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对传统图形的借鉴研究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图形是一片广裹的田园,能够为当代的艺术设计提供汲取的丰富营养。民间图形无论是福禄寿喜、招财进宝、龙凤呈祥、八仙过海,还是太极、八卦、四神、万字、回字、如意、岁寒三友、连年有鱼等,都揭示了民族文化心理,并具有深层的精神象征,传递着亲切愉快的寓意。这种图案化的制作方式,在喜相逢式的图案(对鱼、对凤、对龙、对花、对鸟等)更为明显,寓意着喜庆团圆的吉祥气氛。而象岁寒三友松梅竹,已经寓图形以人格化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传统图形的人文意义。中国传统图形设计中追求和谐、节制、朴素和含蓄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人文、自然、哲学观一脉相乘,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趣味。
  一个民族确知目前的自我需要了解自己的过去,过去的一切是今天的起点。日本设计能有今日的成果是因为对其民族的传统,如传统技艺、传统图形、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保留。日本设计师整体上主动自觉地把传统的意象融入到自身的设计中,精致、优雅、细腻始终伴随着日本的设计和制造。中国的现代设计也必须避免简单化的挪用传统图形,而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图形的整体风格和深层内涵,自觉地把中国传统图形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我们祖先在创造图形时,意念与图形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当今对传统图形的应用不能太简单直接,而应考虑图形与信息、受众与时代感之间的关系。要体现出时代精神与传统意趣的和谐统一。现代平面设计再运用传统图形时,要进行一定的形式转化,转化是对传统图式的形态进行重新分解组合,以期达到古今融合的目的。
  一、传统图形的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视觉的直观感知为主,这种文化特点使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象不同于西方的抽象推理演绎。中国传统图形也往往注重主题的文化内涵,在设计技巧上侧重于顺乎自然的方式。中国的传统图形强调天人合一,认为美在整体,在此基础上,还认为以和为美的审美思想,讲究万物的和谐统一。同时注重虚实、阴阳、动静、刚柔、曲直等关系,注重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持对立统一和平衡关系,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中国传统图形对现代设计的影响,首先是图形本身的意义。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结果,形成了许多图形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传统图形大致可以分成几类,一类传统图形常以具象的形式出现,通过采取借喻,谐音的方式,获得心理的愉快和吉祥祝福。民间盛行的以寓意谐音的方式表示祝贺和象征吉祥的图形纹样。如鹿)禄,蝙蝠)福,莲花和鱼)连年有余等,这种审美方式和中国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这些本来毫无意义的图形一旦与这些寓意结合起来,文化便自然地融入到这些图形当中。如福禄寿喜以蝙蝠、鹿、仙鹤喜鹊为象征;招财进宝中的财神赵公元帅,招财童子。麒麟送子中麒为雄,麟为雌,麒麟演化成送子的瑞兽。
  这一类的形象还有许多,如寿星、观音、八仙、妈祖、关帝、钟馗、阿福、摇钱树、连年有鱼、五子登科等,其目的是对社会生活所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求得心理的安慰感,以期获得生理的安全稳定,这是中国农耕文明下的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最具体的需求,是民生的渴望,渐渐演化成社会民俗的信仰。
  第二类传统图形多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借助其中的褒义所在,延伸出和平安康,生生不已的含义。这种图形直接用文字表现的如万子、回字、寿字等,还有用抽象图形的太极、八卦、云纹、雷纹、方胜等;以及具体形象的龙凤、牡丹、如意、琴棋书画、喜相逢(对鱼、对花、对鸟)等。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这类传统图形非常多,如阴阳、内外、圆满以及圆形、方形、对称。
  二方连续的图案造型基础,所反映的仍是团圆吉祥的心理需求,以自然流畅的造型表现出平衡生动,圆满连绵的民族文化特征。
  第三类传统图形多以诗意化的物品作为表现内心的追求,获得精神的向往。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如四君子(梅、兰、竹、菊),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梅妻鹤子,化实为虚,寄托心物。还有大量的戏曲脸谱,古代文物、书画等。无论是山水花卉还是博古人物,其中的传统图形的人格化意义,已经对现代艺术设计人员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二、传统图形中的太极图
  中国传统图形感召于中国文化的启示,推崇着致力于太极文化的规律表达,这种美学原理源于5周易6,伏羲画八卦,文王演易,孔子阐述。易学的精神价值在于将宇宙万象,演化理、象、数的意义,最终无穷于精微所至,太极图算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太极图具有封闭、轮回、平衡、完满、和谐、稳定的特征,由太极文化伸引到中医,象棋、武术、气功、图画书法篆刻、戏曲、对联、风水园林、道观、律诗,曲艺杂技以及测字看相等等,凡是中国文化中的固定形式,都能在太极图(民间称喜相逢)中找到规律。若以符号论,中国传统图形的法则便是太极图,这种在黑白流转中体现的中国式的形式规律,在中国的文化中深入人心,在现代的设计中也屡见不鲜。如艺术与科学系列招帖画中的5水6,作者就取了太极图的样式,形成水的循环流动,水滴却是表现现代科学的@符号。古老的太极图形代表艺术,而代表现代高科技的@符号融入太级图式中,对古老图形做了现代的让释。又如陈幼坚设计的香港西武百货公司的包装袋,以阴阳双鱼表示S形,其作品都流露出深深的中国情结。
