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的本体性新释义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老子用“道”架构了“无”、“有”这些重要的哲学概念,从而连接起自然、天、地、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道”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道”之所以有着如此宏大的气韵、丰富且深刻的思想性及启蒙性的思辨价值,原因就在于它的本体论意义。论文将从构成性本体的角度重新论述“道”的本体性实质。
  关键词:道 本体 实质 潜在可能性
  老子的“道”不仅是道路、流向,也是万物从生至死、大化流衍的规律,更是本体。老子哲学是模糊而精致的,有人认为是由于辩证性,有人认为是简短几句之间意境深远,其实是因为“道”是即体即用的缘故。但是仅靠持有“道”是本体这一态度是不够的,还要弄清“道”为何能够作为本体、“道”的本体实质指向何处,实体性本体已经不足以完全诠释“道”的内涵,只有站在构成性本体的新角度,才能真正探索出老子“道”的本体实质。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中的第一句,揭示了“道”是宇宙万物的开端与其不可被称谓性;在第四十章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揭示了“道”作为“有”和“无”包含共生的结合体,从而成为一切的本源。“道”的特性是“无”,但它并不是绝对意义的虚空和虚无,它是本体,所有事物从它这里来,按它的规律和过程走,最后也在它这里消亡,是个大循环的流程,无论是有生命还是没有生命的,“道”始终贯穿在整个存在过程里。“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被言说的,如果可以被准确地讲出来,被准确地描述和称谓,就不是永恒、绝对意义上的“道”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如果作为事物,是恍惚的,是不可以被感觉、感知的,但它却是存在着,它恍惚之间就成就了事物、现象,像一种精神,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不是无,不是没有,而是作为超越于表象被感知事物那样坚定的存在。
  我们可以用现象学本质直观的方法来还原:“道”衍生成杂多的万物,它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性,它是一切的本质所在。不论是生物还是事物,它们身上都有着“道”这个共同因素,不论“道”以什么形式、什么方法来呈现,“道”始终是同一个“道”,我们之所以把握到它,是它作为了“自身当下的被给予”,“道”在我们的意识里一边呈现、一边建构着它自己,所以它始终伴随万物也伴随着我们的意识,它是一种观念性存在,具有明见性:“道”蕴含在万物之中,不以时间和空间为转移,不以感官经验为转移,它可以被直观到。可是当我们通过一座山或一片云直观到“道”时,我们又如何能清楚地知道——原来山和云是由“道”产生的?诚然,我们可以通过万物来本质直观到“道”,但是我们“看见”了“道”不代表我们就能清楚明了地把握到——“道”是一切的本源。尽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这是老子的关于“道”所持有的态度,其实在《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已经表明:想要具体地说明“道”是不可能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道”、“道”本身、我们通过《道德经》所理解的“道”,是不一样的。老子说了“道”是本体,但是并没有阐述“道”为什么可以成为本体。那么真正的“道”是什么?“道”又如何作为本体,并且即体即用?
