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盈盈穿城过,半盏茶香醉浮生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xia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春饮宜庭,夏饮宜郊”。时值春末夏初,在树阴下数散落于地的星点日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和煦的春风刚刚好,慵懒的太阳微微暖。只一日,虽说无法品出这深远的成都茶意的真谛,却也被这番别样的舒适陶醉。这一日的美景,端的是“山是眉峰横,水是眼波聚”;这一幕的闲情,忒的是风流浅,云雨深,秋波横,见天真。
  相比起中国其它著名的茶与茶道文化城市,成都茶馆的条件可谓相去甚远。简单的藤椅木桌,普通的青花瓷碗,就是全套装备。品茶的花样也少,既没有品类繁多的茶种。也没有伙计手执长嘴茶壶的花式斟茶。茶品总共就分为3类:上等绿茶、普通绿茶、花茶。最贵不过20块,便宜的只要5块。据说还有一些退休老人家为了打发时间开的茶馆。卖的茶自然算不上好茶,不过只需要花5毛钱。在这里。茶不是重点,花上便宜的价格就能舒舒服服地买个茶位坐上一下午,聊天唠嗑打牌吹水,那才是重点。
  露天茶座的茶位通常都是使用高靠背的藤椅,辅以厚且绵软的坐垫靠背,人往上一坐,便深陷其中。若是酒足饭饱之后来此一坐,配上暖风和日光。睡意顿生。河边打盹,这在成都是正常现象。沿河岸小走上一段,能看见不少睡觉的人。不管是将报纸蒙在脸上入睡的人,或者直接用手遮阳的人,一律都是半歪在藤椅里,腿搭在藤椅扶手或者桌子上,可谓要多懒散有多懒散。刚接触这种方式或许有不适,毕竟大庭广众下睡觉实在是不雅,可久而久之,一来大众氛围使然,二来实在抵挡不了此般诱惑,一旦缴械投降稍微眯瞪一会儿,从此想不再爱上这场光天化日的梦周公都难。
  府南河边的树木也是奇妙的,落叶不在秋季,却是在这春末时分。一阵风起,飘落下遍地的枯叶,新发的翠绿嫩芽便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娇嫩欲滴。此时的府南河,婉然如一位二八佳人,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巧笑倩兮看着这微风轻拂春水漾波,鸟儿啼啭杂树生花。轻轻呷一口茗茶,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除了四川盆地特有的湿润气息,伴随来的还有岸边河床上大片大片油菜花的味道。这番别样的风情,让人全身一下子放松,什么疲劳困乏都消失殆尽,唯有惬意长久充斥。人都说成都女子模样美。成都女子说话娇。想来,在这样缓慢悠闲又湿润舒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子。没有其它大型都市中女子的火辣和暴躁,多了一分轻柔,多了一分宁静。娇如绿波芙蓉,美得恍然大悟。
  在成都喝茶泡茶馆,图的不是茶,而是一个“闲”字。节假日自不必说,平时在这城市也是看不到半点匆忙的气氛。街边上河边上的茶馆。随时可见休闲的人群。别的不多讲,在5·12地震后,勇敢乐观的成都人民间便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的是当天有几位太婆聚在茶馆打麻将,地震至,桌椅摇晃不已,茶馆里的不少人已经反应过来是地震,陆续地往外跑。太婆们搓麻的这桌也在摇晃中将几块麻将牌掉落在地,但这几位太婆面不改色,其中一位把麻将牌拾起之后说,我们打完这圈再跑。当然这只是个笑话。但是也足以看出成都人骨子里面的闲散,哪怕是灾难降临,也能如闲庭漫步。
  坐茶馆的也大多都是市井闲人,花上几块钱坐下来,或者看书看报,或者三五好友摆上几句龙门阵,休闲时光就这样悠悠然地过去。除了喝茶打牌聊天,还能看见不少其它的景象。有掏耳师傅手执尺把长的钢制工具,为半躺在藤椅上的茶客小心细致地服务,从茶客那舒服的表情上就能看出师傅的手艺精湛;有按摩师傅空手沿河吆喝,只要不到十块钱,就能享受这场筋骨的舒畅;还有算命看手相的八字先生和手拎拖鞋的擦鞋妇女三不五时地走过;当然各式小吃也是不能少的。飘着葱花和辣油香味的豆腐花儿,能让人瞬间满头大汗的酸辣粉,芝麻镶嵌的雪白的麻糖和类似芝麻杆却更加酥脆的灌香糖,特色的巴达木、印度飞饼和青果……被小商贩用担子挑着用车子推着沿路叫卖。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
  这闲,初到之人,会甚为不解。这满大街的茶馆,这数量繁多的泡茶馆的人,时间如流沙一般从他们端起茶杯的指缝中划过。从他们眯着眼打盹的呼噜声中溜走,从他们打牌聊天或专注或大笑的表情中掠过……让人不仅满腹疑问,如此对时间和生命的使用达到了奢侈地步的成都人民,不需要工作,不需要生活吗?
