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何去何从,确实是教育主管部门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笔者深深忧虑的问题。
中职语文虽是一门文化基础学科,但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生活,走向社会结合起来,体现中职语文的实用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实用性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贴近生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未来的职业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一、以实用性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而中职生大多语文素养较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制定教学目标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骛远。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基于此,我校特拟定语文教学目标:会写一手正确、规范的汉字;会写日常常用的应用文;培养一定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精美文章的阅读与欣赏。
二、教学应贴近生活
在课堂语文讲授时要面对中职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在讲授《南洲六月荔枝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可带一些荔枝到课堂上,请个别学生用所学知识向同学们介绍手中的荔枝,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向大家介绍说明。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接通了他们并不熟悉的抽象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中职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中职生面临着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我们可以开展辩论赛或是模拟就业面试等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在生活模拟中获取知识,加深认识,培养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 注重听说训练,突出专业知识
由于许多中职生初中语文的基础不好,致使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听说能力普遍低下,主要表现是:(1)在公开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有理地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或看法;(2)不能认真、专注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思;(3)方言浓重,普通话水平较低。
面对这种状况,简单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几乎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1)开设普通话课程,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2)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3)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开设写字课程,提高书写能力
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广大中职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然而,大多数中职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实在太差了,写的字不仅不规范、美观,还七扭八斜,令人无法辨识,而且写字速度也很慢,错字别字多。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该开设写字、书法等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练成一手好字,既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3. 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语文等文化课教学是副业,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够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而首先应该弄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地位,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以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四、中职语文教学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我们要正确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功能,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把语文学习与不同专业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自行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向师生们展示自己的查找结果,并让其他学生做出评价。又如在说话训练中联系名胜景观、服务技巧、社交礼仪等学科进行相关情景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即兴讲话、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究热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五、提倡开卷有益,引导课外阅读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一本好书就像跟智者进行一次谈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具有人文性,“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职业语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倡开卷有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学生在紧张的专业技能训练之余,能够自由、轻松地阅读课外书,放飞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仅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而且培养中职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目的也得以在课外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总之,新时代新挑战,中职语文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在职教语文教学中,运用更多种恰当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发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他们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语文虽是一门文化基础学科,但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生活,走向社会结合起来,体现中职语文的实用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实用性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贴近生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未来的职业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一、以实用性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而中职生大多语文素养较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制定教学目标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骛远。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基于此,我校特拟定语文教学目标:会写一手正确、规范的汉字;会写日常常用的应用文;培养一定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精美文章的阅读与欣赏。
二、教学应贴近生活
在课堂语文讲授时要面对中职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在讲授《南洲六月荔枝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可带一些荔枝到课堂上,请个别学生用所学知识向同学们介绍手中的荔枝,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向大家介绍说明。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接通了他们并不熟悉的抽象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中职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中职生面临着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我们可以开展辩论赛或是模拟就业面试等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在生活模拟中获取知识,加深认识,培养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 注重听说训练,突出专业知识
由于许多中职生初中语文的基础不好,致使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听说能力普遍低下,主要表现是:(1)在公开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有理地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或看法;(2)不能认真、专注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思;(3)方言浓重,普通话水平较低。
面对这种状况,简单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几乎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1)开设普通话课程,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2)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3)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开设写字课程,提高书写能力
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广大中职生迈向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然而,大多数中职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实在太差了,写的字不仅不规范、美观,还七扭八斜,令人无法辨识,而且写字速度也很慢,错字别字多。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该开设写字、书法等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练成一手好字,既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3. 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语文等文化课教学是副业,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够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而首先应该弄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地位,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以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四、中职语文教学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我们要正确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功能,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把语文学习与不同专业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自行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向师生们展示自己的查找结果,并让其他学生做出评价。又如在说话训练中联系名胜景观、服务技巧、社交礼仪等学科进行相关情景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即兴讲话、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究热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五、提倡开卷有益,引导课外阅读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一本好书就像跟智者进行一次谈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具有人文性,“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职业语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倡开卷有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学生在紧张的专业技能训练之余,能够自由、轻松地阅读课外书,放飞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仅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而且培养中职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目的也得以在课外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总之,新时代新挑战,中职语文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在职教语文教学中,运用更多种恰当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发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他们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