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压力与快乐共舞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e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衣着光鲜、工作体面、收入不菲、业绩卓越,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白领的光辉形象。可伴随着“职业病”一词的出现和许多社会精英的离世,人们开始发现“光环”背后的巨大阴影。在美国,每三个工人中就有一个由于压力而生病;在英国,工作压力过大的代价达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
  在中国,职场人士的压力状况又如何呢?《职业》杂志、中青在线、智联招聘联合进行了“职场压力调查”。调查显示,有42%的被调查者觉得压力较大,觉得压力很大的有20%,而没有压力的仅有3%。
  
  警惕职场压力预警信号
  
  压力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其直接后果就是让人感到心理疲劳。调查中有26%的人出现了明显的心理疲劳,9%的人感到精疲力竭,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31%的人感到有些疲劳,没有出现心理疲劳的有12%。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心理疲劳拉响的健康警报主要体现在身体、心理、人际关系、工作效率等方面。具体来说,身体上出现最多的症状是经常感到疲倦、缺乏精力,占到了调查人数的25%;睡眠状况不佳的有19%;忧虑、心悸、多疑、焦躁的有18%;出现头痛、感冒、气闷等症状的也不在少数。在人际关系上,29%的被调查者表示与家人或朋友沟通时间越来越少;22%的人表示不愿与人接触;10%的人爱讥讽,对人失去好感;仅有11%的人认为人际关系很和谐。在工作效率上,表现最多的是记忆力下降、容易忘事;思维缓慢、混乱、反应迟钝的有24%;难以专注于工作的有23%。
  有人将这些由压力产生的不良症状称为“白领综合征”。白领一般都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在积极投入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目标感和成就感。但是过度投入就会夺走我们的精力、热情和成就感,让我们遗忘生命本来的快乐真谛,还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威胁。
  此次调查显示,认为压力产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各占50%,其中认为压力让自己工作更主动、更有热情的有14%,这说明虽然多数人意识到在压力状态下工作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不可否认,只要“剂量”合适,压力是很健康的刺激力量,合理水平的压力是促使我们取得成就的动力。
  
  压力喜欢谁
  
  我们通常将压力的产生与受到太多的压迫感相联系,工作的负荷过重、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明确的角色定位、缺乏沟通、知识更新太快等都会让我们产生紧张感。从目前情况看,白领普遍感受到压力的年龄段为27 ~45 岁。调查结果显示,45%的人表示自己的压力来源于工作;其次是经济状况,占26%;22%的人感到压力来自于人际关系,另有7%的人压力来源于家庭。在影响压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上,31%的人认为是岗位不同;27%的人认为是单位的性质,并且认为外企的工作压力普遍高于其他性质的单位;22%的人认为职位的高低也影响压力的大小。
  哪些人更容易产生压力感呢?以前我们总以为爬得越高,活得越累,而这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这个观念:中层管理者的压力最大,其次是普通员工,最后才是高层管理人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高层管理人员虽然肩负着很大的责任,但是他们得到了充分的自我实现,也就是在马斯洛需求论的5 个层次中,他们达到了最高的层次,这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护。
  在特定情况下,一些没有决策权的人压力感较小,这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压力较小的原因。在多数人眼里,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发言权会缓解潜在的压力程度,那为什么中层管理人员的压力最大呢?中层管理人员“上有老,下有小”,容易产生角色冲突,不论做什么,总会看到自己的不完善,从而产生内心矛盾,以致最终形成不恰当的自我评价,产生压力。
  虽然职场人士都生活在压力之下,但是压力的大小与职业还是有很大关系的。本次调查显示,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是销售人员,占到了25%,选择“职业经理人”的有17%,而认为压力最小的是艺术家和教师。看来在人们眼里,压力和职业的技术含量以及工作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联系,被人们认为压力较小的职业还有咨询顾问、会计师、医生、律师等。从这些职业中可以看出,人们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值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压力可以控制,为何还会紧张?
  
