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小学,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所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它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探究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渠道。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进一步促使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要求教师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与思想,即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得到推广,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来看,仍有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模式的认知存在偏差,还没有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求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加强学生感悟
所谓情境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刻意的营造和巧妙的搭建设置出较为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感悟,这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学生生活阅历不够的限制,加强学生的感悟,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能够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将原本抽象难言的场景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获得真实的情境感悟,将无法言诉的情感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难得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情感共鸣的目的。
以《触摸春天》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观察一个盲人女孩在春天的花园中触摸春天、感受春天的故事,作者通过观察感受到了盲人女孩内心的多彩,感悟到盲人女孩内心绽放的春意,进而得出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结论。
对于多数身体健康的学生而言,盲人的世界是他们无法领会的,而作者通过观察所得到的是结合了作者实际的观察和多年的人生体悟所得出的。因此,多数学生并不能受到真正的触动,并不能真正理解课文中“触摸”的含义,无法得到真实而深沉的感受。
针对于此,教师可以打造相应的情境或者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教师将学生带到学校的花园中,通过细致引导,教师让学生观察风中桃花的绽放和柳叶的摇曳,让学生惊喜地看到蜜蜂振翅飞翔的情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始烘托背景,让学生闭上眼假设自己是看不到的盲人,讓学生通过伸手触摸去感受露珠的清凉和花瓣的柔软。
当学生进入情景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朗读写景的精美散文,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更加细致美丽的春天景色。此时此刻,学生获得的认知远远强于从课本上获得的,学生在感受中进行对比,通过细细体会得出盲人女孩心中的春景,感受女孩内心的惊喜,进而对眼前的景色产生进一步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学生获得的感受得到进一步加强,不但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更融入了情感教育。
三、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课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多数教师感到头疼的教学难点。调查显示,当代学生借助于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已经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字词句积累。但相比之下教师发现,当代学生创作的文章缺乏灵魂,虽然有精美字句的优势却显得空洞。
这是由于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和情感经历所决定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智能化的信息设备已经进入学生的生活,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虚拟的网络上,导致学生的生活经历更加空乏。在写作中,学生虽然能够运用更多精美的字词句,却无法填满文章的内涵,导致文章缺乏真实情感。
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此创造出具有更真实情感的高质量文章。
以“沉默的父爱”这一主题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回顾现实生活中的情节,通过作文表达出父亲对自己的爱,需要体现父爱沉默的特点。多数学生对父爱的认知其实并不明确,学生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地将父亲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总结。换言之,多数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来源于优秀的文章,缺乏自己真实的经历。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回顾自己生活中与父亲的点点滴滴,由此提炼出什么是父爱并理解为什么说父爱是沉默的。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学生的情感得以被激发,这就能帮助学生将真实情感融入文章创作中,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开展口语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教学的重点。多数教师仅仅通过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等方式开展训练。这种练习方式相对单一缺乏趣味性,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教学的质量下降。
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教师能够设计不同的情境,并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就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口语表达机会,并且抓住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五、结语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但相对而言,这种教学模式起步较晚,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归纳,提出新的观点与看法,逐步完善这一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永梅.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0).
[2]朱春兰.引领学生进入课本中的情境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3]廉太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才智,2016(31).
[4]张小兰.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J].求知导刊,2016(06).
(编辑:龙贤东)
【摘要】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所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它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探究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渠道。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进一步促使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要求教师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与思想,即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得到推广,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来看,仍有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模式的认知存在偏差,还没有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求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加强学生感悟
所谓情境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刻意的营造和巧妙的搭建设置出较为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感悟,这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学生生活阅历不够的限制,加强学生的感悟,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能够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将原本抽象难言的场景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获得真实的情境感悟,将无法言诉的情感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难得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情感共鸣的目的。
以《触摸春天》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观察一个盲人女孩在春天的花园中触摸春天、感受春天的故事,作者通过观察感受到了盲人女孩内心的多彩,感悟到盲人女孩内心绽放的春意,进而得出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结论。
对于多数身体健康的学生而言,盲人的世界是他们无法领会的,而作者通过观察所得到的是结合了作者实际的观察和多年的人生体悟所得出的。因此,多数学生并不能受到真正的触动,并不能真正理解课文中“触摸”的含义,无法得到真实而深沉的感受。
针对于此,教师可以打造相应的情境或者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教师将学生带到学校的花园中,通过细致引导,教师让学生观察风中桃花的绽放和柳叶的摇曳,让学生惊喜地看到蜜蜂振翅飞翔的情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始烘托背景,让学生闭上眼假设自己是看不到的盲人,讓学生通过伸手触摸去感受露珠的清凉和花瓣的柔软。
当学生进入情景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朗读写景的精美散文,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更加细致美丽的春天景色。此时此刻,学生获得的认知远远强于从课本上获得的,学生在感受中进行对比,通过细细体会得出盲人女孩心中的春景,感受女孩内心的惊喜,进而对眼前的景色产生进一步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学生获得的感受得到进一步加强,不但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更融入了情感教育。
三、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课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多数教师感到头疼的教学难点。调查显示,当代学生借助于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已经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字词句积累。但相比之下教师发现,当代学生创作的文章缺乏灵魂,虽然有精美字句的优势却显得空洞。
这是由于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和情感经历所决定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智能化的信息设备已经进入学生的生活,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虚拟的网络上,导致学生的生活经历更加空乏。在写作中,学生虽然能够运用更多精美的字词句,却无法填满文章的内涵,导致文章缺乏真实情感。
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此创造出具有更真实情感的高质量文章。
以“沉默的父爱”这一主题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回顾现实生活中的情节,通过作文表达出父亲对自己的爱,需要体现父爱沉默的特点。多数学生对父爱的认知其实并不明确,学生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地将父亲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总结。换言之,多数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来源于优秀的文章,缺乏自己真实的经历。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回顾自己生活中与父亲的点点滴滴,由此提炼出什么是父爱并理解为什么说父爱是沉默的。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学生的情感得以被激发,这就能帮助学生将真实情感融入文章创作中,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开展口语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教学的重点。多数教师仅仅通过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等方式开展训练。这种练习方式相对单一缺乏趣味性,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教学的质量下降。
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教师能够设计不同的情境,并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就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口语表达机会,并且抓住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五、结语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但相对而言,这种教学模式起步较晚,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归纳,提出新的观点与看法,逐步完善这一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永梅.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0).
[2]朱春兰.引领学生进入课本中的情境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3]廉太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才智,2016(31).
[4]张小兰.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J].求知导刊,2016(06).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