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雁:沉着者的厚积薄发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ab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已到了三十而立之年,但说胡庆雁的独立艺术之路才刚开始也并不为过。24岁本科毕业,28岁研究生毕业,相对缓慢的求学脚步也让胡庆雁人生的经历更丰富,同时对生活和创作中的许多事看得更为透彻。褪去了初生之犊的尖锐和锋芒毕露,从胡庆雁身上感受更多的是由其内向和自省所表现的如雕塑一般的沉着与坚定。
  胡庆雁2006年从广州美院毕业,200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隋建国。作为九十年代以来实验艺术最重要的实践者之一,隋建国一直是勤奋、多产的代名词,而他的教学方法也与他的创作一脉相承。胡庆雁说:“对于未成形的想法,隋老师通常不会过多干预,而是鼓励我们试试看,把想法落实并呈现出来。等到作品成形后再就作品中的问题加以讨论引导。所以想要学得更多,只有多做。”而这样勤奋的工作方法也贯彻到了胡庆雁之后的创作和生活中。
  与已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对作品的大谈特谈不同,对胡庆雁而言,作品的观念往往只是给自己和观众的一个借口。在他的作品中观念不会特别彰显,对雕塑本身的语言的呈现才是他探索的核心,将观念寄于形式,从精微处感知。目前半数时间生活、工作在山东的胡庆雁与艺术圈混得并不算熟络,性格相对内向的他对于混圈子或者接触更多的策展人和艺术家显得并不在行。不过将应付各种交际的时间全部运用于创作,也正好符合胡庆雁的创作状态,需知在雕塑数千年积累的艺术高峰前,每一处细微的创新都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浇铸,偏安一隅从另一方面而言或许也是对艺术家创作的帮助。
  胡庆雁应该能够被称作幸运的,在其研究生毕业前后即获得了顾振清,刘礼宾,乌利·希克(Uli Sigg),乌斯·麦勒(Urs Meile)等人的关注,接下来便有了各种展览机会,进而与画廊签约,能够更加专注于创作,而不用考虑许多琐碎的事情。2010年胡庆雁集中参加了7个展览,而这些展览对胡庆雁来说,更重要的是开始把作品的展览展示纳入到作品创作的考量当中。之所以这么说,或许是因为年轻的艺术家当时对作品的把握并未有那么充分,放在工作室中的作品,总会伴随着新想法的出现而被不断修整,总有一种未完成的感觉,所以展览成为了让工作室里的作品最终得以完成的重要机会,创作者也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作品,同时也能够和观众交流自己的想法。
  随着经验的累积和对作品控制力的越发成熟,艺术家逐渐不再需要借由展览来完善自己的思路和作品,所以在2010年之后参加的展览次数的减少也并未让胡庆雁觉得丝毫沮丧,他说:“无论展览多还是少我都持续在创作,我的作品对技术性要求较高,做的也比较慢,所以目前的展览机会多就多,少就少,大致是随缘。相比于参加展览更重要的是完善自己的作品。”
  对于每一个初入社会的青年艺术家而言,生存压力都是不得不去考虑的,尤其对从事雕塑创作的艺术家,光雕塑材料都是不小的一笔开销,如何权衡生活压力和创作空间成为艺术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目前的生活状况,胡庆雁坦言非常清贫。他说:“虽然生活过得比较清贫,但也基本能够依靠作品本身维持创作的持续进行,这已经很幸福了。同时作品获得的长辈和老师们的肯定也让人鼓舞,因为他们的鼓励和帮助让我眼前的这条艺术道路更加清晰了,也能让我更从容地面对今后的机会和困难。毕业后在山东艺术学院谋了份教职,所以就算作品一段时间内没有销售,只要把生活过得紧凑一点,做东西的材料不要那么贵,其实生活和创作都是可以持续下去的。”
  近期,以集中展示和推荐青年艺术家的商业活动和展览不断增多,在引起高度关注关注的同时,批评和质疑之声也陆续出现。面对市场对青年艺术的集中消费,曾参与过青年推介活动的胡庆雁表现得相对客观,“目前对青年艺术的关注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艺术的初级从业者,青年艺术家在资历、对作品的把握和作品的成熟度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很有活力,但确实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可是如果因为不够成熟就不给青年艺术家机会那无疑是消极的,虽然机会泛滥可能会导致作品质量不高,但是如果没有机会就永远没办法提高。总有一部分人会被淘汰,一部分人会慢慢成熟起来,而机会越多,青年艺术家得以历练的机会也会更多。”
