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正要》的“守中”养生观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膳正要》是现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饮食养生专著,它集蒙汉两族医学精华为一体,创造了蒙汉食疗学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的典范。作者忽思慧,亦作和斯辉,元朝蒙古族人,元仁宗延佑年间(公元1314年—1330年),任饮膳太医,兼通蒙汉族医学,元朝皇帝素来重视饮膳事宜,世祖忽必烈即设饮膳太医四人,其职能是“补养调护之术,饮食百味之宜”,具体工作是“于本草内选无毒、无相反,可久食、补益药物,与饮食相宜,调和五味及每日所造珍品”,所以作者在任职期间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学知识,并汲取了累朝的精华,汇集成书,该书成书于元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至今六百七十余年,但它的研究价值仍然很大。书中尤其突出的“守中”思想贯穿于全书始终,主要体现在饮食守中、性味守中、摄量守中和选料守中四方面。
  
  一、饮食守中
  
  《饮膳正要》的“守中”思想在饮食中体现为饮食有节。我们从书中“养生避忌”中就可找到该思想的具体体现:“其善摄生者,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阻,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勤内固,不劳神,不劳形,神形既安,病患何由而致也。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饱则伤肺,饥则伤气。若食饱,不得便卧,即生百病。”很多古人的饮食养生观中都体现了这一点,曾国藩《三叟诗》云:“量腹节所受,量腹二字最妙,或多或少,非他人所知,须自己审查量。节食,今日如此,明日亦如此,宁少毋多。不欲极饥而便食,食戒过饱,不欲极渴而便饮,饮戒过多。食若过饱则症块成,饮酒过多则痰癖聚。”葛洪《抱朴子·极言》:“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总结古人的养生观,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古人主张饮食有节制,不因食欲而多食,否则便生疾病,同时认为饥饿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今天看来,即我们所说的用餐定时定量。
  《饮膳正要》的作者不仅在饮食观中崇尚“守中”,在行为举止中追求“守中”,如“立不可久,立伤骨;坐不可久,坐伤血。行不可久,行伤筋;卧不可久,卧伤气。视不可久,视伤神;食饱勿洗头,生风疾。”
  
  二、性味守中
  
  为了便于阐述性味守中的若干问题,笔者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食物性味,食物的四性和五味合称为食物的性味。
  四性是指食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其中,寒和凉为同一性质,属阴;温与热为同一性质,属阳。凡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多具有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能够保护人体阴液,纠正热性体质,或治疗热性病症,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热性病症;凡属温热性质的食物,多具有助阳、温里、散寒等作用,能够扶助人体阳气,纠正寒性体质,或治疗寒性病症,主要用于寒性体质和寒性病症。还有一类平性食物,适用于一般体质。
  前面已详细介绍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那么饮食就应注意,针对不同体质的人,食用相宜性质的食物,各种性质的食物又不可偏食,否则会导致疾病。《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基于这些原因,我们一年四季应合理选择食物,即春食凉性食物,夏食寒性食物,秋食温性食物,冬食热性食物。
  五味是指食物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和作用。
  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虚汗、久泻、遗精等体虚所引起的体液或精液外泻的病症;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泄降、燥湿、健胃等作用,多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症;甘味食物质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等作用,多用于体质虚弱或虚症;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健胃等作用,多用于表症;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润下、补肾、养血等作用,多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等病症。还有淡味食物与涩味食物,前者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后者具有收敛的作用,与酸味物质的作用基本相同。
  序言中有云:“……调顺四时,节慎饮食,起居不妄,是以五味调和五藏。”书中还有“五味偏走”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五味适度。人的饮食离不开五味,否则无法调动人的食欲,但过于浓重或有所偏重,也是不妥的。文中有详细叙述:“酸涩以收,多食则膀胱不利,为癃闭。苦燥以坚,多食则三焦闭塞,为呕吐。辛味薰蒸,多食则上走于肺,荣卫不时而心洞。咸味涌泄,多食则外注于脉,胃竭,咽燥而病渴。甘味弱劣,多食则胃柔缓而虫过,故中满而心烦。”“多食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咸,骨气劳短,肥气折,脉凝泣而变色。多食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苦,则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则筋急而爪枯。”最后总结而言:“食欲口嗜,皆不可多也。多者生痰,少者为益。百味珍馔,日有慎节,是为上矣。”《千金方·食治》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苦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名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饮膳正要》强调了五味偏食的危害,《千金方·食治》则强调了一年四季应相应调整五味的比重以适应季节的变化。但两者都可说明五味调和的重要性。
  
