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镇江市职业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工作室模式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开发了新课程,校企合作模式在优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互动互惠,工学交替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社团模式促进了学生成功成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实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57-02
  江苏省镇江市各职业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工作室制,完成项目的同时开发新课程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企业项目为引导,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强化教、学、做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专业视野、团队协作和工作方法、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好提升,从而使他们顺利地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另一方面它能有效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室组织中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项目小组的管理者、项目洽谈的合作者、技术管理和项目评价的责任人,完成一个项目,同时就开发了一门新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产业发展的感知力和应变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增强,知识、能力结构得到优化。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九点工作室”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和科研中的成就、“师平名师工作室”在机电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教学中的成果,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蒋伟凤名师工作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绩,都充分验证了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功能上具有引领学校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功能。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过程不再死板地从概念或理论起步,而是在工作任务引领下,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分解的明确要求,边学习边完成项目,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巩固理论知识、理解基本原理、熟练基本技能。由于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与普通的授课形式相比,由于师生关系更为宽松,更类似于师徒关系,也就拉近了师生距离,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校企合作,优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互动互惠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架起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对学校而言,能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教学资源,克服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及高成本的弊端;对企业而言,有了联办班、甚至是“冠名班”,企业对学校的合作指导更有主人翁意识,会更主动服务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对学生而言,学习期间明确了就业方向,学习目的更明确,专业方向的学习针对性更强,同时也多了一份归属感甚至是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并增强质量意识和团队意识。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结合得更紧密、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更相似、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能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力,促进学生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以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参与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全过程,从教学内容这一关键环节着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毕业学生能迅速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形成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工学交替,边学边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推行“工学交替”,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缩短就业适应期,而且可让学校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学校教育的长处和不足,获得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使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工学交替”能促进学生能力递进。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教办学模式,不能根本脱离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工学交替能真正实现实习教学的功能和目标,促进学生能力的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资源整合与校企合作,通过引厂入校,引项目入校,引技术入校,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评价实现了多元化和严标准,采取知识、素质、技能多方考核,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思考,将学习与工作过程合二为一,让学习环境变成了师生成长的乐园。
  四、社团制育人模式,促进了学生成功成才
  社团建设是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生相比,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境况更为复杂。他们与大学生一样有追求成功的心理,但现实中他们往往备受打击,要唤醒中职生的心灵,使他们快乐成长,社团育人模式很有效果。所以,中职校社团建设更为必要,形式也应多样。
  镇江市教育局将社团建设的育人模式作为考量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求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组织学生社团。镇江市中职校学生社团大致分为四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学科探究类、科技创新类。这些社团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因势利导可发挥学生的长处,使兴趣变成特长;能弥补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使他们轻松前行在学习进程中。二是可打破年级、系(部)界限,使得志趣相投的同学间以长带幼、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交流交往更为广泛深入,视野和胸襟随之宽广。三是可激发学生的最大潜力,组织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科技创新类的学习研究社团,鼓励他们发挥潜能,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组织喜爱生活型的同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创业创新,有所成功。经过多年努力,镇江市各职业学校构建了一套高效、灵活的社团动态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批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社团骨干,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执行能力。
  (责任编辑:章跃一)
其他文献
很久以来,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编者是一个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的角色。有时他与作者“合体”,更多时候则是似有若无、可有可无。但是,一篇文本之所以被选入,之所以被如此这般地改编,却有着编者独到的思考与教学价值层面的意图,解读它,对话它,是阅读教学的应有视角。课标“2011版”与2002年“实验稿”相比,增加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维度。看似简单的“增加”,其实是进一步确立、彰显了编者的地位与作用。一篇篇文
摘要:编外教师是指不纳入事业编制的聘用的代课教师。编外教师目前是农村幼儿园的主干力量,她们工作任务较重,职业待遇偏低,因此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当下应从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创设安全宽松的工作空间、扎根乡土享受工作的幸福等方面开展工作,努力缓解编外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编外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专业成长;教育幸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品德课是一门集生活性、活动性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它所涉及的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开放的。品德教师既要灵活有度地利用好教材这个平面资源,更要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教材之外的各种资源,如学生在校园、家庭、社区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丰富的网络资源等,以实现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课堂;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6-0077-03 
摘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期望“一蹴而就”是无益的。要想保持教育教学的持续有效,心态最重要,这也是教师职业修养中核心的成分。心态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爱心是核心、前提和基础;信心和耐心是关键,反映了教师的修炼境界和胸怀;用心,是教师职业价值观与责任的直接表征;同心,则是基于对教育生态的认知而生发的教育智慧,植根于土地,才会营养不竭;开心,衷心为学生的进步而快乐。  关键词:
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其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代教师的质量。”的确,学校最大的财富是教师,谁赢得了优秀的教师,谁就赢得了未来。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始建于1910年的盐城市第一小学,才能成就百年辉煌。翻开学校教师名册,赫然记录着:“先后涌现1名江苏省名教师、27名省特级教师,目前在岗教师中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2名、江苏省特级教师20名,盐城市名校长、名教师16名,
【案例背景】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要求教师树立开放的、多元的大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本土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最直接、最广泛、最有说服力的特色教学资源。如何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本
摘要: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的道德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绝大部分学校还没能抓住这个契机: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可行的计划,缺乏指导体系,缺少必要条件,没有参与动力。只有高度重视闲暇时间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确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实施科学的调控,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充分发挥闲暇时间在中小学道德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闲暇时间;中小学;道德文化教育  中图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建议:“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但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各种原因使户外体育活动不能正常、高效的开展。我园是1998年创建在居民小区里的一所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不足,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当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又非一日之功。要想在高中三年的有限时间内有效落实该目标,需对高中三年的语文课程进行科学规划与整合。因此,构建一套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的语文校本课程体系,这不仅是适应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形成我校语文教学特色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构建 提高语文素养 校本课程体系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语文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有
【个人档案】  沈玉芬,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副校长。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坛新秀双十佳。曾获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四届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江苏省“杏坛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奖。主持省级课题《基于组块教学理念的小学阅读教学内容的研制》,近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人物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