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多视角叙述简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onis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说《白蛇》是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代表作,通过细腻而又及具张力的戏剧性笔法,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的两个女人:徐群山(徐群珊)、孙丽坤在社会大环境下自身生活变化时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关键词:白蛇;徐群山(徐群珊);孙丽坤;多视角
  作者简介:王晨霏(1991-),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
  导师简介:吴晓樵(1971-),男,柳坪邱山人,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洪堡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语系主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在《白蛇》这部小说中,叙述者的角色被作者从三个角度分离。在十四章小说叙述中,分别采用“官方版本”“民间版本”与“不为人知的版本”。四章“官方版本”、三章“民间版本”与七章“不为人知的版本”并没有顺序出现,而是官方版本连带民间版本顺序描写整个事件,不为人知版本以孙、徐二人不同视角插叙、倒叙贯穿全文本。每一个版本从不同的角度对孙丽坤与徐群山(徐群珊)这同一事件进行叙述,使得读者阅读时难以保持思维的连续性。
  1、官方版本
  官方版本中,叙述者处于远观这一事件的视角,并在远观这一事件中保持政治的严肃性、庄重性与正确性,从而形成对事件间接式的解读。官方版本中叙述者远离纯粹客观的语言方式让事件变得虚假不可捉摸;同时,在小说前后,政治视角本身又由于文革的结束,而发生反向转变:在文革前和文革后,政治视角本身态度是截然相反的,而叙述方式确又是一脉相承的。作者亦不曾表明政治的立场,因此官方对孙丽坤、徐群山(徐群珊)的判断就变成了一个文本本身无解的问题而被悬置起来。
  2、民间版本
  “实际上那个红极一时的孙丽坤是个国际大破鞋”。民间版本一开始就展示出来民众对孙丽坤、徐群山(徐群珊)认识的道听途说、跟随政治的主观随意感。从民间版本中看到的是对传统道德、礼仪、认识和审美的全面打碎,对孙丽坤、徐群山(徐群珊)的认识也仅仅保存了跟随政治正确性和对性的意淫(男性视角)与批判(女性视角)。
  孙丽坤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中于小说的第二章第一次出现,并且同第一章中官方视角对孙丽坤的描述形成了剧烈的对比。
  这个来自官方视角的描写使读者在期待性视野中形成一个美丽、优雅女人的预设;然而孙丽坤在民间版本正式出场的时候便将读者心中编织的预设打破了。
  “实际上孙丽坤一发胖就成了个普通女人。给关进歌舞剧院的布景仓库不到半年,孙丽坤就跟马路上所有的中年妇女一模一样了:一个茧桶腰,两个瓠子奶,屁股也是大大方方撅起上面能开一桌饭。脸还是美人脸,就是横过来了;眼睫毛扫来扫去扫得人心痒,两个眼珠子已经黑的不黑白的不白”。
  这样的出场带来的反差是巨大的,同时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不连贯,破碎甚至破灭的感觉。而民间视角由于与孙丽坤的距离更近,所以这种形象的真实性就比官方视角具有更多的可靠性。但是由于民间视角跟随政治的正确性与导向性,对文革时期的“反动分子”加以不公待遇,因此这种形象亦是存疑的。
  3、不为人知的版本
  不为人知的版本从读者角度来讲,叙述者似乎是孙丽坤以及徐群珊(徐群山)。这种角度若是得到认同则可以视为两位主角的独白类型的叙事。这个版本的叙述是主角人格建构的主要承担者。相反,官方版本和民间版本则始终处于间接观察事件的角度。
  徐群珊(徐群山)的角色以中央的派员的官方身份接近孙丽坤,同时在上山下乡过程中又处于插队中。在插队时期,她却以《毛选》的书皮来包《悲惨世界》。这种行为正如她身穿国家干部的衣服但却进行可以称之为浪漫主义的违反当时国家制度的行为。她的身份是摇摆在国家版本视角和民间版本视角之间的。既不属于此,亦不属于彼。这种摇摆也正如其性格的摇摆。这种摇摆贯穿于徐群珊(徐群山)的身份与性别认同。
  原来我在熟人中被看成女孩子,在陌生人中被当成男孩。
  同时这种摇摆性也体现于孙丽坤的精神状态之中。在国家的层面,孙丽坤始终是前著名舞蹈演员,这个身份是静止了的。但国家层面的影响同时体现于不为人知版本中的孙丽坤身上。
  她叹口气,说:“那时我像口猪。”
  她笑着说:“可不是。”
  她马上追问:“真像猪啊?”