  三、平面设计对传统图形的借鉴
  中国传统图形具有严谨而内敛的特征,图形多是对称的样式,空间分割均匀、布局平稳,体现了内敛谦和的君子之风。这种特征受中国长期重视礼仪制度、讲究规矩方圆等道德规范的影响。另外中国长时间的农耕文明,形成以土地为中心的宗族聚居的文化特点,产生了几代同堂的求全心态,图形的求全、尚圆满,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文化的追求是心理因素的提升,演化出一种连绵不断的夙愿,由个人心理的寄托扩展到社会文化的需求。中国传统图形表达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内在是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传统图形的借鉴要注意体现现代人类文化的审美趋向和审美价值。对其运用要保留其精华,同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
其他文献
强激光场与原子、分子以及凝聚态物质相互作用时,会电离束缚态电子。电离之后的光电子会在库仑场和激光电场的共同作用下运动。电子的电离过程中是否存在时间延迟一直是强场物
摘 要:调查中的几所农村小学非常简陋,校外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再没有其他与美术教学相关的设施。农村经济本身就落后,地方政府也无法大力投资教育事业,这就限制了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学资源。美术不能和其他文化课相提并论,它需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图书、教学器材等,但对于那些落后的农村来讲是不可实现的。  关键词:农村;美术;师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中小学美
传统的对汽车安全玻璃副像偏移值的检测方法采用的是光学机械式方法。此方法具有测量精度较低,使用环境要求暗室,长时间的测试容易使人眼疲劳等缺点。 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因为攻击是骨骼动画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很能代表骨骼动画特点的动作之一,所以我的毕业设计最初的想法是做两个人格斗的视频。并在制作的过程中慢慢完善我对于骨骼动画的认知,并且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我毕业之后应聘游戏动作师打下基础。  在寻找模型的过程中,我不可避免的想到了动作游戏天尊---《鬼泣》,这款游戏的动作设计堪称完美,各个方面都是教科书
石墨烯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它是由碳原子在一个平面内单层排列而成的一种二维(2D)晶格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石墨烯表现了许多优异的性能,例如室温下的高电子迁移率,优良
定义了一种典型的多态关联系统逻辑结构,该类系统在工程实践中有一定的应用范围。由于这类系统的结构比较特殊,因此有比较优良的定性性质,而可靠性分析中,最小路集求解是定性分析
本文以面向重载应用的柔性六维力感知机构为研究对象,围绕机构的力感知特性进行了理论、仿真与实验研究。系统地从构型设计、刚度建模、静力映射、性能评价、仿真优化、样机研制与标定等多方面展开研究,为柔性并联力感知机构的刚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重载六维力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奠定理论基础。首先,基于“混合分支”设计理念,对重载应用的柔性并联六维力感知机构进行构型设计,提出了多种不同承载分支形式的六维力感知机构构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一、综合其他学科  美术教学过程中综合其他学科,使学科间知识相互融合渗透,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整体性、全面性的认知,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一)综合语文课,提高学生抒情描写能力  在美术课中,有新课导入、教学新授、分析示范等教学环节,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刺激智障学生的听觉,以增加他们的感受能力。课堂中,
搅拌釜是石油化工炼厂中的重要设备,尤其在大型聚乙烯、聚丙烯、乙丙橡胶、PTA等装置中承担相关聚合反应的重要作用,是整个工艺装置能否满负荷连续运转的关键。但在开车和生产运行中,经常遇到业主反馈搅拌器晃动严重,搅拌釜壳体出现变形,机械密封泄漏严重等一系列安全问题,给业主单位的检修和正常生产以及污染物排放检测等带来诸多困扰和难题,持久得不到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装置和设备的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给生产装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 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大 纲》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又指出:“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 审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