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里唱出金钱板大师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的茶馆历来是艺人会聚之地,城隍庙的茶馆间流落着好些有名的艺人。“忠新金钱板,说书钟小帆。道琴贾树三,川戏康二蛮。”坊间的顺口溜把几位民间艺人传唱得名声响亮。
  唱金钱板的艺人叫邹忠新,上世纪40年代,他在城隍庙附近的茶馆唱得红透了天。只要有他的表演,茶馆内定是座无虚席,茶馆外拉客的车子能堵半条街。邹忠新靠着三块竹块和一张嘴皮,唱遍了老成都的茶馆。每逢他表演,茶馆的茶能多卖几百碗,所以各大茶馆竞相邀请。有的茶馆不单为他演出提供场地,还每天奉上20碗茶钱作为辛苦费。1947年,成都北东街的“岁寒春茶楼”干脆改名为“忠新书场”,成为邹忠新个人表演的专门场所,茶楼为此赚足了人气财气。
  
  茶馆里的金钱板
  
  “上午上班,下午喝茶。晚上听戏。”成都人如此悠闲地安排生活。1947年的某个下午。城隍庙的老街热闹起来。黄包车丁当作响,一拨拨涌来。 “忠新书场”门庭若市,茶馆里的招呼声、笑声和“茶博士”的吆喝声喧哗成一片。能容纳200余人的书场早已满座。茶客们一面细啜清茶,一边轻声攀谈,还忍不住盯看唱台。
  邹忠新出场了。他不过是20多岁的小生。他一身蓝布褂子,稳立台中,轻轻试了嗓门,台下顿时寂然无声。他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拿起一块竹板,只听到“噼里啪啦”一串响声。邹忠新亮出看家招牌(亮招牌为曲艺表演术语,指正式开场前先表演金钱板的各种击打方式),立即赢得满堂彩。
  “岩上松柏岩下花,乾隆皇帝五月五日到江南转河坝。河坝上正在把龙船划……”邹忠新用韵味十足的川剧唱腔唱起《乾隆访江南·闹河坝》,适才还似文弱书生的邹忠新,在金钱板轻快的打击声中,变得激情澎湃。那抑扬顿挫的唱腔,音清韵正,悠扬婉转。那简陋的三块竹板,也似乎蕴含了五音十二弦,竟然击出风云雷雨的不同声响。
  邹忠新从14岁开始到成都说唱金钱板,几乎唱遍了成都所有的茶馆。他的《武松打虎》、《乾隆访江南》、《龙凤配》、《胭脂配》、《芙蓉配》、《金蝉配》、《珊瑚配》成为成都曲艺界的绝版。
  