  她马上解释:“不是说你人。是你的态度,精神面貌。”她笑着安慰她:“你自己用猪这字儿。”
  当遇到徐群山(徐群珊)之前,她的精神状态是颓废、放纵、自我遗弃的。然而遇到徐群山(徐群珊)之后这种精神状态随着她的“下台”、“上台”发生了强力的转变。
  不为人知版本中不同章节的叙事者也不同:先是孙丽坤眼中她与徐群山(徐群珊)的对话,然后是徐群珊(徐群山)的回忆,接着是徐群山(徐群珊)角度的二人的对话,后续是徐群山(徐群珊)的简短回忆,继而还是孙丽坤视角的她与徐群山(徐群珊)的对话,却在章末变成了她与徐群珊(徐群山)的对峙,最后是她与她日后长久的相处。由于视角持续的变化,所以作者始终把这个版本称为不为人知版本。
  通过三个不同视角的版本,作者完成了整篇小说的叙述。同时,没有任何一个版本可以确定是真实地、直接地接触事件及人物本身的叙事。官方与民间版本完整了孙丽坤事件,却由于政治大背景不能令读者对孙的真正形象不存疑;不为人知的版本中,以徐的回忆倒叙了徐的形象,读者却由于其性别的“转变”同样不能连贯的判断整个事件。作者通过不同角度把孙丽坤事件悬置起来,达到了罗生门的效果。这种对同性之间爱情的描写方式避开了判断,把判断留给了文本的接受者。多视角的叙述既填补了各视角之间的断裂,使读者更全面的了解整个事件,又赋予文本更强的张力与可读性。
其他文献
在空间受到限制的矿山巷道中,扇风机强大噪声的危害要比地表工业设备的大得多,因为它不仅对矿工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劳动生产率,而且会干扰地下运输信号和顶板塌落的声
摘 要: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海明威在其很多作品当中都表现了其精湛的叙事艺术。本文将从聚焦和叙事视角两个方面来分析海明威著名短篇小说《在异乡》当中的叙事特点,以揭示作者在此小说中展现出来的独特的文体风格和艺术效果。  关键词:《在异乡》;聚焦;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在异乡》是海明威
【目的】  脆性X综合征(FXS)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智力障碍疾病,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FMR1)5'末端非编码区 CGG三核苷酸重复数异常及其相邻部位 CpG岛异常甲基化使FMR1编码蛋白 FMRP
目的:SOX9(Sex-determining Region Y box9)是与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同源的基因,参与胚胎早期多种器官的发育。最近研究发现在肿瘤中SOX9通过介导上皮细胞间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各项治疗措施对儿童重症肺炎临床治疗的作用与地位,为提高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以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
除虫菊种植前景广阔除虫菊为多年生菊科天然杀虫植物,其花、茎、叶均含有大量除虫菊酯,广泛用于高效、低毒、无污染的菊酯类农药、蚊香、避蚊油、灭虱粉等,对人、畜、禽均无
《大连日报》从2001年1月8日起,为了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给读者作最新最快的现场报道,特别组织成立了一支装备有专车、现代化通讯工具和摄影器材,并能够快速反应、精明强悍
摘 要:《金色笔记》是莱辛在小说创作道路上一次大胆的具有实验色彩的文学尝试,她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混合交错使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戏仿手法的运用非常引人注目,本文以《蓝色笔记》中的两个梦为例,来解读《金色笔记》中对梦的解释的戏仿手法。  关键词:《蓝色笔记》;戏仿手法;梦的解释  作者简介:贾晓霞(1978-),女,甘肃张掖人,硕士,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
摘 要: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第一人称视角逐渐取代传统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成为西方现代小说家的宠儿。台湾旅美派作家聂华苓在《失去的金铃子》中便使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一方面增强了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另一方面揭示了主人公深层心理。  关键词: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  作者简介:李永芬(1989.9-),女,汉族,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学。  [中图分
川上弘美的《踏蛇》一直都是文学界争议比较大的文学著作,很多人对该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蛇刻画的内涵产生了质疑和不解。《踏蛇》是一部幻想性且又融合了现实生活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