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垃圾,毁了中国环境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9587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美国人扔掉一台电脑后,它最终会去哪里?近日,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全世界生产的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会以垃圾的形式流入中国,其中包括废旧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它们大多产自中国,在世界各地完成使命后,最终“叶落归根”。由于联合国禁止发达国家将电子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大多数电子垃圾竟然是通过非法途径进入中国的,在经过内地一些不正规的小作坊分类处理后,这些电子垃圾有的被出售,有的被分解,有的被掩埋。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对环境和从业者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
  上游:花钱就能出口、进口
  在美国的东、西海岸,有一些废品出口代理公司,主要业务是将美国的电子垃圾卖给发展中国家。这些电子废物含有大量的有毒金属和气体,处理起来极为麻烦,成本也比较高。对于美国企业来说,处理1吨电子垃圾需要花费400至1000美元,而出口费用每吨只需10至40美元,因此,很多公司都将电子垃圾卖给废品出口代理商。
  对代理商来说,这桩生意获利丰厚。他们从本土收集废物时收一次钱,卖给亚洲中间商时又收一次钱,同时,还能从政府那里获得高额的补贴。美国联邦环境保护署曾经公开承认,出口是美国电子废物处理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美国是电子产品消费大国,每年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在本土消化不掉,“排出体外”就成了必然。硅谷“防止有毒物质联盟”的调查报告称,每年美国有50%—80%的电子垃圾被出口到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
  另一个电子产品大国日本,政府曾经明文规定,废旧家电必须由原经销商或指定的回收专营店负责回收。但实际上,向海外售卖电子废料已经形成了一条秘而不宣的渠道:数据显示,目前日本每100万台废旧家用电脑中,通过规定渠道回收的还不到1/10,其他大多流入了发展中国家。
  产业链的下一环节,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垃圾贸易商。以记者接触到的中国境内某买家为例,他们和卖家对接好后,将这些电子垃圾以新电脑或工业废料的名义报关,通过海运运至香港或其他港口,然后经由广州,以陆运的方式输送到广东一些电子垃圾处理地。参与这个过程的不少中间商都是深谙中美两国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华人。
  中国在1996年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严格管理固体废物进口。从2000年2月1日起,国家环保总局也明令禁止进口电脑、显示器、复印机、微波炉、空调、电视机等废弃物。目前看,禁令显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广东贵屿、浙江台州等地已经成为电子垃圾主要集散地,并有向湖南、上海、天津、福建、山东等地蔓延的趋势。
  下游:翻新提炼再挣钱
  这些垃圾在中国被用来做什么呢?
  “高分辨率、双彩屏手机,百万像素摄像头”,在内地许多电商网站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手机广告。实际上,这不过是来自日本的二手小灵通,在日本早已停产。很多这类产品连电路板都没拆解,就被装进集装箱运到中国。国内一些厂商接手后,对产品进行翻新。浙江一位翻新企业的经营者曾表示,让一台类似的手机在外观上达到全新的样子“非常简单”,而且成本“极低”,一般以几元到几十元的价格买进,最终往往以10倍左右的价格卖出。不知情的消费者在水货市场或网上买到这些产品,还以为淘到了宝。公开数据显示,从2007年起,日本开始向中国出口大量废弃电器和电子设备,很多甚至被贴上了“库存”的标签。
  事实上,翻新只是电子垃圾产业链上最初级的处理方式,大部分不能翻新的零部件会被转卖到各地,其价值也被层层分解。比如,废弃电器中可以拆解、提炼出许多有价值的金属,这让电子垃圾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一座金矿。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东贵屿镇开始涉足旧五金电器的拆解,由于获利丰厚,整个行业规模逐渐扩大,镇内80%的家庭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并迅速积累起财富。记者随机走进一间家庭作坊,发现前面几间堂屋是加工车间,后面是生活区。男主人陈建(化名)告诉记者,每天有成卡车的进口废旧电器零部件被运来,倾倒在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他主要采用火烧、强酸溶解等方式从这些零部件中提炼工业金属,其中最值钱的是黄金,此外还有铜、铁、锡等。具体来说,他把电脑芯片集中到一起,倒入硫酸后用火焚烧,先解析出铜和铁,再加入硝酸,经过几道工序后就能“洗”出金粉。据悉,1斤英特尔的芯片可以提炼3克多工业黄金,卖掉能赚几百元。
  危害与应对:两条路受堵