  暮年走进故事大厅
  
  2007年1月2日,总府路繁华依旧,在豪华气派的群众艺术馆新馆故事大厅,83岁的邹忠新再次登场,台下欢声雷动,犹如回到他当年在“岁寒春茶楼”表演时的盛况。但是,此时的邹忠新再也看不见台下满座千人的盛景了——他双眼失明。已在黑暗中生活了十余年。
  邹忠新当天一身大红布褂,他在弟子的搀扶下走上舞台。依旧是三块竹板,依旧是先亮招牌,那三块光亮的竹板在他手中仿佛生命无限。噼噼啪啪地上下翻转。节拍声中。他抑扬顿挫地唱起了《三国演义》。在那沉郁有力、直指心底的声音中,在宛若风云的板击声中,人们仿佛坠入无边的历史。
  演出结束后。邹忠新和老伴黄桂英在弟子护送下来到托老中心遐龄居,在那里,他俩已生活了一段时间。老伴今年85岁,视力尚行,但腿脚不便。邹忠新双目失明,腿脚却还有劲。两人相濡以沫。互相搀扶着生活。
  邹忠新把录制和整理他当年在茶馆里表演的那200余个金钱板曲目作为最重要的工作。闲暇时,他忍不住到院子里唱上几段。有时,还忍不住向老伴炫耀他当年在城隍庙茶馆里成为“红登儿”的那段历史。“打(板),打不赢我;唱,唱不赢我;写,写不赢我;编,也编不赢我。我一唱,观众就围满了,票就卖完了,别人把喉咙吼得沙哑,也没人听,最多有几个老婆婆,坐在他们面前打瞌睡,哈——”
  黄桂英总是安静地听着。她仿佛在品味一杯永不褪味的盖碗茶。
其他文献
游武夷山,上天游顶,品武夷岩茶是我读了《武夷山志》后梦寐以求的事。春天里携妻伴友游武夷山。经过一番相挽相扶相拥相挤的努力,终于登上了天游峰。  啊,沐浴在初春的暖暖阳光里,天游公园以及胡麻涧满目苍翠。左眺云雾缥缈的崖壁,远古的石棺躲藏在簇簇墨绿丛中;右看小溪像一条银链环绕,溪旁涧间。满山杜鹃花粉红白紫相辉映。此时此景,最惬意之事就是“泡茶”。旋进“蓬莱茶座”。一壶碧螺春新茶伴我舒心赏春。  “一泡
期刊
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季节,这是属于绿茶的时节。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中国漫漫山野时,那些翠绿欲滴的色彩,那些清香动人的故事,是一片可以陶醉徜徉的世界。绿茶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的茶类。在绿茶这个江湖之中,千百年来那些恩恩怨怨沉沉浮浮的故事,丝毫不亚于江湖中的传说。我们不妨把这些茶,比作一些江湖门派,去寻找它们的身世与动人的故事。    江南绿茶——少林派    理由:武林第一门派,江湖
期刊
澳门中华茶道会一年一度的《镜海茶缘》茶艺文化活动已办到第六届了。此届活动的主题是“荷香茗趣”。活动首日展出了会员们新创作的“涤尘”、“惊艳”、“留馨”三套茶道装置艺术,并启用“留馨”一套茶具来沏泡荷花茶,这荷花茶是罗庆红会长依据明人古法亲手窨制的。品茗间,古琴师抚琴演奏了《良宵引》、《长门怨》等琴曲。在荷香琴韵茶趣中,与会书画家们即兴泼墨题咏,作成长卷。随后又从室内移至古榕陰下,铺开12个茶席,大
期刊
好品牌是一种信任的力量,之于茶,更多一种雅洁的风骨。  我曾于早年,听闻过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年间,曾经有个江南赵氏茶庄,规模办得很大。生意遍及大江南北。到了清朝末年,赶上列强割据,就在这内忧外患的当口,茶号老东家突然撒手而去,只留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年轻的少东家。  却说,这少东家虽年轻,却非纨绔子弟。时刻牢记父亲忠告,锐智图强,欲将赵家茶庄的招牌发展兴旺。乱世而立,算得上是一号茶林才俊人物。
期刊
闽北农家妇女喝擂茶的“叫茶”风俗,为农妇聚会之习。独具特色。别开生面,千百年来在当地广为流行。  光泽县地处闽赣边境。是福建的西北大门。素有“瓯闽西户”之称。这里山川俊秀,物产丰富,民风古朴,民间擂茶为当地_绝。据有关史料记载:“乡间邑人待客佐以擂茶,妇人聚会之饮。为茶内入药草。擂棒擂钵工具而制。”用料很讲究,工序也很精细,是当地农家妇女定时用当地产的上好茶叶按一定比例加入炒熟的大米、豆、花生、芝
期刊
临沧之行,除了一路的茶香和风光,还有喝不尽的好茶。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把在临沧所喝过的茶都编上名目摆上餐桌,应该能成为一桌“茶宴”。    在临翔区,我们喝到市面上少有的紫芽茶。它是普洱茶的一种,因鲜叶呈紫色而得名。紫色的出现,也是茶的一种变异表现。紫芽茶中花青素含量较其它茶叶高得多,这是由于较强的光照和高温能增加了花青素的含量。所以制成的晒青毛茶,苦涩味重,汤色褐绿,叶底呈紫色。  紫芽茶所含有的
期刊
人物名片:谈曙君,高级工艺美术师、陶艺名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出生于古阳羡陶瓷世家,自幼酷爱书画及陶艺,多年来收藏老茶壶、临摹古代名家名作,从配练泥土、制作、雕刻、烧制,练就一套全方位的扎实基础。多年来坚持用精细的纯手工紫砂传统制作方法,通过细致的构思和大胆的创作,使作品豁达大度,透过阳刚之气,嘴、把、盖、钮之雕塑装饰,惟妙惟肖,件件作品体现出自身的思想内涵,通过多次全国展览,获奖无数,作品得
期刊
2008年5月29日,在浙江长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通过了“世界饮茶日倡议书”,倡议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世界饮茶日”,希望以此引导人们多喝茶、科学喝茶,从而增进身体健康。  2009年4月20日,谷雨。由杭州市委、市政府与杭州八家国字号茶机构联合主办的首届“全民饮茶日”活动在杭州市举办。“全民饮茶日”由浙江杭州的8家国字号茶机构于2006年首次发起倡议设立,2009年4月12日正式发出倡
期刊
天色渐暗,风从山岭吹来,吹过山坡,吹过庭院,吹来满袖清凉和山槐花的清香。农历四月雅称“槐月”,是山槐花开放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簇簇斑白掩映在一处处浅绿中,很是壮观。  吃过晚饭,一个人在茶室坐下,煮水煎茶。  水是山泉水。炉用红泥小火炉。将灶膛中烧剩的炽炭加入火炉,扇尽余烟灰烬,待得炉火通红。就可以煮水了。水煎好了,将水壶提离火炉,放在一边。冲瀹绿茶水温不能过高。以九十摄氏度左右水温为宜。此时恰好
期刊
5月14日,一身体闲的打扮,一脸灿烂的微笑,浑身始终散发着活力与激情的世界级明星成龙走进宣武,在宣武区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老舍茶馆、大栅栏商业街、琉璃厂、湖广会馆等地,体验丰富悠久的宣南文化,  在内联升,成龙试穿过一双传统手工布鞋后说: “我们正在拍摄一部古装戏,做工要求比较高的鞋子准备让内联升来做,”此外,他还观看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影像、欣赏了荣宝斋的木板水印,并在湖广会馆舞台上一试身手。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