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一座墓·一段路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an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浊色浪花的翻滚,静静的河面被船轻盈划开,就像一堆淡黑又夹杂着深灰色的凝固的油脂被锋利的水果刀划开,悄无声息,轻柔无比,可我感觉自己的心还是有些隐隐的疼痛。拽着2015年夏天的尾巴,我终于见到了那条让我魂牵梦绕的河,摸到了那条让我五味杂陈的河——额尔古纳河。
  午后的天空不是如水晶的明净,不是像浅海的蔚蓝。相反,一块块、一片片深铅色的雨云相互拥挤着、彼此推搡着,直到把太阳严实遮挡住,才心满意足地暂时消停下来。它们还恶作剧似的时不时扬下一阵小雨:你刚把伞打开,它们就溜了;你才收了伞,它们却又嬉皮笑脸地凑过来。这些我都顾不上,我紧紧攥着船弦边缘的栏杆,在界河——液体的国土上远眺。
  在地理学领域,为区别不同国家的领土疆域界限,人们习惯在地图上用线标示出来,那些“线”就被称为国境线或国界线。那些“线”有的像用直尺划出的标枪一般笔直,如非洲一些国家间的国界线;有的如爬行蚯蚓一样蜿蜒曲折,如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间的国界线。现实中,那“线”或为山脉,或为江河,或为海天相交的海岸边缘。
  中国现如今的地图极像一只面向东方报晓的雄鸡,而勾勒出“金鸡冠”轮廓的那条“线”,就是我脚下这条大名鼎鼎的河流——额尔古纳河。作为欧亚两个大国之间的界河,它远没有我想象的宽阔,大概有二三百米宽,河对岸的俄罗斯村庄清晰可见;作为中国历史上与欧洲国家第一个国际条约的地理标识,它也没有我预想的那样波谲云诡,河水就那样几乎静止地流动着,至于水下是否暗流涌动就不得而知了;作为自己有时无意识回避的一个现实存在,我远比自己估计得更为理性与克制:现在,这边是我的祖国,那边是俄罗斯。
  额尔古纳河最早见于《旧唐书》,史称“望建河”。它的名称也一直变化着,如在《蒙古秘史》中称“额尔古涅河”,《元史》称“也里古纳河”,《明史》称“阿鲁那么连”,自清代开始称“额尔古纳河”至今。
  今天国人广为知晓这条河,多是通过两个渠道。其一,中学历史教科书。公元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雅克萨之战后,满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其中规定:“……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就是这一纸条约,让额尔古纳河一夜之间完成了从“内河”到“界河”的身份转换,也让我们在距今326年前失去了额尔古纳河以北的广袤土地。也就是从那时起,额尔古纳河走出了北地边陲,为国人知晓。其二,持续升温的旅游热。或是实地感受,或是各类《旅游攻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了额尔古纳河: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母亲河、休养生息的摇篮、整兵备武的出发地,以及现如今了解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历史的“活化石”等等。但除此之外,多数游客们还了解些什么呢?
  说起额尔古纳河,就绕不开《中俄尼布楚条约》。
  据说对于这份条约,中俄两国历来有不同的评价。
  中方一般给予《尼布楚条约》正面评论,认为该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但也有人觉得,中国在该条约中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实际上不利于中国。事实也是如此。外兴安岭附近地区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自唐以来,辽、金、元、明都对该地区实施了有效统治,明朝还于公元1409年(成祖永乐七年)在该地区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进行管辖。而俄罗斯最初只是一个莫斯科公国,其主要领土在欧洲,外兴安岭附近离俄罗斯本土相距有好几千公里,清初的时候,俄罗斯一些匪徒才流窜到外兴安岭附近殖民。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七子之歌》中就表明了《尼布楚条约》是个不平等条约:“……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邶风》之七子……”
  俄方通常认为这个条约不利于俄国,对俄国而言是不平等条约,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才是真正的平等条约。对此,我只能说这应该是依据“丛林法则”得出的结论:实力决定一切,有多大的实力就应该得到多大的利益,至于获利的方式是否公平合理,则不必权衡斟酌,也不屑考虑反省。
  我曾查阅过《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其中还有类似的条款:“……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果真如此吗?有人可能会说:“没错,额尔古纳河现在不还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吗?”那请看看下面这一组数据:《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的第169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割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第171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走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第175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第195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伊犁条约》及其续签的5个子约,又割走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也就是说《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的近200年间,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总计超过15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今天4个日本(德国)、3个法国的国土面积。这还仅仅是沙俄直接从中国掠夺的领土,如果再算上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中国损失的领土已达到了30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版图也由一枚丰腴的“秋海棠”缩水成一只瘦骨嶙峋的“公鸡”!记得曾从互联网上读到一则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面对日本对北方四岛的领土诉求时说:“俄罗斯地大物博,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我真想问问:“那中国被掠走的150万平方公里(或300万平方公里)土地就多余吗?”