  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发现,工作中的控制感不仅可以降低个体的焦虑、抑郁和敌意,而且可以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工作绩效。调查结果显示,62%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38%的人认为是自己不能控制的。
  既然大多数白领都认为工作压力可以控制,那么为什么因压力而产生身体和心理上不适的人有那么多呢?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应对压力的策略不当。从理论上说,对于不可控制的压力,应当采用调节情绪的方法来缓解;对于可以控制的压力,应当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减少压力源。有趣的是,调查发现,多数人在面对可以控制的压力时,却调节情绪,暂时避开了压力源,但因为没能解决实质问题,压力依然如影随形;在面对不能控制的压力时,则试图改变压力事件的现状,结果在无法达到的目标面前感到更大的挫败感。
  第二个原因是白领们面对压力时产生的非理性观念。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外界的刺激使人感到愤怒、忧郁、焦虑,而是个性特征和自身的不良观念造成的。人的内心世界就好比一座制造紧张空气的工厂,大脑里充满了消极的思想,总是习惯于自我忧虑和思前想后,这种消极思想会扩大压力的消极影响。面对压力,积极的人迎难而上,游刃有余;消极的人束手无策,怨天尤人。其实,我们只要决定快乐,那么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如愿以偿。无论工作如何紧张,都不要把自己困在工作里,当心情焦虑时要让自己放松,学会自我调适,可以从最糟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应对压力,个体有差异
  
  当遭受压力和焦虑所带来的痛苦时,你会做些什么呢?15%的人选择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劳动技能;13%的人要好好睡一觉来减轻压力,因为睡眠是允许身体“更换电池”最自然的方法;13%的人要调整心态,重新定位,认为知足者常乐,善待自己是最好的减压方法;10%的人通过发展兴趣爱好来丰富业余生活,这种减压方法可以让自己全身心投入而不必担心事情的后果,从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满足。
  面对压力,白领们各有方法,不一而足。从这些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压力的应对没有“万能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减压方案。在心理学的认知—互动理论中,将压力的应对分为倾向于解决问题和倾向于调整情绪两种类型,比如充电学习、寻求帮助、找老板沟通等等都属于倾向于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而调节心态则属于倾向于情绪调节的类型。此次调查表明,男性更倾向于采取问题应对方式,即直接在消除压力源上下功夫;女性不仅喜欢用非理性的方法来看待压力,而且在压力的应对上也倾向于采取情绪应对方式。这正是女性感到压力比男性大的原因之一,因为仅仅调节情绪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压力,但问题依然存在。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要分清哪些压力是实际问题造成的,哪些是情绪问题造成的,然后分清哪些压力事件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能控制的。应该首先解决针对实际问题所产生的情绪困扰,然后再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当我们平息好由于实际问题引发的情绪问题之后,才能更冷静地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压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应对可能更有效,比如和老板沟通减少工作量或让别人分担等;如果压力事件是自己不能控制的,那么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虽然我们不能改变现状,但是可以改变心境,即使暂时不能消除压力源,也可以缓解压力,让心情轻松一点。
  
