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我朝思暮想的故土(组诗)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me1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畅谈高原
  高原,高高在上的草原
  辽阔无垠,像阿爸的胸膛
  和阿妈温和的胸怀。青藏高原,
  多么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湛蓝的天空下
  一片片洁白无瑕的云儿轻轻飘浮
  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雪山巍峨耸立
  一面面清澈透明的圣湖像蓝宝石
  高原人,是多么坚韧
  他们以脆弱的生命托举着这片蓝天
  他们以辛勤的劳作耕耘着这片热土
  高原人,是多么幸福
  远离喧嚣亲近大自然赋予的宁静
  远离雾霾吮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
  高原人,是多么幸运
  春天里,漫山遍野的桃花倾情绽放
  夏天里,徜徉在广袤翠绿的草原上
  秋天里,丰收的喜悦像甘露般滋润
  冬天里,纷飞的雪花化作银装素裹
  高原,有我幼小的记忆
  和如今的步履,有阿妈朝拜的古寺与佛塔
  有阿爸放牧的草原和高原之舟
  那是生命的栖居地
  也是风景点上最后的邂逅
  村庄
  1
  一座村庄,在寒风的恐惧中埋葬
  所有的生灵,等春暖花开之际才能苏醒
  一片祥云,在蓝天的映衬下
  看作生命中永恒不变的一道风景
  而一丝丝孤独,在异乡的风浪中萌芽
  黑暗降临的傍晚,一双有力的手
  握不住一滴滴泪水湿枕的瞬间
  2
  中午四点,太阳落山的乡村
  我始终望不到山岗上的雪莲花
  和一道道沟壑被阳光照射的印迹
  只有短暂的时光,脆弱的生灵
  在暮色中沉默寡言,奄奄一息
  荒谬而僻壤的村庄
  使我第一回深深感到
  每一天的光阴都绰绰有余
  只有堕落的睡梦把我埋葬在深渊里
  初雪,纷飞在山丘
  阴天的皮囊遮蔽太阳的美颜
  洁白的云儿像风筝一样同寒风玩耍
  翻滚到峡谷深处隐居起来
  与蓝天脱开亲密的关系,与江河融为一体
  漫山遍野的寒風
  一种扼杀的冲动擅闯寂静的乡村
  和色彩斑斓的繁茂都市
  闹得天翻地覆,使人感到心神不宁
  原野上浪荡的一只狼,携带急促的呼吸
  生存于恶劣中,迟迟遥望
  高岗上随风飘舞的经幡
  初雪轻落
  它寄托着牧人的幸运,也映衬着草原四季
  的色彩
  一朵朵雪花,在一阵冷风的引领下
  纷飞在阿爸空旷的草原
  和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丘
  化成了世间最美的雪山
  缱绻
  若有人问我,故乡的诠释
  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复,故乡是
  寄存幼小时候种种记忆的驿站
  是一群孩童在草场上放牛羊的村庄
  是身穿氆氇藏装过节的一幕
  也是满地油菜花盛开的海洋
  故乡,犹如我生命里永不凋谢的一朵花
  时常在我记忆深处的忧伤与幸福之中
  芳香四溢。有人说: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有人说:父母和亲人生活的土地叫故乡
  而我蓦然发现,在茫茫藏区的每个角落
  勾起回忆的地方都是我朝思暮想的故土
  春天,万物苏醒而耕耘田地
  夏天,山清水秀而江河荡漾
  秋天,落英缤纷而层林尽染
  冬天,雪花纷飞而北风呼啸
  这是我故乡四季的秉性,耿直而柔情
  我爱故乡,如同深爱妻儿
  责任编辑 乌琼
  洛桑它庆
  藏族。西藏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作品散见于《现代汉诗》《诗刊》《西藏日报》《西藏商报》《昌都报》等报刊。出版个人诗集《金沙江畔的梦》等。
其他文献
在北方的原始森林,倒卧于山溪的百年之木不过一人之抱。漫长的冬季,使得一棵树不得不半生休眠;而夏季是明显地短暂,它们采集阳光,竭力铺展着生命的绿荫。虽生之艰辛,但其一生成长奉献,世界因一棵树而有了更多的福祉。回到人口密集的城市,一眼井口大小的地方,树们得以存活,但好不过几年,或枯死拔掉或另换他树,反反复复不忍再睹。即使少许勉强活下来,也难见一点振作的状态,更难有成林的气象。这是有眼有心皆知的。  也
期刊