  游船在额尔古纳河上行驶得很平稳。中国一侧,游人熙熙攘攘;俄罗斯一侧,却难得看见人的踪迹。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看见俄方岸边有一个看不清年纪的男子在钓鱼,一辆摩托车就支在他身后,装鱼的器具就在他的脚边。界河上的游船来回穿梭,似乎并不影响他的兴致,也许他早就看惯了。
  天上又下起了小雨,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大家的兴致。乘客们套着橘红色救生衣,都在船头兴致勃勃地指点江山,围绕这条界河及其周围的风景和过往的掌故,天南海北的方言土语说个不停,也有一些当地人给外地来旅游的亲友做导游,他们说的内容我基本都听得懂、听得清。但我真想问问身边的人:你们听说过“卡官的故事”吗?你们去拜谒过卡官墓并献上一束野花了吗?   我总感觉缺点什么——是的,有些人和有些事今天缺席了——但这并不是他们想缺席,而是我们忘了“邀请”他们。在我们赞美祖国山河壮丽的时候,在我们回望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的时候,在我们专注于并惊叹这里今天的快速发展的时候,某些人、某些事不应该被遗忘或者回避,尤其是那些为捍卫这连绵的山脉、这丰盈的河流、这鲜绿的草原的安宁与尊严而付出忠诚、牺牲生命的人们——历史,绝不应该被选择性记忆。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为确保北疆既有“边”更有“防”,从清朝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就沿着额尔古纳河我方一侧设置边防卡伦,共有18个,到1937年日军全面入侵时才全部废除。“卡伦”者,大概就是“哨卡”的意思吧,而“卡官”也大致类似“哨长”。我们先说的这位卡官,大名吕瑞甫,1885年出生,山东招远县人,不但身材魁梧,且精通俄语,很有文化底蕴。此君颇具胆略,经常不带一个翻译,不带一名士兵,只佩带一支手枪,只身一人过河到苏联去办理外交事务。更难能可贵的是吕卡官平常待百姓非常和气,军民关系融洽,朴实的边民也非常尊敬他,称他为“吕官”,说他是个“清官”“好官”。
  但额尔古纳河作为一条界河,在旧中国是注定无法长久安享“奢侈”的和平的。1929年9月28日,即《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的第240年,因中东铁路管理归属问题,中苏边境上暴发了激烈的军事冲突,史称“民国十八年跑反”。据记载当时“沿江千里卡伦,九处兵额共不足百名,不可以守;又值淫霖数月,洪水为灾,兵民皆不得食。”狼要吃羊,就一定会在它所认为最恰当的时机露出獠牙。“二十八日黎明,敌军二百余人突来袭击,我方持械者仅十五人,吕君督兵应敌,自卯至午血战八小时,毙敌十余人,身中数剑,犹大呼突围,遂以身殉……”事后,当时的中国政府派出一团骑兵携大炮至界河边,向河对岸打了100多发炮弹。对外,算是示威;对内,算是交待。
  这次边境冲突后,官方民间皆感佩吕卡官的忠勇、刚烈、威猛,欲勒石建碑以资纪念,但是英雄们的身躯,早已和被践踏的国土一起被战火焚烧得不可辨认。幸亏有心人记得吕卡官曾镶有金牙,大家在灰烬瓦砾中千辛万苦觅得一个左侧镶金牙的颅骨后,确认为吕卡官,遂建碑将吕卡官葬于额尔古纳河岸边。抗日战争胜利后,当地商会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集资修缮了吕卡官墓地;2001年,驻额尔古纳市边防大队再次对英雄的墓地进行修缮……更值得欣慰的是,1999年9月18日,吕卡官旅居国外的后代来到这里扫墓,纪念自己的先辈殉国70周年。
  英雄有灵,英魂归来!