  三、摄量守中
  
  在报纸杂志上常看到“食物排行榜”,诸如“营养价值最高的几大食物”、“营养学会推荐的几大种食物”。如国际会议上说到谷类第一是老玉米,第二是荞麦,第三是白薯、红薯、山药、土豆。报刊在介绍某种食物时过于强调其营养价值和对身体有利的一面,从而误导了读者,使其认为该食物可放心大胆地吃,并且多多益善,这显然是不对的!任何食物都有适宜摄入量的问题,且不谈维生素和矿物质要有那样严格的标准,即使普通常见的食物的摄入也有“度”的问题。否则物极必反。《饮食须知》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其序言中有云:“历观诸家本草疏注,各物皆损益相半,令人莫可适从。”宋代蒲虔贯《保生要录·论饮食门》:“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所以笔者认为正确的饮食原则应为:样样都要吃,样样不多吃。不偏爱某种食物也不杜绝某种食物,这样才可使摄入的营养物质种类齐全,达到一种平衡,体现了“守中”思想,“守中”思想或许也可算是今天平衡膳食的中医渊源吧!
  《饮膳正要》中介绍的“不可多食”的常见食物有28种,米谷品中有稻米(糯米)、荞麦、盐和酒;兽品中有猪肉和兔肉;禽品中有鹅和鸡蛋;鱼品中有白鱼和鲇鱼;果品中有梨、柰子、石榴、林檎、杏、柑子、橙子、胡桃和甜瓜;菜品中有黄瓜、瓠、菜瓜、蘑菇、竹笋、茄子、海菜和蕨菜。下面选几例为证。
  稻米《饮膳正要》中言其“味甘苦,平,无毒。主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不可多食。即糯米也。”其他典籍中也有类似记载,如《食物本草》:“久食令人身软,缓人筋也。”《得配本草》:“多食昏五脏,缓筋骨,发风气,生湿热,素有痰热风病及脾病不能转输者食之最能发病成积,病人及小儿最宜忌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稻米不可多食的主要原因是:其性温,会发痰发热病。
  猪肉《饮膳正要》中言其“味苦,无毒,主闭血脉,弱筋胃,虚肥人。不可久食,动风。患金疮者,尤甚。”其他典籍中也有类似记载,如《千金方·食治》:“昧苦,微寒,宜肾,有小毒。补肾气虚竭,不可久食,令人少子精,发宿病,弱筋骨,闭血脉,虚人肌。有金疮者,食之疮尤甚,”《本草备要》:“猪肉,多食则助热生痰,动风作湿,伤风寒及病初愈人为大忌耳。” 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食物之一,猪肉占我国动物性食品食用率的80%,因此我们更应该把握好其摄入的“度”。就营养价值而言,猪肉在肉类食品中并不算高,以蛋白质为标准,鸡肉、兔肉含量为20%~21%,牛肉、羊肉含量为18%~20%,鱼肉含量为15%~20%,而猪肉含量仅为9.5%,且猪肉所含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酸,食用过多会引发心血管疾病。我们再从经济角度看,即拿1千克饲料所转化为动物蛋白的数量作比较,牛奶140克、肉鸡110克、鱼90克、肉鸭66克、鸡59克、猪肉仅24克,所以我们应减少猪肉的摄入量。
  梨《饮膳正要》中言其“味甘,寒,无毒。主热嗽,止渴,疏风,利小便。多食寒中。”其他典籍中也有类似记载,如《本草衍义》:“梨,多食则动脾,少则不及病,用梨之意须当斟酌。”《食物本草》:“多食令人寒中。” 《本草蒙筌》:“梨性冷利,食不益人。酒病弥佳,故称快果,食少难却病,食多则动脾,凡百用之,须当斟酌。”《本草易读》:“梨,甘、微酸,寒,无毒……不可多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梨不可多食的主要原因是它性寒,“食少难却病,食多则动脾”非常清楚的指出梨的摄入量应适当。
  