  二
  “道”在《道德经》里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不仅是本体,也是规律。但是要想总结出事物的规律,那么必须先有事物才行。要想诞生事物,必须有本源才行。“道”就是本源,诞生万事万物的本源。既然一切事物都源于“道”,那么“道”产生之前是什么,或者这样说:“道”这个本源出现之前,世界又是怎样的世界?如果是绝对的无之中,又如何有了“道”这个本源?在我们认识“道”的真面目之前,关于“道”的真理就已经慢慢消解在了我们对《道德经》的各式各样的解读里。我们通过老子知道了有“道”这样的东西存在着,可是我们却始终无法准确定义究竟什么是道,老子同样也没有准确提出对“道”的定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虽然无法定义“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本体的“道”一定是处于前经验域的。道生万物,我们的经验材料都在“道”之后,“道”是先验性的。先验性的“道”同时也是超越时空的,既不会诞生也不会消亡,而时间和空间的奠基点都是“道”,既然“道”是一切的本源,那么它也是时间和空间、宇宙、自然万物的本源,世界的起点是“道”,那么我们就能断定“道”之前的世界是绝对意义上的“无”吗?显然不是。如果“道”之前是绝对的虚无,那么根本就不会有“道”这一本源。“道”作为真正的存在,那么“道”之前可以说是一种以虚无为形式的绝然存在。正是有这种虚无,才能有“道”,“道”才具有作为本源的适格状态。万事万物从“道”中来,同时也成为了“道”的载体。如前文所述,尽管不能因为所有事物都有着“道”这一因素,就把“道”作为本源,但是我们如果回到事物之前,回到那片以虚无为存在形式的世界,“道”首先不是观念性的存在,而是先验存在,在我们用本质直观、观念化抽象之前,“道”就存在。
  三
  严遵解“道”时,提出“无不生无,有不生有,不无不有,乃生无有”的主张。 “无”不是绝对的虚无,“有”也不是绝对的存有,不能用一般的有无概念去衡量“道”,但是,“道”是包含“有”和“无”的。正是由于统摄了“有”和“无”,“道”才显得“玄而又玄”。那么,“道”作为本体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道”作为本体,不是实体意义上的本体,它是构成层面上的本体。“道”是先验的,又是自为的,独立于人的意志以外,不强迫自然和人,但是却处处影响,或潜移默化,或直接造成一个可视可知的结果,它静谧地看着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它的载体。这种神秘但是强势的力量就在于——“道”是潜在可能性。
  实体的“道”是不存在的,能把握到的实体都是“道”繁衍出来的衍生物。“道”也不可能是朴素唯物主义里的实体本体。但是“道”如果是形而上意义的本体,那么它早在观念之外就已诞生,它是本体,无论抽象还是不抽象,无论是否进行还原、直观,它是前经验域中的。“道”是一种潜在可能性。在科学界为了宇宙诞生于爆炸还是其他争论时,在生物科学追根究底生命的起点究竟是什么时,“道”早就以旁观者的姿态洞察了一切。正是由于这样的潜在可能性,才构成了万事万物。无论是哪个物种存在于世界,无论宇宙是如何诞生的,“道”都在其中。潜在可能性构成了历史选择性。“道”成了奇妙的生命哲学。这个潜在可能性伴随着任何事物任何生命,这个潜在可能性构成了本体,不是“道”就是潜在可能性本身,而是相反,潜在可能性被命名为“道”。由于一切事物都有着潜在可能性,而这种潜在可能性是不可以被感知的,也是先验的,所以这种潜在可能性是若隐若现的、难以界定和把握的。一切大化流衍都是依托了这种潜在可能性。那么前经验域呢?其实也是一样的,如果本源诞生之前就有了世界,本源就不是本源了。“道”由于不是实体意义上的本体,只是作为一种潜在可能性,所以虚无、存在本身就是这种可能性的反映。基于“无”的可能性,前经验域是非绝对主义的“无”;基于“有”的可能性,“道”成了宇宙自然的本源。“道”切实地构成了一切,但却是难以称谓并把握的。这种潜在可能性是构成意义的本体论,也赋予了“道”不滞于有无的特性。   四
  作为潜在可能性的本体。“道”生生不息,恍恍惚惚之间不仅完成了历史的选择,也形成了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能被感受、感知、统觉的一切,也都是“道”运作的结果。老子虽未点明“道”是潜在可能性,但是在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重要思想里,都反映着“道”的本体实质。
  1无为而治中的“道”的本体实质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像个旁观者,默默看着自己制造出来的世界,欣赏自己的杰作,清静无为,不加干涉。因为“道”本身只是个潜在因素,它既是结果的直接原因,也是过程选择的必然环节。“万物并作”之中,“道”直接参与进去,但是这不是强迫性的,“道”作为潜在可能性如流水一般贯穿在事物之中,哪怕是矛盾的,“道”都可以在其存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之所以事物产生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结果,并不是“道”强加给它这种结果效果,而是事物自身选择了可能性中产生的后果之一,所以事物最后产生出了那个既定的后果。潜在可能性,本身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可以这样,可以那样,事物可以根据多种样态产生、流转、消亡,或者回归到起点或者转化成别的事物。“为无为,则无不治”,真正的大治一定是无为的,因为大治必定是符合那个潜在可能性的,一切事物都有因果性,都要遵从因果线性发展的趋势。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不能把无为的“无”当做绝对意义的“无”,无为是不妄为,顺着“道”走下去,顺其自然,沿着那个大治的潜在可能性,最终“无为而无不治”。
