,与余舟一芥的“芥”,舟中人两三粒的“粒”。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为什么这几个字给你朦胧感?
  生:因为背景都是白色的,只能看到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就会很明显、突出。
  师:特别的明显突出吗?它相对于背景很突出,它本身很突出吗?
  生:很渺小。
  师:从哪几个字感到很渺小?
  生:痕、点、两三粒。
  师:痕是什么意思?什么又是“芥”呢?
  生:水墨画一样的痕迹叫做“痕”
  师:一“芥”在老师的手里(一棵小草)
  生:是一叶!
  师:文中形容什么是“一叶”?
  生:是船。
  师:可是船哪里有这么小?
  生:因为是衬托的。
  生:是因为西湖的大雪雾气蒙蒙,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一芥”这种感觉,隐约可以看到。还有十分的渺小。
  师:人也是这样,对不对,人叫做“两三粒”,生活当中,什么称作是“粒”?
  生:米粒。
  师:可是老师站在这,哪里像“米粒”?
  生:从远处看到的。
  师:结合着同学们对这段景物的理解,老师给大家发放的文本上有一处空白,其实是需要同学们为课文选择一幅插图,请同学们从下面两幅图画中,挑选一幅适合的画面。
  (师出示刘墉画作《湖心亭看雪》)
  师:首先第一幅图画,同学们觉得符合心意吗?
  生:不符合,我觉得这幅画上没有留白,没有体现出那种雾气的感觉。
  师:为什么一定要留白?
  生:有留白才能体现出舟、人的渺小,写出那种隐约的感觉。
  师:你说的太好了!这幅图确实是太满了,太真实了。我们来看下一幅,这幅还可以吗?
  (师出示黄永玉画作《湖心亭看雪》)
  生:可以。
  三、透析视角,体察作者情感
  师:那么接下来,老师再结合这幅插图,朗读这段写景的句子,大家要注意听!“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不对!少了一个“余”!
  师:嗯,老师是故意省略的,因为我觉得不合理呀!从远处看,我怎么能看到自己呢?我认为他只能看到别人,但作者却说看到了自己!这是为什么呢?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在什么样的画面中看到自己?
  生:水的倒影。
  师:在水面的倒影中,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像“两三粒”吗?当我们低头看时,我们就不再那么渺小了。张岱到底是从那个角度看见了这个画面的呢?
  生:上面!远处!上帝视角!
  师:太神奇了!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涉及到了文章的写作背景。
  四、知人论世,体悟作者思绪
  (师出示ppt)
  师:《湖心亭看雪》选自张岱回忆性的散文集《陶庵梦忆》,去湖心亭看雪的这一天是崇祯五年,也就是1632年,但是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1645年了,过去了13年,所以张岱所写下的这种景象,实际是出现在了他的回忆中。13年间,张岱的人生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张岱《陶庵梦忆·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写下这部作品“遥思往事,忆即书之,……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张岱《陶庵梦忆·序》”他自己感到,往事如梦。   师:我们现在再来看这段写景的语句,文章当中,景象的顺序是由大到小,那么接下来,我们回放一下:我呀像微粒一般存在在草芥一样的小舟中……
  生:我的一叶小舟存在在湖上模糊的影里。
  生:这模糊的影子存在在雾凇沆砀、上下一白的天地中。
  生:这天地存在在我如梦一般的记忆里。
  师:好!今天关于《湖心亭看雪》中的雪景赏析,我们就讲到这里!非常高兴与大家一同学习!下课!
  【点 评】
  一节教师会用脑的微课
  在各种教学形式革新的背后,总是有一些坚守语文本质的教学。
  孙默老师作为一位90后青年教师,在《湖心亭看雪》一课的设计上展示了可贵的独立思考、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获得了大赛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
  首先,孙默老师发现了同一课《湖心亭看雪》,在新旧人教版教材出现位置的不同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目标的差异。这是一种研究教材、做学问的方式,更是一种高阶的思维方式在研究中的体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孙默老师跳出了单一文本的狭窄視野,站位在课程的高度去审视文本,寻找和定位教学重点。
  其次,微课只有15分钟,需要聚焦一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来源于教师研读文本的发现,是教师对文本深度理解后的抓取。孙默老师把研读的目光停留在“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发现这一处表达在通常意义上的不合理:从远处看,人怎么能看到自己呢?一般情况下,观察者只能看到别人,但文中作者却说看到了自己!教师就在这处悖谬处设问,故意在朗读时漏掉此句中的“余”字,引起学生注意,继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透析视角的角度体察文章的情感。以教师的阅读发现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以教师的阅读思考来渗透独立解读文本的主张,孙默老师在问题设计中展示了青年教师深厚的文本研读能力,是本次赛会主题“思考力培养”一次真实又成功的课堂实践。
  第三,《湖心亭看雪》在教材中是九上的内容,本次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课前没有预习。15分钟,需要给学生一个清晰、完整、准确的文本印象。这些要求和挑战面前,孙默老师选择了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设置梯度问题,搭建问题破解的思维台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灵活、趣味的引导方式。
  孙默老师以情景导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从品味语言入手,把感受画面意境的方法教给学生;以透析视角的新颖设计,激发学生主动体察作者情感的愿望;知人论世的资料意识,给了学生体悟作者思绪的有力支撑。
  课堂上,孙默老师还展示了青年教师在动态课堂教学中的机智:如教学语言,“老师站在这里,哪里像米粒”;实物示现,解释“一芥”时举起手中一棵小草;文画互解,深入辨析,增强理解。
  《湖心亭看雪》一课,孙默老师把握住了微课的要义,聚焦问题、聚焦方法,同时与传统课堂精思、善诱的一面紧密结合起来,含英咀华,回归语文的本质,以教师的深度解读、文本发现引领学生的解读和发现,充分体现了“初中语文思考力培养”的赛会主题。
