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经历第四次“建国”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0日,特朗普抵达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的BOK中心参加竞选集会

  时隔近3个月,特朗普7月21日下午重新召开了白宫新冠记者会。除了总统一人宣讲和答问、时间大幅压缩外,整场发布会的画风也颇不一般。在照本宣科地快速念稿之后,特朗普还对记者降低了敌意,答问基调异常地温和、有建设性。有媒体称,这是特朗普竞选风格的“重置”。问题是,这会不会带来美国政治机器的“系统重组”?
  自美国政治进入现代以来,特朗普或许是最能让美国人感受到“系统崩盘”的总统。他执政的三年多里,美国总不缺危机。有的是他人为制造的,有的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但不管怎样,危机叠加的风险系数,都在接近史无前例。现实的压力,将迫使美国人不得不思考,政治机器如何才能有效运转。
  目前特朗普选情堪忧,各路预测机构与分析人士,开始把脉“后特朗普时代”。即使美国的“2020后时代”里没有特朗普,也会留下深深的特朗普烙印。如果拜登赢得大选,他所面临的不只是“重振朝纲”,还要回应美国的政治之变。
  即便特朗普成功连任,美国政治也不会系统崩盘,但可以肯定的是执政会更困难。美国政治的变化,并不等同于“特朗普化”。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共和党,都无法回避政治的系统重组。而今年11月的大选,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美国政治如何“系统重组”。

喧嚣之外


  7月15日,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公布的全国民调数据显示,拜登对特朗普的领先优势扩大到15个百分点。这个差距是什么概念?根据学者的相关研究,这是二战后在任总统连任竞选中,距大选投票4个月时落后于竞选对手的最大差距。
  但这并不意味着拜登已胜券在握,或特朗普败局已定。如果那样,这届大选就风平浪静了。相反,民调差距的拉大,更可能预示着今后的选战将更激烈。特朗普逆势翻盘的冲动,可能搅起大选的轩然大波。
  2016年特朗普的“意外”当选,凸显了美国的政治之变。从预判选情角度看,这种分析虽有“马后炮”之嫌,但近年来的确已成美国政治研究的共识。政治的变化非一朝一夕,大选喧嚣之外的因素更值得关注。
  表面上看,特朗普似乎能我行我素,甚至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拜登好像也可以见招拆招,或许还能坐收特朗普执政糟糕的渔翁之利。但事实上,两人在选举策略上都有左右为难之处,都没有“一招鲜”的制胜筹码。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美国选民结构的变化。
  进入8月,民主、共和两党都将召开全国大会。这些会议的既定功能,是正式确认两党的总统候选人身份,但真正的看点在于特朗普和拜登将选择谁做搭档(副总统候选人)。如何选搭档,是个选举策略问题。而选举策略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吸引更多选票。所以,选搭档也是一种对潜在支持者的“广告投放”。目前美国舆论热议的,是拜登的搭档将是白人女性还是黑人女性。两种选择各有利弊,这也是拜登的纠结之处。
  无论拜登怎么选,都会被特朗普和共和党贴上玩“身份政治”的标签。如果他选黑人女性做搭档,那么这个标签会更大。“弗洛伊德事件”之后,族裔问题已经与新冠疫情、经济衰退一起,成为这次大选美国选民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在处理族裔问题上,拜登支持率大幅领先于特朗普。所以,“白人男性 黑人女性”的组合,对拜登不可能没有诱惑。但他也不得不有所忌惮,过度凸显身份政治,可能引发特朗普白人支持者的反弹。
美国以白人为主的社会结构,正在逼近但又未跨越“质变”的临界点,客观上造成了特朗普和拜登在选举策略上的两难。

  2008年以来的历次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都获得了超过八成五的黑人选票、超过六成五的拉丁裔选票。从这个角度看,身份政治对民主党候选人来说,催票的空间已经不大。但在族裔问题凸显的背景下,谁也不能保证,拜登阵营选择“双白人”组合(2016年希拉里的搭档是白人男性),是否会导致有色人种选票流失?虽然临阵换将是选举大忌,但在选情不利的情况下,特朗普不会放过任何“收编”民主党流失选民的机会。
  比如,特朗普是否会以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印度裔共和党人妮基·黑利取代彭斯?特朗普“白人至上主义者”形象已深入人心,但以他的秉性,弄出一个同样关心少数族裔的奇怪组合,不是没有可能。但与拜登一样,特朗普也是左右为难。
  他今年3月访问印度,没人会怀疑其拉拢印度裔选民的动机。而他最近在工作签证问题上的限制政策,讨好了自己的基本盘,但伤害了印度裔选民的利益。2019年,美国高技术签证72%发给了印度人,2016年80%的印度裔把选票投给了希拉里。
  与族裔相关的身份问题成为政治,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美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美国官方的数据,1980年美国白人在总人口中占比80%,黑人、拉丁裔和亚裔等少数族裔占比20%。2019年这两个比例分别是60%和40%。与人口结构变化同时出现的,是共和党“白人代表”与民主党“族裔多元”形象的固化。2016年大选,希拉里与特朗普获得的白人选票比例分别是37%和58%。
  在“弗洛伊德事件”之前,特朗普竞选阵营就制定了吸引少数族裔选民的计划。原因不难理解,靠固守白人基本盘求险胜,风险在增大。但对于拜登来说,在身份政治上走得太远也存在风险,因为毕竟白人选民依然占多数。美国以白人为主的社会结构,正在逼近但又未跨越“质变”的临界点,客观上造成了特朗普和拜登在选举策略上的两难。
  人口结构的变迁与选举政治相关联,是美国政治未来的趋势。2020年大选的过程与结果,将是美国政治如何回应多元化趋势的风向标。

