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性要求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渗透传统文化精神,让深处时代变化大潮中的初中生热爱传统文化,积极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误区一:实施传统文化渗透会严重影响语文考试分数,功利性色彩浓厚
   很多老师认为初中生的语文积累本来就薄弱,对于高深的传统文化很难理解和吃透,传统文化的渗透就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在课堂花大力气去渗透传统文化就无暇顾及语文字词句篇章的落实,厚此薄彼一定会造成学生语文成绩的下滑,得不偿失,因此,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语文课堂上由于应试的需要,往往成了边缘化的点缀。事实上,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不能将二者用应试的红线简单剥离,而且适切的传统文化渗透还能促进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更有利于成绩提升。汉字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表征,它表意丰富,从汉字的造型特点入手,能让学生领略汉字的意趣和先人的智慧;从其音形结合的特点入手,让学生因形求义(声)、以义(声)索形,事半功倍。在轻松的环境中就能高效实施字词教学将其蕴含的文化现象传递给初中生,他们会更热爱祖国的文字,何乐而不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精挑细选的优秀文章,其中蕴含的浓厚文化色彩不容忽视,文字里面、篇章背景后面呈现出来的文天祥等先贤的爱国情怀、鲁迅等名人对家乡风俗的熟稔、吴均等文人展示的祖国壮丽画卷、陶渊明等墨客骚人坦露的高风亮节……都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教师全面、立体地借助课文进行挖掘和渗透,就能让初中生即实现了语言积累,又理解了文意、把握了形象,还吸收了传统文化精髓、明确了人生方向,语文素养全面提升,个人修养水涨船高,分数自然不在话下。
   误区二:传统文化渗透仅限于初中古诗文教学,局限性十分了然
   既然是传统文化,就一定与传统的古诗文密不可分,以此类推,渗透传统文化的范围就界定在古诗文教学中,其他内容的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没有关系。很显然,这是狭隘的。要打破局限,首当其冲就应该明确文化的概念。从文化的概念不难看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不能局限于古诗、古文的教学上,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主题,所有主题所释放的文化现象异彩纷呈。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社戏》、《安塞腰鼓》、《竹影》、《口技》展现的是中国文化艺术特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体现了中国地方传统民俗;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撷取了中国经典名著的光华;综合性学习中《马的世界》、《连文化的魅力》、《到民间采风去》、《背起行囊走四方》中的对联文化、《寻觅春天的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和关于春天的古诗、《脚踏一方土》中“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又综合了传统文化很多要素。因此,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一定要打破古诗文的界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古为今用;立足本土,体现地域特色;联系课本,拓展延伸;多角度、多方面糅合,体现综合性。
   误区三:过度强调传统文化渗透,冲淡了语文味道
   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老师们花费了语文课堂的大量时间进行说教,让语文课堂变成了道德说教的思想品德课堂,这是本末倒置。为此,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势在必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所以初中语文课堂必须有浓浓的语文味:有朗朗的书声、激昂的辩论、优美的文字、流畅的书法……在课堂上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在传统文化熏陶中与日俱增。如在经典诵读中,积淀传统文化;在古诗文学习中,挖掘文化内蕴;在历史名人故事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借助现代技术,立体还原古文字的原貌。在这些过程中,语文学习是主体,传统文化渗透是依附。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以文化为通道提升初中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1201543374)”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因此,人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忧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应运而生,其原始的动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离不开想象的,想象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与千姿百态、生动具体的事物融为一体;想象能把学生带进作者创造的意境中去,使学生更好地去再现、去感受、去理解、去欣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一、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  插图是课文内容的形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中职生的情况下,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堂显得迫切。通过教师设计好课堂教学,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多种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政治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 立足中职教育,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程  传统的教学目标常常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表达的,比如“要求学生理解”、“要求学生掌握”、“培养学生”等,这一类表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课程,作品制作课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授课方式,如图像处理、程序设计、网页设计等都能以作品制作课的形式展开教学。如何高效的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制作是上好这类课程的关键。  一、作品制作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展较多的模块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算法与程序设计》等。在这些模块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最多的教学方法是任务
浮法透明航天微晶玻璃于9月28日在包头晶牛高科技工业园试产成功,成为航天航空、电子热工、防火建筑领域不可多得的新型材料。
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一、创客教育课程  创客教育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课是指以培养学生创客素养为导向的各类课程,既包括电子创意类课程,也包括手工、陶艺、绘画等艺术类创意课程;狭义的创课则特指以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为显著特征的电子创意类课程,主要包括
近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得到我国教育界的认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下笔者以《电气安装与维修》为例阐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受到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