  [作者通联: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
  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摘 要 “任务驱动型作文”与以往各类“传统作文”并不完全脱节,其本质特征之一是会给出明确的内容与文体限制。因此,在已有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完整执行“显性任务”,剖析“原始材料”的逻辑层次并与谋篇布局照应,充分关注时代命题,结合切实经历总结感受、深入思考。  关键词 任务驱动型作文;语文高考;全国卷;备考策略;热点话题  2015年以来,以全国卷语文作文题目为代表的一类“新”型作文
王慎中尽览圣贤之书和唐宋大儒之文章后发现韩、欧、曾、苏诸名家学六经、《史》《汉》最得旨趣,所以唐宋八家文在汲取六经、《史》《汉》精义文法方面最得要领。他认为时文写作需有“法”可依,即根据基本格式与基本技巧来创作,还在《答邹一山书一》中说:“大抵文字之事,有约有放,若约以法度,则一字轻着不得,若放而为之,则无不可如意。……然古人有放者矣,骤而读之,浩乎若不可诘,徐究细玩,乃无一语为恨,此则真能放者。
“自读课”是统编教材阅读教学的一个概念,它是与“讲读课”相对而言的。以前的人教版教材称为精读课和略读课。相对而言,现在统编教材的提法更易懂更便于教学,“教读课”是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读”为主的课型,这类课文兼具王荣生教授的“定篇”“例文”类型文本的特点,老师的教读是为后面学生的自读做榜样,作例子,让学生明白自读的方法,以期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自读课”则是以学生自主研读为主的文本教学课型,是
【原有目标】  1.学习本文逻辑严密的结构特点;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  【升格思路】  至于“学习”“理解”之类的动词不具备可操作性,不应当用来陈述课堂教学目标的错误暂且不论,只说3项目标存在的问题。  要看课文目标是否正确,先看其是否符合单元教学要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所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二第四单元,主要有如
近几年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更正面地呈现社会生活,立意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引导意义。但学生理解材料表面化,立意笼统宏大。其实,好的立意背后有正确思想价值观的支撑。价值观立意已进入写作教学探索的视野。   一、新材料作文中的价值观立意   1.新材料作文的立意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
教学即对话。阅读教学主要是师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通过与文本的真实、有效对话,文本的意义系统逐渐向学生敞开,学生与文本之间逐渐达成理解,实现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审美的鉴赏、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意义世界也得以改变。   尽管广大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阅读教学即对话的本质,但实际教学中这种对话的真实性、有效性仍然不尽如人意。曲解、误解、浅解、空解文本的现象并不少见;碎片式、浅层次
摘 要 “说”是文言文中的一种文类形式,在教学中如何厘清这一文类的文体特征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本文对郑朝晖老师《师说》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总结出这一类文本教学的四个思维向度,即探寻为何要写、写了什么、写得怎样和写的影响。  关键词 依类而教;文类教学;教学设计;思维向度   【教学目标】体会《师说》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情绪变化的脉络。   【教学难点】理清文
“简约”与“深度”并抵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肤浅”,而是设计问题的切口要小,要是主问题、关键问题。旨在让一个“简约”的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地关联文本的各个部位。如果说,我们常见的“漫天发问”是横向滑行的话,那么,简约的主问题是在向纵深开掘,在深度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获得“不可预约的精彩”(生成语文倡导人李仁甫语)。  笔者亦主张“熟课生备”,教案不用总写,但
摘 要 “整本书阅读”的历史追叙。从经典的整本书形成,到经典的整本书传承,聚焦“整本书阅读”的要害。尤其孔子读经,其读出经典的精髓、读出经典的价值、读出经典的要义,无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孔子释经的独到——“删”,也可能提供给我们“整本书阅读”参照。而从“整/本书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比照中,亦可了然读书的至理。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孔子;五经;春秋  央视热播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其实不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特别重视古汉语知识的讲解,“串讲法”教学成为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先逐字逐句翻译,重点讲习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最后总结全文思路、思想及艺术手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把课文遴选的名篇佳作教成了文言语法的梳理和归纳,陷文言文教学于枯燥乏味之中,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更无从体悟文本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也难以积淀“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串讲法”径顾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