  四、选料守中
  
  “中庸”有一个含义为平常、中等,作者在选料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饮膳正要》所用食方中多用羊品为一大特点,仅“聚珍异馔”95方中用到羊肉的方子就有55个,有羊品的方子则高达77个,“食疗诸病”61方中用到羊品的方子亦有12个。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我认为,除了民族特性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坚持因地制宜,追求实用方便的原则。作者虽是宫廷饮膳太医,固然谈了些山珍海味,反映了王室贵族的饮食情况,但他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食物上,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介绍的多是供给“下里巴人”的大众食品,如书中“乞马粥”,就是以羊肉和粱米为主料,再加葱、盐熬的粥,能“补脾胃,益气力”,这可是蒙古族最普通的食品了。笔者认为,选料、用料以普通常见为主的原则在今天食疗研究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使科研更方便且成本较低,我们要研究食疗方中原料的功用,必须要对原料进行成分分析,并且要在一定范围内做动物实验或人类实验,检验食疗方的功用如何,这就需要大量原料。如果原料常见且价格低廉,则可大量采购,即使实验失败,损失还是可以承受的。
  其次,有利于普及食疗保健知识,目前市场上保健类杂志很多,大多数杂志中皆有食疗栏目。笔者认为,既然是科普性杂志,读者多为普通百姓,那么杂志所介绍的内容必须要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果用料普通常见,且做法简单,则人们会不妨一试,相反,如果用料罕见、价格高昂,人们则无法操作。
其他文献
介绍了对开采低渗透油藏 (层 )的虹吸尾管管柱的理论研究、管柱结构、工艺特点等 ,提出由于产能低 ,现有的泵抽举升管柱对此类油藏的开采十分不利。通过研究表明 ,采用虹吸尾
近些年来,我国的铁路技术迅速发展,我国的铁路干线不断增加,铁路总里程不断增加,每年都有很多新的高铁线路出现,铁路网不断遍布,所以对铁路进行校准的捣固车也就起到了非常重
为解决LNG冷能用于轻烃回收工艺存在冷能利用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将(用)分析方法应用于轻烃回收工艺优化中.通过建立(用)分析模型,确定LNG轻烃回收工艺系统中有效能利用的薄
《商用汽车》杂志2008年第5期对北京车展上国内的商用车展车进行了较大篇幅的报道。作为世界重型卡车领先制造商的梅赛德斯—奔驰、曼、依维柯也展出了其最新研制或拥有较高
小张和小李都是卖豆腐的青年,而且同时出自一个师傅。他俩生产的豆腐论质地、味道都差不多,而小张的生意冷冷清清,小李却干得红红火火。这到底是为什 Xiao Zhang and Li ar
建立准确的压缩机性能曲线模型,是天然气长输管网优化运行的关键。受风机定律启发,分析了风机中流量、转速以及多变能量头的关系,将其应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场的离心式
期刊
期刊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韦林镇东村的乡村医生李五潮,在村邻眼里是一个心地善良、头脑灵活、乐于助人、热心肠的能人.这几年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紧张,农村雇工越来越贵,而村里最累的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乳的营养价值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共识.乳品工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乳牛养殖业、乳品加工工业遍及城乡各地.但现在乳品行业仍然处于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