张少龙先生是位很有些人文情怀的人。他不仅是恢复高考初期的大学中文系科班生,而且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依然对文史情有独钟,在被派遣到牙克石市国税局工作十余年间,业余时光读书学习甚多,闲暇时偶尔写些短文随笔,聊以丰富业余时光,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时有文朋小酌,聊起人生往事,心底里最美好的珍藏,还有那些渐渐清晰明了的往日时光……不知回忆是否意味着已经历过雨雪风霜,世事沧桑?属于同一时代的我们,自然走着相近的
期刊
我走在校园的小道上,被从身后追赶上来的小浩叫住了。小浩说:“陈老师,可以问一个問题吗?”“你说,什么问题?”小浩虽然才上二年级,但是一个典型的“十万个为什么”。  小浩心事重重地说:“如果你发现你的爸爸不像自己的爸爸,而像是别人的爸爸,你怎么办?”听到这个问题,我愣住了。虽然平时他爱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但这问题还是头一回,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我对他说:“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肯定会爱
期刊
我从传媒大学毕业后被县报录用做了一名记者。由于文字功底扎实,加上自己的勤奋,报刊发表了我很多稿件,很快成为县报的主笔。一天,正在我捧着散发着墨香的国家级内刊样报自我陶醉,畅想空缺的编辑部主任一职非我莫属时,报社主编找到了我:小刘啊,你内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极具前瞻性,很有见地,县委领导考虑到你很有潜力,决定派你到基层锻炼锻炼。就这样,我被下派到镇上做了一名新闻报道员。  去年,我的第一篇小说在省级纯
期刊
局机关后勤科长张立新,大大咧咧,喜欢乱说话,人称“张大炮”。  年底,局机关要举办迎新春书法大赛,奖金两万元。为民主起见,书法比赛规定,参赛作品只編号不落款。  张大炮很兴奋,大学时他就是书法高手。局机关的人,有几个懂书法?张大炮踌躇满志,似乎拿个一等奖,已是探囊取物!  大赛当天,局机关礼堂挂满了书法作品。局机关评委,也就是局领导和各科室的头头,前来品评、裁判书法作品,决定名次。张大炮也在其中。
期刊
去年我开了一家文印社。现在各机关都有电脑和打印机,文印生意普遍不景氣,但我的生意却很红火,达官贵人、三教九流,都是我的顾客。我经常和他们不期而遇。  今天上午,我正在街上转悠着偷贴小广告,突然被一辆轿车撞倒了。我正要破口大骂,却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庞探出车窗,忍不住惊叫起来:“啊,原来是你,小孙!”  小孙把我送到医院,经检查急需手术。当外科李医师向手术台前走来时,我又大惊失色,“啊,原来是你!”他一
期刊
一  公车沿着桥爬坡上行。水泥旧桥每隔几年新漆,路面都已斑驳,挖挖补补,可见其使用频率与耗损。跨越双和城与绿城的这座桥,建成于1981年,初期须缴过桥费。桥下水岸以假日早晨的二手市场闻名,千百个帐篷搭起的市集,从古董、家具、电器,到各类大小物品,吃喝用度,俨然一个百货俱足的“二手物”世界。  N骑着他的二手宗申车,辗转在城市里游荡。如今他再也不用开着警车巡逻,却依然保持着四处搜寻的习惯。  上桥、
期刊
农村少年张民满怀希望来到城市,然而他最终只是做了一个稻草人。  田野里,稻穗金黄,一群群的麻雀盘旋着飞来,扑向起伏的稻浪。张民穿着一条短裤,手拿一根竹竿,在稻田里穿行跳跃,奋力驱赶着麻雀。麻雀好像故意和他做对,从他身前飞起来,又落到他身后。一个老农民提着瓦罐,一路喊着走来。张民背对着父亲,没有应答。老农民有些生气,咕哝着走近儿子,用手朝儿子肩膀一扳,儿子转过身,老农民一愣,是个穿着衣服的稻草人。 
期刊
风蓄满三月的力量  催促远山接受红柳的鞭策  褪去二月的斑驳  在春的街口  迎回不曾发霉的青葱  阳光是彻悟了的暖男  风倾慕  远山憨笑 合不拢嘴  索尔奇湿地  敬仰者  把一串脚印镶进原野  天鹅感动  亮翅 舞动 长鸣  像一首诗在河滩上平仄  野鼠是探路先鋒  牵着我的口哨声  撑开草海  在草尖上划出揪心的闪电  栈道一心远游  小溪倾心静卧  此处可安顿俗世的我  但我心盛不下这沃
期刊
有人说,冬天与春天的界限是瓦解,是冰的坍塌与雪的融化。而山里人感觉春天的到来,便是那山花绽放的笑脸。即使一朵山花笑破,也就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听到了春天匆匆而来的脚步声。  山里的冬天很漫长,还见大雁南飞,转眼便到了冬天,而最先来到人间的春意又总是被雄踞大地的严冬所拒绝、稀释、泯灭。即使达紫香簇簇燃烧,青松、白桦方吐新绿,忽然一夜寒风飘过,飞雪又飘然而至。  于是,我看到春天正向山里走来,听到了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