  同样是在这次中苏边境冲突中,另一位张卡官的遭遇更让人唏嘘不已。据说当时那位祖籍河北、名叫张清富的年轻人,三十刚出头,时任第十卡伦的卡官。冲突迫近时,十卡仅有20名官兵和10多名家属,火力有限,又不可能有援军。明眼人都知道:就凭借这么点人马刀枪,根本挡不住苏军的进攻。接到上级的预警后,张卡官一声不吭,一面埋头带领士兵修工事、设障碍,积极备战;一面做好撤离家属和居民的动员,让居民多备干粮、收拾好行装,一旦开战就迅速撤离。苏军围攻十卡的枪声也是在1929年9月28日的凌晨响起,事先安排好的两名士兵带领家属和附近居民们迅速撤离。后半夜,张卡官带着几名士兵从苏军的包围圈里冲了出来,并和先前撤离的百姓们会合,然后一道南撤。之后,他一生憋屈,一生自责。据其后人回忆,这位张卡官一生都不敢公开自己的卡官身份。“抗击入侵失败”和“失败后选择后退”,成了这位中国旧军人一生都解不开的心结。后来,张卡官疯了,嘴里成天说着“失败”“胜利”之类谁也听不懂的话。1942年,中苏边境冲突后的第13个年头,张卡官死了。
  一次边境军事冲突,两位卡官做出了既相同(奋起抗击)又不同(一位战死沙场,一位突出重围)的选择。对吕卡官,人们无论怎样称赞都不为过,可我们就有资格随意地责难张卡官吗?大敌当前,他奋起抵抗,但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他失败了。这个相信没有人会怪罪他(但他怪罪自己)。怪他不应该突破敌人的包围圈、活着冲出来吗?明知不可为,他仍在近乎徒劳地备战、抵抗,同时做好撤离百姓的准备。面对外敌入侵,他没有抛下士兵百姓只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逃跑,他没有一枪不放就跪地举白旗,他更没有摇身一变当汉奸做“带路党”,他尽了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本分,虽然不够完美或优秀。两位卡官,一个达到了精忠报国的极致,一个做到了尽力而为,他们都没有突破中国军人和中国男人的底线。这,就足够了。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人都成为杀身成仁的英雄,况且张卡官用自己一生的自责和最后的疯癫,证明了自己知错、认错的勇气和诚意。假如他真有什么“罪过”,也应该得到洗刷了。
  弥漫的硝烟、猎猎的军旗、震天的厮杀,以及突围后那一声声愤懑不甘的沉重叹息都远去了,可我们真的不能彻底忘记曾经在这条河流上所发生的一切,那对不起我们不屈的先辈们,更会把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们置于危险的境地——忘战必危,忘危必战,古有明训啊!
  幸好,并非所有的游客都只陶醉在界河旖旎的风光里。游船在界河转了一圈返回码头的时候,我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发问:“妈妈,那边就是俄罗斯吗,真美!”年轻的母亲回答:“对,是很美,但那里原来是咱们国家的地儿……”后面的窃窃私语就听不清楚了,只见一位母亲正亲昵地搂着自己好奇的小宝贝,耐心地细细讲述着什么。足够了,有这一问一答就足够了。
  遥想1950年,毛泽东主席第一次访苏回国途中,唯一没有下车的地方,就是贝加尔湖附近的乌兰乌德。据说,毛泽东主席曾问随行的陈伯达:“陈夫子,你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吗?”陈伯达未加考虑就回道:“布利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首府是乌兰乌德。”毛主席对陈伯达的回答不满意,给他上了一节历史常识课:“这个地方,历史上叫上乌金斯克,居民基本上都是蒙古人,也有汉人,原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苏武曾经牧羊的地方!”伟人就是伟人,即便在寻求邻国帮助的时候,也不肯突破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底线;领袖就是领袖,他知道太多太多的人会因为眼前的境遇而忘掉不该忘的历史,如号称博学的“陈夫子”,只知道“乌兰乌德”,却忘记了“上乌金斯克”。一个地方的名字就那么重要吗?据我所知,“上乌金斯克”也不是这块土地的本名,这是1690年俄国重新命名的,就是《尼布楚条约》签订的第二年!