  钱虽然赚了,但毒垃圾产业带来了很多“副产品”。在贵屿,回收产业导致大面积农田抛荒;对于残留的金属废弃物,加工者无法处理便随意丢弃;回收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有调查表明,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含铅、镉、水银、聚氯乙烯塑料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进入土壤会污染水源,最终危害人类和动植物。
  还有一些无法消化的废塑料和废焊锡,被运到其他地方制成儿童玩具、首饰、钥匙环等,再通过一些国际批发市场流回欧美国家。《华尔街日报》曾经报道称,一些在美国折扣店里销售的、含铅有毒的饰品来自中国。有分析认为,这是用烧烤电路板后收集的铅焊料制成的。
  消除进口电子垃圾危害的途径无非两个:一是用正规手段处理电子垃圾,二是切断违规产业链条。然而,在现有条件下,这两种方案都面临着重重障碍。
  “电子垃圾的处理过程非常复杂,既要从零部件中提炼出可用的金属等物,又要尽可能避免环境污染。一家正规的大型拆解企业,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去购买设备,一台环保的拆解设备往往要几十万、上百万元。”上海工业废品回收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受成本影响,这些正规企业对电子垃圾的收购价很低,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垃圾经销商一般不会把废料交给这些大型企业,于是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正规的大型废料处理厂无事可做,简陋的小作坊外等待处理的电子废料成堆。
  而切断违规产业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比如贵屿镇,如果彻底取缔小作坊拆解业,就意味着地方财政的崩溃和上万人口失业。知情人向记者透露,无照经营的拆解产业现在是很多地方的经济支柱和纳税大户,管理者在对危害与政绩进行权衡后,往往选择了后者。
  有专家认为,现阶段国内可以参考国外对电子垃圾的管理方式,如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者要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承担环境责任,完成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置等一系列工作。德国普遍利用电子破碎机来分选电子废旧物,再根据其中的含金量卖给终端处理厂。美国则对废旧家电的处理制定了一些强制性条例,还通过干预各级政府的购买行为,确保有再生成分的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
  对于还在消化吸收全球电子垃圾的中国来说,还达不到欧美的回收水平。从短期看是赚钱了,但被破坏的环境、被损害的健康、被毁掉的名誉却难以挽回。这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并没有复杂的原因,有的只是一些人在利益面前的短视和愚蠢。
其他文献
邹老师给我们上国文课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小学四年级前,我是一个“坏孩子”,因为我成绩不好。  有一次,我和同学打架,他用砖头在我头上砸了个洞,我满脸是血。我爸认为学校该对此事负责,就带我找老师评理。老师当面表态,一定会惩罚打我的学生。爸爸走后,老师问我们为什么打架,打人的同学谎话连篇,可当我指出他在说谎时,老师就狠狠地瞪着我:“你就没错吗?”然后,老师又转过头,轻声轻语地对打人的同学说:“以后不要再打人了啊……”  几天后,又发生了一件
在南方家乡,街道两旁栽种最多的是法国梧桐。它是我童年的树。  曾经的那些法国梧桐,应该至少存活过一百年了吧。因为它们看起来需要张开手臂好几个孩子合抱。也因为它们高大,在一年一度的台风来袭时,经常遭殃,被刮断的树桠枝干铺满整条街道。枝叶繁茂,路面在夏天从无烈日光照,淡淡金色光斑从浓密绿叶里筛洒下来,在柏油马路上跳跃晃动,铺成闪烁光影。两边的树冠彼此交织,搭成清凉绿色长廊。即使有车辆来往,也不觉得灰尘
和北京一所中学的女生座谈。席间,一位女孩子很神秘地问,您是作家,能告诉我们“强暴”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吗?我微笑着反问她,你为什么想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中学文科课本,毁灭了很多人的兴趣,这不是危言耸听。假如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像教科书描述的那样索然无味,谁还会喜欢历史?比如说法国改革家圣西门,教科书只说他是三大空想社会
大家都说美国是法治社会,岂知在美国打官司学问可大了。我有个华人医生朋友,拥有三家医院,最近硬是被病人告垮了,还不只是垮了医院,照他的说法,简直是倾家荡产。更令他不平的是因为
近年来,人造细菌的发展非常快,各国科学家都在试图利用细菌为人类服务。最近,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一种对于降解有毒工业化学物“多氯联苯(PCB)”具有独特功效的细菌菌株。从前被人
国画大师张大千有一天对我说:“卖的画固然要画好,送人的更要画得好。”我问:“为什么呢?”
“让野生动物去野!”这是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同给游客的告示。让野生动物去野!不要喂它。喂它,就是宠它。野生动物不是宠物,不该被人喂食。小松鼠、小花栗鼠,美丽的蓝悭鸟、
暑假后要读四年级的凯儿,这几天开始看福尔摩斯了。到处都可以看到他拿着书聚精会神地研读,在墙边、在树阴下、在大沙发椅的角落里,我的小小男孩整个人进入了福尔摩斯诡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