系统之内


  如果把选举政治、政党政治以及立法、行政、司法等制度系统看作一部机器,那么目前美国的政治机器运作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是系统性的。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今年年初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目标:再造21世纪的美国民主》的报告。这份创作历时两年、带有调查性质的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无论与其他西方国家横向对比,还是与美国自身民主政治历史作比,美国的政治体系都呈现出明显的“反应迟钝”“无法适应”甚至“过时陈旧”的特点。
6月23日,初选期间的肯塔基博览会中心

  投票率是检验选举政治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率,长期以来在主要西方国家中几乎垫底。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5月的一份报告,美国2016年大选投票率是55.7%,在当年或其前后举行了选举的35个经合组织国家中,美国投票率排名第26位。根据这份调查,70%的美国人认为高投票率对总统选举至关重要。如果以此为参照,美国最近一次总统选举投票率达到这个比例,还是1900年(73.2%)。从二战结束到2016年的18次总统选举,投票率超过60%的只有 4次。1972年以后,投票率就再也没有超过60%。
  2020年大选的投票率或许会超过2016年,但绝无可能达到曾经的历史高位。低投票率还不是问题的关键。今年大选对美国政治的更大考验将是,美国人投票选总统这种“游戏”是否还玩得下去。有美国媒体嘲讽道:特朗普与拜登这两位对手已经达成共识:对方正试图窃取自己的选举成果。特朗普近日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到如果败选是否会拒绝接受选举结果时,他的回答是“我到时候会考虑的”“我会对你保持悬念”。
根据盖勒普2019年5月的民调,国会角色的受认可度仅为20%,不认可度高达75%。国会的“高代表性”与“低认可度”,对美国政治意味着什么?

  这或许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如果败选,特朗普几乎不可能不提“选举舞弊”。而且,从目前政治极化的情况看,他不需要提供证据,就能煽动街头抗议。在美国保守派政治分析师里奇·洛瑞看来,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不会体面地接受败选。“如果败选,他甚至连给竞选对手的祝贺电话都不会打。”他分析称,2000年小布什与戈尔得票率接近,后来双方都接受了最高法“裁决”的选举结果,背后的原因是那两位都珍视美国政治中的理性与体面。
  根据美国的选举规则,总统选举的胜者是获得更多选举人票,而不是更多普选票的候选人。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普选得票率与选举人票数是匹配的。从1788年(首次举行总统选举)到2012年,美国总共举行了57次总统选举,普选得票率低但选举人票数多的情况只出现了3次(1876年、1888年和2000年)。也就是说,“偏差率”是5.3%。
  2016年大选,特朗普的普选得票率少希拉里2%,但以更多选举人票(304票对227票)取胜。如果算上那一次,“偏差率”升高到了6.9%。对比历史来看,2016年的大选结果,是一次无关紧要的“误差”,还是需要“系统重组”的信号?
  在西方民主国家中,选举人制度属美国独有。这种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直接选举的制度,与美国政治现实之间的张力,可能会越来越多。如果2020年的大选再次出现“偏差”,那么无论谁当选,这种制度设计都会面临更多的质疑。
  系统问题的另一个表现是,国会的“多元化”与政党政治的“两极化”同时存在,两者似乎代表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极化成视彼此为国家威胁,国会却演化得更能“代表”美国。2018年中期选举后,美国参众两院里,少数族裔议员所占比例创下历史新高(22%),而1945年这个比例仅为1%。女性议员在参众两院的占比分别是25%和24%,1997年这两个比例分别是2%和6%。
  毫无疑问,选民直接投票产生的国会,更契合美国多元化的现实。国会是美国的建国先贤们,根据美国宪法建立的第一个政治实体(1787年),当时美国还没有正式的政党或政党制度,其在美国政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目前国会的尴尬之处在于,它在代表性上的优势,被极化政治几乎化于无形,更别提对美国政治的塑造能力。根据盖勒普2019年5月的民调,国会角色的受认可度仅为20%,不认可度高达75%。国会的“高代表性”与“低认可度”,对美国政治意味着什么?