  2 天人合一中的“道”的本体实质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作为本体的“道”由于其潜在可能性的实质,将天地人统摄在一个系统之中,道、天、地、人,是平等的,自然并不是凌驾于人的。人的一个选择可以影响自然,自然也可以将人的选择反射给人,不论是危机还是和谐,在这个天地人、道的大系统中,飘渺的“道”始终幻化为一种可能性,引领着人、天、地,引领着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生命哲学,不仅人可以在这种潜在可能性中进行选择,自然也可以选择,自然的选择引导着生物的进化,人的选择既改变其自身所在的环境,也改变着自然环境,自然和人本质上是一体的,老子说出了“道”之用的内涵——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可以同时宣称:因为“道”,才会这样。这种潜在可能性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伴随着人和自然,而且不能被割裂。
  3 道法自然中的“道”的本体实质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有别于客观世界中的那个自然,应当是自然而然的意思。“道”是效法自然的,而自然是自然而然的,“道”也该是自然而然的,清静无为、守虚而不争的。而其自然而然的关节点就在于“道”是作为潜在可能性而即体即用的。“道”自然而然,首先“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并依附于万物,达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其次,“道”存在于有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里,但不是主导结果,而是万物依据“道”这个潜在可能性而自然而然地流转。正是“道”这种潜在可能性的特性才反映出它好像既是随意的,又好像是个推手。
  潜在可能性——“道”本体的这种实质,若有若无,符合它的哲学精神,也给了人们新的思考空间和看待它的新角度。所有事物起初其实就是个随机事件,不论是历史地、看还是当下地看,非自然的努力其实是为了这种潜在可能性变成真实的事物。“道”依旧神秘和奇妙,独特的魅力让人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老子:《道德经》,金盾出版社,2009年版。
  [2] 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 严遵:《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年版。
  (任亮颖,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信息”并不是一个外文所独有的词汇,它很早就是我国语言中的一个特定的词。唐代诗人李中在《暮春怀故人》一诗中写道:“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可见,中国早在1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的10吨压式测力传感器于1982年底通过所级鉴定。在这种传感器上采用了两项新技术:1.双层膜片全焊接密封外壳,并充惰性气体保护。实践证明:采用双层膜片
<正> 系统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历代哲学家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学说林立。系统作为一定的有组织整体,它必然处于一定外部环境之中,与一定的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着特定的关系。一般来讲,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研究的对象与围绕它的各类条件间的关系问题。本文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角度,对于环境、系统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一种新的哲学探讨。
从剖析结构入手,关键在于抓住切入点。一般来说,剖析文段、文章结构可以从五个方面切入。解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从文段、文章的结构入手就是其中的一种。从剖析结构入手,关键在
全国第五届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1987年5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现摘发青年学者撰写的论文若干,以示本刊对青年学者的期望。 The Fifth National Symposium on Philosophy of Sci
前些日子,一直在感叹春天的脚步太慢太慢,料峭的春寒叫我天天背负着厚长的羽绒服。昨天,春姑娘好像突然飞奔而至,站在眼前,灿烂的笑容温暖了每颗期待已久的心。今天早晨,阳光
J.M.凯恩斯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1911年,年仅28岁就当上了《经济杂志》的编辑,两年之后他又担任了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秘书,但是他仍不间断地为《经济杂志》审定稿子。此后
电镜通常容许的杂散磁场值为2—5毫高斯,视镜筒的屏蔽及要求的分辨本领而定。如果超出电镜制造厂的规定值,将导致电镜成象模糊而影响了分辨率。一、杂散磁场的检测。去年,我
个人理财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进行理财规划。那么怎样甄别这个理财师是否适合自己呢?选择一家专业且值得信赖的理财机构。一家好的理财机构对于理财师的要求是非
前言《情报学刊》创刊十周年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十年来,她为开拓我国情报学研究领域、活跃情报学学术交流、推进情报事业的发展、促进情报学教育、加速情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