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un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让学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信息,能使学生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信息素养 终身教育 质疑 整合 延伸 拓展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基本生存技能,在学校教育中,学习者只有具有信息素养,才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出发,《语文课程标准》开始重视搜集、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在这里,我想谈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点体会。
  
  一、课前搜集信息,初步感知课文
  
  传统教学的课前准备,教师总是独自忙忙碌碌地进行,对学生只要求他们读课文、查生字的预习,跳不出教材这一狭窄的空间。上课时,教师面对具有旺盛求知欲的学生提出的各种“始料不及”的问题,常有“应接不暇”或“无言以对”之感;而另一部分学生学习则显得很被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早一点把要求告诉学生,和学生一起备课,让学生在预习时质疑,然后自己收集与本课学习相关的材料解疑,会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夜的工作》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对周恩来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更好地体会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了学生们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近人物的兴趣冲动,由此走进课堂,学习就轻松了。
  
  二、课中整合信息,深入理解课文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面对众多的信息,应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对经过分析和评价的信息进行综合,并用口头或文字的形式对综合的信息进行表现,这便是处理整合。平时教学时,应多让学生有意识地去选择、辨析、改变信息,如信息的多选条件、多选问题,辨析题中字眼的增添变化、不同前提下同一结果、同一前提下的不同结果,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验证,有机处理,使学生在多样信息环境不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学会学习。在教学《可爱的草塘》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草塘的可爱,我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呈现了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了自己从各网站查阅到的有关北大荒的各种资料。学生对北大荒的位置、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及改变经过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学到了许多课文没有提及的内容,如了解到北大荒气候寒冷,过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因而丰富的土地资源长期未得到开发利用。解放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计划的开垦,已建立了密山、会江、黑河等垦区,到1956年北大荒的开发已初具规模。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荒芜人烟的北大荒,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如今已变成了米粮仓等。学生在阅读多篇同个主题的材料时,就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后延伸信息,拓展语文知识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引导语文教学课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力证明。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死抠书本、烦琐地分析课文的局限,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重视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重视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同时这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如教完《枫桥夜泊》,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古代著名诗人的资料,让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组员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讨论确定本组的研究专题,如“李白专题”、“杜甫专题”、“白居易专题”、“张继专题”等,并进行分工。组员围绕本组的研究专题,按照分工去深入阅读相关资料,并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整理出来,编一张手抄报或撰写一篇小论文。最后每组的代表上讲台把本组的学习成果用不同的方式介绍给同学们。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活动兴趣盎然,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他们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强化了选择、处理信息的技能。
  信息素养是获得终身教育的基础,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挑战,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科学有效地利用信息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实验表明,让学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目标。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整合现代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如何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1989年7月19日《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指出,邓小平同志在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
中医学认为郁证多由七情所伤,气郁不伸,而致血滞、痰结、食积、火郁,乃至臓腑不和引起诸多病变。其证候表现比较复杂,病位也比较广泛。患者常有轻生念头和自寻短见行为,自杀率达10
摘要: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本文从乐学能力、实践能力、质疑能力、想象能力、拓展能力等五个方面,探索了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 创新素质 培养 全新理念 构筑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
目的:研究青少年手机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生活事件、学业倦怠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随机选取我县860例青少年手机依赖者为研究对象,列入观察组.同时同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复方田七胃痛胶囊中瓦楞予、枯矾、氧化镁、碳酸氢钠4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onex IonPacTM CS12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4 mm×250 mm),Dionex CERS
提问,作为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维之间的纽带,是实现师生互动及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师生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作用在于:第一,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提问检验学生是否已经读懂文章,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通过回答,了解自己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第二,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地展开联想,活跃课堂气氛。第三,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进行
目的:研究中药祛湿化瘀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及其对“FFA-ctsb-TNFa通路”的影响。方法:分两部分实验进行。第一部分:运用CCl4皮下注射4周(2次/周)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2周
摘要: 高中美术欣赏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高中阶段学生心理的特征,审美价值与评价成为教学过程主要实施手段,本文针对高中美术欣赏的教学与实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美术 欣赏 教学     不同阶段的人在审美客体、审美形式、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审美价值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接触面也
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礼仪课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礼仪课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能够自然地以更美好更优雅的各种姿态去面对事业,提高他们待人接物的能力。礼仪教学中的情景模拟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最大特点在于:被辅导对象可以在辅导者具体但无法面面俱到的指导基础上,根据辅导者所提供的原则和思路,通过主动的“换位思考”,灵活解决和发现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表
摘要: 职业教育与企业和市场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平台,也是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最大需求方,作为一名职教老师,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这种密切联系,必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企业、服务企业,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学生发展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  关键词: 课改 教学方式 生活化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