  外地人不懂,成都人自己也不懂。哪怕再不懂,成都人还是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速度工作、生活。在这样强大的氛围中,那些花式咖啡、英式下午茶、哈根达斯、匹萨等洋玩意儿可不算是受人喜爱的东西。带着不同习惯来到成都的人,不管来之前是怎样的习惯和爱好,来了之后,皆融入到成都这特殊的气氛中,也喜欢上了在空闲时分到茶馆里消磨这闲适漫长的时间。
  这座泡在茶水里的城市,用它那别样的方式。挑逗着每一位来者的神经。茶水洗涤着来者肠胃的同时,又如同一名绝佳的催眠师,洗涤了紧张的情绪和急躁的脾性,让一切都显得那么悠然自得,与世无争。恍惚间,竟会有时空交错的感觉,让人分不清究竟这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幻,这茶杯中袅袅升起的宁静是真?抑或商贩们的吆喝叫卖与摆龙门阵的人的高谈阔论是真,这在茶水中缓慢地舒展着筋骨的片片绿茶是幻?
  想不明白,便不去想明白。在我沉醉在这份闲情时,太阳已经降低了温度。斜斜地挂在天上。看看周围,人们也开始渐渐散去,坚守阵地的除了几桌打牌之人,就只有我一人。人去楼空的府南河边显得有点落寞,喧闹声已不在,只有茶铺老板用竹枝扫帚扫地时发出的“哗哗”声。寂寥总是暂时的,明日的阳光,又会为府南河迎来一番热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始终会在热闹中慢条斯理地流淌。
  日光不在,我也起身返回友人家。躺在床上之时,鼻息间还留存着下午时所闻到的繁复的气味,心中一暖,欣然入眠。彼一时日光倾城,掺杂中间的书卷气、侠义气、风雅气、市井气难以名状;此一时夜幕低垂,莫名的依恋与贪慕之情不知其所起。竟一往而深。
其他文献
好品牌是一种信任的力量,之于茶,更多一种雅洁的风骨。  我曾于早年,听闻过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年间,曾经有个江南赵氏茶庄,规模办得很大。生意遍及大江南北。到了清朝末年,赶上列强割据,就在这内忧外患的当口,茶号老东家突然撒手而去,只留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年轻的少东家。  却说,这少东家虽年轻,却非纨绔子弟。时刻牢记父亲忠告,锐智图强,欲将赵家茶庄的招牌发展兴旺。乱世而立,算得上是一号茶林才俊人物。
期刊
闽北农家妇女喝擂茶的“叫茶”风俗,为农妇聚会之习。独具特色。别开生面,千百年来在当地广为流行。  光泽县地处闽赣边境。是福建的西北大门。素有“瓯闽西户”之称。这里山川俊秀,物产丰富,民风古朴,民间擂茶为当地_绝。据有关史料记载:“乡间邑人待客佐以擂茶,妇人聚会之饮。为茶内入药草。擂棒擂钵工具而制。”用料很讲究,工序也很精细,是当地农家妇女定时用当地产的上好茶叶按一定比例加入炒熟的大米、豆、花生、芝
期刊
临沧之行,除了一路的茶香和风光,还有喝不尽的好茶。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把在临沧所喝过的茶都编上名目摆上餐桌,应该能成为一桌“茶宴”。    在临翔区,我们喝到市面上少有的紫芽茶。它是普洱茶的一种,因鲜叶呈紫色而得名。紫色的出现,也是茶的一种变异表现。紫芽茶中花青素含量较其它茶叶高得多,这是由于较强的光照和高温能增加了花青素的含量。所以制成的晒青毛茶,苦涩味重,汤色褐绿,叶底呈紫色。  紫芽茶所含有的
期刊
人物名片:谈曙君,高级工艺美术师、陶艺名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出生于古阳羡陶瓷世家,自幼酷爱书画及陶艺,多年来收藏老茶壶、临摹古代名家名作,从配练泥土、制作、雕刻、烧制,练就一套全方位的扎实基础。多年来坚持用精细的纯手工紫砂传统制作方法,通过细致的构思和大胆的创作,使作品豁达大度,透过阳刚之气,嘴、把、盖、钮之雕塑装饰,惟妙惟肖,件件作品体现出自身的思想内涵,通过多次全国展览,获奖无数,作品得