  压力可以管理
  
  很多管理者发现,如果在“过”与“不及”之间取得一个平衡,那么适当的压力就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动力。因此有很多明智的管理者不再一味用“加压”的方法来管理员工,而是积极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帮助这部分员工正确认识工作压力问题,清楚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并通过培训使他们调整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增强压力承受能力。这样,不仅及时防止了这部分员工向严重心理疲劳发展,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调查数据来看,虽然大部分员工具有自我调节的意识,但管理者缺乏压力管理的意识。61%的被调查者愿意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减轻工作上的压力而付出一定的金钱和时间;10%的人不愿意的原因是担心一停下工作就会被别人替代;19%的人选择不影响工作、没有花费的方法来减轻压力;10%的人表示自己可以把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看来这些职场人士不愿付出时间和金钱来减压仍然都是出于对职业发展的考虑,也许这正是企业管理中“压力管理”这一课的缺失。
  我们是当代的一分子,正匆忙地走向一个快速变迁的未来。如果白领美丽的“光环”淹没在压力的阴影之中,如果在工作中我们体会不到活着的乐趣和生命的价值,那么未来也只是空中楼阁。当我们穷尽一生去追寻世俗的成功,也许越接近越发现,最为珍贵的却是身体的健康、情感的富有和内心的宁静。
其他文献
实行职工带薪休假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更是关注、重视人文的体现,标志着社会休闲文化的一次大升华。《职工带薪休假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以后,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草案》涉及的是千千万万的你我他,波及的是林林总总的公司、企业、单位,虽然还只是“征求意见”,但是,一旦实行起来,还真不容易!  职工带薪休假,确确实实是一件好事情,然而,这样“一带”,还真会带出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呢!粗略探讨与归纳
摘要:‘豫椒10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成的黄皮辣椒杂种1代,母本‘24—7’来源于绿皮羊角椒‘海花辣椒(24)’,父本‘P59—25’来源于黄白皮辣椒‘硕丰12号(P59)’。‘豫椒101’早熟,商品性好,产量高,高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该品种果实羊角形,果面光滑,青熟果黄色,老熟果红色,味微辣,风味好,果实纵径20.4 cm,果肩横径3.4 cm,果肉厚度0.3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大众对营养均衡摄入越发重视,我国农产品市场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并逐渐开始向其他国家输出,逐步开拓出国际化市场,并且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因此实现对农产品的英语标准化翻译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也是开拓国际市场的迫切要求。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农产品由于英语翻译还缺乏必要的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也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进入国际市场和
如果你想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技能,增加他们的学识,那么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是有必要的。但是帮助他们获得提高的最好方法未必是让他们坐在教室里,接受老师“正规”的培训。那么,除了“正规”的培训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呢?这里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培训方法。    独立式学习    独立式学习就是让学习者独立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听起来不像是培训,但是这种潜在的培训价值很快
绘画时思想折射出的时间晶体,让事物与其对应的潜意识影像构成生命的循环。李明久先生的生命与绘画,同构出静默如谜的东北雪域乡愁,封闭中自足,自由中开放。他营造的艺术世界,让现在成为过去,保存过去成为历史,时光在凝固里流动,未来在寂静中永恒。  在李明久的山水画面里,时间被空间分解,用一种复沓形式拉伸时间的绵延感,空间的纵深性,让想象的虚空与记忆的真实交糅重叠,营造恢弘气势的超现实梦境。太行山脉在心灵深
年仅35 岁的北京金域万豪总经理马历先生出生于香港,英国国籍,是万豪集团最年轻、最被看好的总经理之一,也是无数女人心中才华与帅气兼具的钻石王老五。而12 年前,他只是万豪国际集团香港维多利亚酒店的一名普通前台职员。十二年光阴,从酒店普通前台一跃成为万豪酒店总经理,如此巨大的职场角色转变背后,马历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久经沙场后的马历又有怎样的职场心经和管理法宝?    12 年,从前台接待到酒店
成长于信息时代的“新生代”越来越不满足于在一个工作岗位、一个行业终老此生,而是随时准备寻找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由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逐渐风行日上。2006 年1 月1 日~2 月25 日,由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中国项目组和《职业》杂志联合发起、千龙网、中青在线等媒体参与的“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调查”,以方方面面的详实数据,透视出抑郁在人们心底的种种职业
2019年5月25—26日,第三届豫艺种业园区联盟座谈会暨优质瓜菜产品擂台赛在扶沟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由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扶沟县人民政府、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主办,由扶沟县农业农村局、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院、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主题为“种对、种好、卖好,争取高收益”。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品质瓜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瓜菜市场出现了普通瓜
下班后,小米总是要等刚子,就在出来建材城北边的那个岔路口。  从这个岔路口,往北是县里新建的第二实验幼儿园,往西是沂河源学校、镇妇幼保健院和义乌商品城。商品城似乎已经建了很多年了,小米在镇上读高中的时候,它就开始招商建设,到现在也还是一个空架子。小米已经高中毕业八九年了吧。  其实,这个义乌商品城有或者没有,都不会影响小城人的生活。  从岔路口往东,就是小米和刚子回家的方向。往东三百米左右,是安乐
伍立军,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主任,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画院国画院研究员,石家庄市画院研究员。出版《装饰图案》《伍立軍画集》。代表作《知秋》《金色满园》《春风十里不染尘》《荷塘清韵》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