  终究说来,年轻艺术家受关注度高是好事,在这种关注下,他们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如果是内心足够强大和坚定的艺术家,他们可以抵抗这些来自市场的干预,走向厚积薄发的历练中,如果是相对脆弱的个体可能最后会面临淘汰,直至销声匿迹。一切还有待时间的考验。胡庆雁的沉着和坚持,与喧嚣、浮躁的青年艺术现象形成一种有趣的对照。当热闹的硝烟散尽,当急切的心归于平静,或许只有厚积薄发的灿烂才是对兢兢业业者最好的回报。
其他文献
文化系统的问题人们似乎并不能即刻发觉,然而,摆在眼前的事实与现象却发人深省。因真理所引发的“话语权争夺”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但在今日华夏因老与不老(也就是因年龄)而引发的话语权争夺实属罕见。可想而知,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将话语权争夺归因为利益。也就是说,一般人认为现象所呈现出的是利益以及由利益反映出的青年一代的“功利欲”。但是,这种言说多少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倾向,其判断过于感情用事。而如抛开这
危机公关是21世纪以来政府必修的一门课程。政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于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而危机最终将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具体到法院工作上,危机事件将直接引发公众对
出生于1986年的鄢醒在当代艺术圈里其实也不算什么新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连参加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活动,其作品的话题性和他本人毫不避讳谈及的私人生活使他成为艺术圈里颇有争议和看点的年轻艺术家,俨然成为艺术圈内炙手可热的一枚青年“红星”。  艺术圈里的跨界早已成风,而鄢醒作为年轻的艺术实践者,他的“综合艺术”(创作涉及行为、录像、装置、绘画等多个领域)获得如今的肯定并非易事,当然也绝不仅仅是一个偶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今天,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因此地方政府在区域旅游发展中采取竞争还是合
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激
陈飞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本科没有选择绘画专业,谦称自己只是绘画专业的门外汉,陈飞曾先后参与多部电影的制作,在校期间也会不时有些油画的“小创作”,因此,在毕业后处于“真空状态”的时间里,他还是执拗的把房子租到了花家地(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和便于创作的艺术氛围),开始了自己真正的绘画之路。  至今为止,陈飞始终坚持架上绘画,热闹的青年艺术环境并没有对他产生过多的影响,毕竟与风靡一时的艺术
近期看到的比较好的年轻艺术家的创作或展览?  黄笃(策展人):近期,我看到了较好的展览,其中有时代美术馆的一个联展引起了我的兴趣。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表达很具灵活性,也都能通过作品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视角、判断以及风格。比较而言,如果说60、70年代的艺术家更注重带有历史意识的宏大叙事,那么更年轻的艺术家则并不完全局限在这位宏大叙事的牢笼,而是表现出更加微观和个人化的语言方式;不管是在绘画还是在其他形式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放弃”和政府“让渡”的空间不断扩大,非政府组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三种力量”。在这中间
因为不存在既属于一种艺术又属于另一种艺术的杂交新式,我的大部分创作被归为行动艺术,或行为艺术。身体行为成为艺术的过程能开启生命更多的可能,不论是代表意义,还是代表美。  我一般不用现有的观念或者固定一种作品的制作方式去生产一件象艺术作品的艺术,所以不是所有日常的行动中都有具体的工作可做,生活成了工作的全部。人需要工作,用体能、智力和时间的消耗来获取生活的保障,并达成和社会的和解。我和家乡的亲戚有过
硬核战“疫”,需硬核出击.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冲锋在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n战“疫”,市直部门在行动rn疫情防控绝不是哪一个部门的孤军奋战,而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