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时代气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教育课题。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创新的教学思维和路径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造,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更“自然”的对数学理论进行探究和分析,使学生逐步在学习中找到新的乐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切实发展和进步。本文将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教学分析;实践策略
   引言:农村教学环境相对闭塞,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落后教学条件也得到了更大的改善。教师要更关注如何利用农村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中得到充分调用,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内容保持更多样深刻的思考。
  一、问题教学意识的含义和价值
  (一)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动因。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学生进行知识主要以好奇心和情绪为出发点。对此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中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短板和局限,并对新的知识探索保持足够兴趣。但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将数学理论、概念先告知学生,再鼓励学生对已知的定律进行套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机械式的记忆学习思维逐渐发展,在长期学习中逐渐被动。对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寓教于乐的基本理念,使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别开生面的进行。
  (二)问题是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的引导路径。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更“自然”的完成对数学理论的理解,促进学生将实践和理论进行融合思考,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书呆子”式的思维方式。通过引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现实问题基础上进行数学理论探究,对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的发端,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概念有着重要价值。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保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现实生活做到有效联系思考。
  (三)问题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素养发展的发端。问题是数学理论发展的根基,在数学学科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正是一个个猜想和问题,引导人们对数学中的复杂理论和想象进行探索和研究,使数学历史逐步有了大的创新和发展。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以数学思想、数学逻辑思考问题,对缩写数学知识进行更广泛多样的应用,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创新意识和思想,对数学知识建立更多样深刻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策略
  (一)保持探究性的数学知识教学思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保持从实践到理论的教学思路,在数学理论教学前,先创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己对问题背后的答案、原理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更多探索乐趣。例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进行定义,鼓励学生彼此分析自己的定义中是否有问题,使学生对图形问题做到多样思考。教师甚至可以直接给出计算案例,鼓励学生自己对未知图形的边长和面积进行计算,自己对计算过程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此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表现机会,促使學生对图形分析问题做到更多样的思考。
  (二)给学生更多的课堂发言、提问机会。在“大班级”学校教育体制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每个学生完成交流与互动。对此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在课堂学习进行合作讨论和学习,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问题在集体讨论中得到有效解释和回答,对于最终无法解释的问题,在留给教师进行讲解和回答,以此切实的解决掉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保持动力和信心。此外教师可以布置创造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和分析,使学生集体学习力量充分发挥,激活学生的灵活创新思维,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保持更多样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如将图形的定义问题留给学生小组进行合作讨论。
  (三)对学生的基础数学素养进行强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为了使探究性的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基础、尝试、强化知识,促使学生在问题讨论中保持更开阔的视野,更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分类思想的积极普及,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划分“算术”“几何”两大类,在学习中对二者进行清晰的识别,在问题解决中则尝试使用计算方式解决图形问题,利用图形问题解决计算问题,以此使数形结合的问题解决思路得到更有效的应用,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更多问题解决思路。例如教师需要对数学知识教学中的基本逻辑关系含义进行普及,指出逻辑关系就是因果关系,鼓励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整理出已知条件和目标,在问题解决中保持科学严谨的逻辑步骤,促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保持较高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逻辑严谨性做到更具象、具体的认识和理解。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人本化的教学思想 和科学的知识传授方法论,在教学中尝试给学生创造“障碍”和“难题”,巩固强化学生的基础数学思想,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收获更多积极体验和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戴国雄.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2021(2019-29):85-85.
  [2] 李然学.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3):0135-0135.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我国的群众文化音乐迅速发展,朝阳地区的群众文化音乐开始活跃起来,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正能量。因此要努力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促进群众文化音乐不断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 音乐创作 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音乐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自娛自教为主要方式,满足人民群众自身精神生活需要。新时期我国的群众文化音乐迅速发展,朝阳地区的群众文化音乐开始活跃起来,为文化建设和
期刊
患者女性,71岁,2008年11月12日因反复发热伴活动后胸闷气促3个月入院.发热多发生在午后和夜间,以低、中度发热为主,最高可达39℃。
期刊
摘要:编钟是中国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关键词:钟鼓之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要求逐渐变高,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变革已成为素质教育必然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学生学习的整个阶段中,小学阶段为整个阶段的启蒙教育阶段,且语文学科在启蒙教育中扮演关键基础角色,尤其是阅读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还能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重点分析如何在
期刊
摘要: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应用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教育教学模式有了长远的进步。智慧课堂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构建智慧课堂能够使教学效果更加突出。本文基于小学语文对智慧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方法  时代在进步,信息技术也在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迫切需要
期刊
摘要:当前,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普遍存在正确率不高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这一现象,并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小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小学生计算正确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正确率  1小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1.1学生练习不足,对计算法则掌握不熟练  计算能力的提升靠的是一遍又一遍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数学学科教学和学习必然也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并且是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各个方面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进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新课改标准的出台,全国各地中学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质量。在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入手,探讨了把这一要求纳入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高中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这对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  引言  对音乐来说,是一种艺术。
期刊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将素质教育推向了顶峰,使人们越来越注意对孩子教育的全面性,更加关注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对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游戏教学是现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本文对儿园游戏和课程游戏化的有机结合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对幼儿园游戏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希望能够对我国幼儿园的游戏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
期刊
患者男,76岁,63 kg.因"间断胸闷、胸痛2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胸闷、胸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未正规用药,间断发作胸闷、胸痛.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活动耐力下降,稍活动即有胸闷、胸痛,伴有双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