  说起这些并记住这些,并不是要我们一直耿耿于怀,不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面对这个世界。一条额尔古纳河已流淌了上千年,但近三百年来,这条河流上发生的一切过于沉重,有些事情即便已经冲刷几百年,却依然无法稀释。面对这条河,面对这条昨日的内河、今天的界河,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思索:如何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邻国,如何认识和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怎样面对国家之间的历史与现实……我们只有了解曾经的历史,不忘那一段历史,并分析透彻那一段历史,才能知道过去我们的失误在哪里,才能明确眼下我们最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样,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这一代人才可能不会继续被惋惜、被抱怨、被痛恨。
  前面提到的卡官墓,现在已成为额尔古纳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该市向旅游者重点推介的景点。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在额尔古纳气势恢宏的博物馆中,也有极为详实的阐述。我曾去看过一次,黑白照片和白底黑字,再加上幽暗的灯光,给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
  距离这条界河不到200公里远的地方,就是干净、美丽、静谧,却又内敛着勃勃生机活力的小城拉布大林。小城偏东北角有一条几百米长的路,名为“卡官路”,那是我闲暇时经常散步的地方。很多时候我都是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去了那里,周围有公园、民居、白杨,还有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那条路其实也没有太出奇的地方,但我就是喜欢。每次在那里徘徊都能见到一块书写着“卡官路”的路牌,每一次心里都隐隐一动。就如此时此刻我站立在作为界河的额尔古纳河上,念念不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警示。我们每一个人在为自己的小生活、小兴趣打拼的时候,更应该想一想自己能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做些什么。否则,当历史重演的时候,那我们再以哪一条大河为界河、哪一座大山为界山呢?
  责任编辑 王冬海
其他文献
农村少年张民满怀希望来到城市,然而他最终只是做了一个稻草人。  田野里,稻穗金黄,一群群的麻雀盘旋着飞来,扑向起伏的稻浪。张民穿着一条短裤,手拿一根竹竿,在稻田里穿行跳跃,奋力驱赶着麻雀。麻雀好像故意和他做对,从他身前飞起来,又落到他身后。一个老农民提着瓦罐,一路喊着走来。张民背对着父亲,没有应答。老农民有些生气,咕哝着走近儿子,用手朝儿子肩膀一扳,儿子转过身,老农民一愣,是个穿着衣服的稻草人。 
期刊
风蓄满三月的力量  催促远山接受红柳的鞭策  褪去二月的斑驳  在春的街口  迎回不曾发霉的青葱  阳光是彻悟了的暖男  风倾慕  远山憨笑 合不拢嘴  索尔奇湿地  敬仰者  把一串脚印镶进原野  天鹅感动  亮翅 舞动 长鸣  像一首诗在河滩上平仄  野鼠是探路先鋒  牵着我的口哨声  撑开草海  在草尖上划出揪心的闪电  栈道一心远游  小溪倾心静卧  此处可安顿俗世的我  但我心盛不下这沃
期刊
