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形势下美术特长生教育对策刍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m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对于学生进行的是基础性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各项素质以及能力,着眼点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这也与新高考政策中新的考察点相契合。在新高考形势下,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出了要求,美术作为艺术类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也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美术特长生的培育方式应该有所转变,着眼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本文就此展开探讨,从美术教学内容谈起,再对美术特长生的教育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形式;美术特长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15-01
  新高考在考试内容、科目组合等多个方面做了改变,这种新的考试制度以及招生制度对于学校教育的转变来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考改”来有效促进“教改”,将素质教育理念以及新要求落到实处,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样的形势下,美术教育也要紧跟改革的脚步,从教育方式上做出改变,响应“考改”。
  一、美术教学内容分类
  第一,鉴赏类美术教学。这一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能力,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投入感情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感受艺术美来不断实现自身美术素养的提升。第二,理论类美术教学。理论知识对于任何学科来说都是基础性内容,美术理论有着多样性以及具体性的特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三,创作类美术教学。这种教学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了美术理论、学会欣赏艺术之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想法所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并在其中倾注着自身的情感,这是学生领悟美术真谛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美术特长生教育对策分析
  (一)转变教育理念
  在新高考形势下,教育不能仅仅教会学生如何获得更高的分数。应该明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重点,所以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時应该遵循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这一原则,用这一理念来指导教学。在对于美术特长生的教育中,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培养良好的感情,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将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即在教育中既要用各类规定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但也不能忽视人文管理的重要性,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一切都需要在教师能转变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进行。
  (二)合理选择教学方式
  不管何种教学,想要提升教学效率,必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其才能主动投入教学中,这也是新高考形势下对于教学所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要求,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会有极大的学习压力以及心理压力,美术教学若还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将学生局限在教材中,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枯燥的课堂内进行艺术创作必然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故在美术教育中可以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当前一些现代教育手段,都能为教学增添助力。例如情境教学法,在教授知识时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再让学生展开训练。如进行“线”的训练时,可以先通过一段视频或者一系列图片来让学生感受“线”之美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再选择一幅作品来共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激发,也会有很多想法,此时再开展训练就会事半功倍。
  (三)采用多种训练手段
  新高考形势下学生不仅要能学习,还要会学习,要有创新意识,这是培养学生创作力的关键点,也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美术教育中要对学生进行的训练点有很多个,更要结合多种训练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对于美术特长生来说,造型能力是学习中的关键部分,在培养这一能力时应该坚持循序渐进、合理安排的原则,在教学中将长期作业以及短期作业、课内外练习结合起来,还要合理安排速写、构图练习等重要部分,将其结合起来开展训练。还可以结合不同的示范方法,如教师示范,学生在教师边讲边画的过程中明确需要注意的点,这样自己练习时就能得心应手。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多观察,多画,随身携带速写本,通过观察不断积累素材,通过一次次的训练积累绘画经验以及技巧,顺利应对高考。
  (四)发挥榜样的力量
  在教育中,榜样的激励作用不容忽视,这也是各学科都在教学中强调教学氛围的原因。故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发现学生的优势,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以及鼓励,再选出优秀的同学作为榜样,这样在班级内会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可以定期评比,选出新的榜样,让同学们可以在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中共同进步,进而不断提升其艺术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以更好地契合新高考所提出的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形势下,课改要加大落实力度,对于美术特长生的教育应该从转变教育理念做起,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要及时改善,对于学生美术学科关键能力的训练也要采取多种手段,再结合榜样的激励,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更好地应对高考。
  参考文献:
  [1]徐楠.浅谈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25):139.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改革理论》要求学生“要能够从实际的事物出发,适当展开想象,使作文内容丰富些。”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的指导,是对教育教学适应新时代的指导方针,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把教学的核心放到写作指导上来,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以后结出成果,要达到这样的成果,笔者认为必须经过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过程。  关键词核心;语文教学;写作指导与写作成果  中图分类号:H09,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相关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多采取以下相关策略,包括:提倡归纳整理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适当融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多引入生活实例。这些相关建议是结合大部分老师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是为学生提供基础道德与法制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觉悟、养成良好德行的重要手段,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是引导学生兴趣、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剖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对策,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B01,D0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语文课是一门极其具有思想与情感的学科,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的因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育,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和谐与发展,从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情感;文本解读;情感因素;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83-01  作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在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新理念和新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满足了学生的客观需求,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一些小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对教师所布置的课堂问题进行主动的思索和反应,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增添了一定的困扰。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是教育工作者说
摘 要新时期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习对学生的主观性要求高,只有学生对学习活动充满兴趣,以个人性感为依托才能为学习活动提供精神保障。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对学生听、说、读、写训练,作为一门外来语种,通过采用情感教学能让学生高效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手段,高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小学作为专业的教学机构,对情感教育和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进行探究,能够为科学的教学活动提供方法指导依据。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
摘 要在近几年来的教育大环境下,人们在应试教育之外也逐渐对于学生们的个人品质以及素养有更高的重视程度,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在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时,教师就更需要以新型的教学理念来对学生们进行更为全面化的教学。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提出的关于学生所应具备的基础与关键品格,对学生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便论述了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应当如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记诵和积累。”各类语文试题中关于背诵的考查形式是默写,但在实际考察默写过程中,教师们发现很多同学经常出现错别字,这不仅影响学生考试成绩而且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古诗文默写;错别字现状及原因;采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20-01  初中生在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考
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中所不具备的优势,它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一些抽象的事物更加具体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建设是有益处的。因此,本文基于电子书包的PBL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电子书包;PBL;小学数学;复习教学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提出了“六大解放”,指出创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陶行知主张培养创新人才、开发人才创造力等创造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老师们要立足课堂,让学生敢说乐做,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理,成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