期刊
2008年5月29日,在浙江长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通过了“世界饮茶日倡议书”,倡议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世界饮茶日”,希望以此引导人们多喝茶、科学喝茶,从而增进身体健康。  2009年4月20日,谷雨。由杭州市委、市政府与杭州八家国字号茶机构联合主办的首届“全民饮茶日”活动在杭州市举办。“全民饮茶日”由浙江杭州的8家国字号茶机构于2006年首次发起倡议设立,2009年4月12日正式发出倡
期刊
天色渐暗,风从山岭吹来,吹过山坡,吹过庭院,吹来满袖清凉和山槐花的清香。农历四月雅称“槐月”,是山槐花开放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簇簇斑白掩映在一处处浅绿中,很是壮观。  吃过晚饭,一个人在茶室坐下,煮水煎茶。  水是山泉水。炉用红泥小火炉。将灶膛中烧剩的炽炭加入火炉,扇尽余烟灰烬,待得炉火通红。就可以煮水了。水煎好了,将水壶提离火炉,放在一边。冲瀹绿茶水温不能过高。以九十摄氏度左右水温为宜。此时恰好
期刊
5月14日,一身体闲的打扮,一脸灿烂的微笑,浑身始终散发着活力与激情的世界级明星成龙走进宣武,在宣武区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老舍茶馆、大栅栏商业街、琉璃厂、湖广会馆等地,体验丰富悠久的宣南文化,  在内联升,成龙试穿过一双传统手工布鞋后说: “我们正在拍摄一部古装戏,做工要求比较高的鞋子准备让内联升来做,”此外,他还观看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影像、欣赏了荣宝斋的木板水印,并在湖广会馆舞台上一试身手。茂
期刊
成都的茶馆历来是艺人会聚之地,城隍庙的茶馆间流落着好些有名的艺人。“忠新金钱板,说书钟小帆。道琴贾树三,川戏康二蛮。”坊间的顺口溜把几位民间艺人传唱得名声响亮。  唱金钱板的艺人叫邹忠新,上世纪40年代,他在城隍庙附近的茶馆唱得红透了天。只要有他的表演,茶馆内定是座无虚席,茶馆外拉客的车子能堵半条街。邹忠新靠着三块竹块和一张嘴皮,唱遍了老成都的茶馆。每逢他表演,茶馆的茶能多卖几百碗,所以各大茶馆竞
期刊
紫砂与文化的关系,古代和近现代都有人做过一些探讨,但远远没有成为系统之学、专门之学。研究紫砂文化不只是今人的追求,也是前人的美好愿望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紫砂大师顾景舟就先后发表论文10篇,在垂暮之年编著《宜兴紫砂珍赏》一书,成为紫砂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他本想整理出一部历代名师壶谱并逐件加以评点,还想根据多年积累撰写一部中国紫砂工艺史,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无法弥补的损失。目前
期刊
早在1000多年前,日本遣唐僧侣在携回中国茶种和引进了全套中国饮茶方式(唐式茶会)的同时,也引进了中国茶具。中国茶具成了传播中华茶文化的有力工具。从珠光青瓷到唐物天目,从唐物茶入到交趾香合,古代福建生产的茶具在日本茶道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平和田坑素三彩香合的出土、交趾烧产地的最终确认。为日中茶道文化交流史,增添了至关重要的章节。我们高兴地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日本茶道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