有人说,冬天与春天的界限是瓦解,是冰的坍塌与雪的融化。而山里人感觉春天的到来,便是那山花绽放的笑脸。即使一朵山花笑破,也就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听到了春天匆匆而来的脚步声。  山里的冬天很漫长,还见大雁南飞,转眼便到了冬天,而最先来到人间的春意又总是被雄踞大地的严冬所拒绝、稀释、泯灭。即使达紫香簇簇燃烧,青松、白桦方吐新绿,忽然一夜寒风飘过,飞雪又飘然而至。  于是,我看到春天正向山里走来,听到了春的
期刊
畅谈高原  高原,高高在上的草原  辽阔无垠,像阿爸的胸膛  和阿妈温和的胸怀。青藏高原,  多么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湛蓝的天空下  一片片洁白无瑕的云儿轻轻飘浮  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雪山巍峨耸立  一面面清澈透明的圣湖像蓝宝石  高原人,是多么坚韧  他们以脆弱的生命托举着这片蓝天  他们以辛勤的劳作耕耘着这片热土  高原人,是多么幸福  远离喧嚣亲近大自然赋予的宁静  远离雾霾吮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
期刊
马头琴  牧归。缰绳,拖住落日蒼茫  乳香,将草原黄昏熏香  银碗里,酒香弥漫在轻颤的马头琴弦上  如果,将毡房的窄门洞开,哪一匹马抢先  奋蹄奔出  一万匹马的浪潮,将科尔沁草原黄昏的  宁谧,踏碎,淹没  而那些马匹,踏过孤独,悲凉,寒冷的草原  踏过祖先的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山脉  汹涌,奔腾在  老阿爸沧桑的指尖上  刀子与羊群  起初,从草垛上也能够勉强张望它们  草捆,从欲望的缝隙中 
期刊
牧场  羊群走过的牧场。牛群跟着  又走过一遍。一遍一遍走过的  还有高原四季的风,纵马逐风的牧歌  和远近交替的犬吠  羊群走过的牧场。白云也会飘来  沐浴着不期而至的甘霖  马的激灵与相互嘶鸣  有别于羊和牛的沉默  它们走过的牧场。毡房紧随其后  或者,它们原本就走走停停  走过的四季,也宁愿  一辈子沉湎于  草海花河,香醇般呵护  遍野的花朵,分外妖娆与亢奋  羊不伤及它,牛马不伤及它 
期刊
起先,车是在平展的大草原上奔驰。过海拉尔继续向西,向北,很快便接近额尔古纳河流域。从区划上分,这已是额尔古纳市领地。  大地突然就起了波澜。草原依然是原来的草原,却一改以往的平静、宁和之态,仿佛应和着某种呼吸的节奏,起伏波动起来,而那些从来不让人产生什么错觉的羊群,也在地势汹涌的摇荡之中化作连片的飞沫或一颗颗保持着微小间距的雪珠。尽管海拉尔已过去很远,并且这个地名在语义上只是一片开着白花的“野韭菜
期刊
把井水抽起来  走出石渠牧场,为我联络的援石干部回老家休假去了,我按他走前的嘱咐在援石干部集体宿舍住下。  整理牧场笔记成了我的当务之急。宝贵的生产人类学第一手资料作为亲爱的朋友陪伴,使我在这高寒处又安顿下来。  中队的水泥坝子里停着不少小车,三面是红瓦水泥墙的平房。其一是援石干部宿舍。屋里拥挤地摆着上下铺铁床,床上是统一的方格铺盖。有几张木桌子,塑料凳子很多破的,大家将其重叠着坐。  石渠野狗横
期刊
三十年前,我就读过诗人、呼伦贝尔日报总编辑黄剑平的《赠耀志同学》:  翠菊寒梅次第来,霜天雪地亦花魁。  一枝独秀生春色,不在炎时众里开。  这首诗写得既有板有眼、幽凝典雅又时尚阳光、灵动鲜活,还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更重要的是大气、端直、真实、深刻,融古今于一炉,其文骨诗魂令人多思与爽振。黄剑平的诗词作品独树一帜,别具特色,谁能不喜欢呢。  又是雪天,漫天的白蝴蝶报喜般纷纷扬扬,这时收到黄剑平先生又
期刊
In terms of the scale alone, the earth on which human beings live is just a drop in the ocean of universe. Indeed, the Earth is not easy to find in the solar system, where the sun is in a galaxy of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