重组节点


  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列出了成功民主的三大要素,即国家、法治与负责制政府。历史罕见的病毒大流行,让美国人见证了国家能力的式微;特朗普早前把危機的责任推给他人,让美国人感受到了“不负责政府”;执政三年多,特朗普对某些法官的公开抨击,以及频繁游走于宪政危机边缘的做法,总能让人联想到行政权扩张、权力制衡缺位。美国政治走到系统重组的关口,特朗普可谓“功不可没”。
  美国资深政治分析师、政治新闻网的联合创始人约翰·哈里斯,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把特朗普比作“催吐药”。他的逻辑是这样的:特朗普的支持者在2016年把他送进白宫,是因为那些人认为美国的政治肌体里“有毒”—过度低效和虚伪,所以需要来一次大排毒。服下那副“催吐药”后,美国的政治肌体立刻痉挛抽搐、虚脱无力。所以哈里斯认为,特朗普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他应该站在“任务完成”的标语下离开白宫。
如果说以前的政治文化可以“自由奔放”,那么未来必须学会妥协共存。对于美国来说,这种转变会尤其痛苦。

  哈里斯虽然是讽刺调侃,但分析得却不无道理。政治趋于极化、贫富差距拉大,说明目前的美国政治、经济体制都缺乏包容性。特朗普不是这些问题的制造者,某种程度上说,是这些问题让他成为了总统。但对于某些美国人来说,选特朗普上台让他们认识到,总统不应该怎么做。
  在哈佛大学政治学者丹妮尔·艾伦看来,特朗普的执政对美国人有“教育功能”。“正是由于他在危机中执政治理的失败,很多美国人首次学习到,联邦政府应该如何运作。”艾伦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对美国宪政框架的信心,她就特朗普执政带来的警示作用打了个比方:“这就像坐在你叔叔的法拉利里,你却不知道如何开这部跑车。”
  美国政治体系是否还能称得上是“法拉利”暂且不论,但特朗普的确让其处于近似“无人驾驶”的状态。2021年无论谁是白宫的主人,这种状态都不太可能持续。如果成功连任,特朗普可能更加在乎青史留名,而不是破坏性的“革命”;如果拜登获胜,他将更有系统重组的紧迫感。
  深重的危机必然产生深远的政治影响。《我们共同的目标:再造21世纪的美国民主》这份报告,以历史的维度总结了美国政治系统重组的几个节点,每一个节点发生在重大危机之后。该报道认为,南北战争后废除奴隶制,是美国独立后的第二次“建国”,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平权运动是第三次,如今正在经历的是第四次。没人会否认目前美国遭遇的危机是历史性的,所以无论哪种政治派别,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美国政治体系走出运转失灵?
  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写道:“政治机构的发展,通常是缓慢和痛苦的,必须经历漫长岁月。人类社会一直在努力组织自己,以征服他们所处的环境。”美国的“第四次建国”,难度系数或许是历史性的。布鲁金斯学会学者威廉·弗雷曾说,界定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政治的“白人婴儿潮”政治文化,正在让位给种族和文化更加多元的国家。如果说以前的政治文化可以“自由奔放”,那么未来必须学会妥协共存。对于美国来说,这种转变会尤其痛苦。
其他文献
7月1日,游客进入海南三亚国际免税城购物  “以前就知道海南有免税店,但没考虑过去那购物。”  24岁的女白领孙绮告诉南风窗记者,一直以来买中高端品牌化妆品都是去日韩买或者找代购,“没有额度限制的同时,价格也优惠”。  不过最近事情起了变化,她打算去一趟海南了,尤其是当她看到朋友免税店的商品价格表之后。  原价1540元的SK2神仙水,海南卖874元;原价1500元的雅诗兰黛小棕瓶,海南卖645元
8月11日,天津二中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一案。其中,检方指控,2008年至2018年,他收受的财物折合人民币17.88亿余元,其中1.04亿余元尚未完成收受。  17.88亿元,这个数字让人咋舌。人们还计算了10年17.88亿元,那么每年收受多少、每天收受多少,以表达数字的惊人程度。直接原因的解释其实也不复杂,就是赖小民长期在金融领域担任“一把手”,掌控着众多稀缺资源,尤其是
杭州九堡街道,薇娅在直播时介绍一款毛巾  “中通的董事长要办一场直播,需要我们这边给安排所有流程,规格就按董明珠的来。”  下午3点,田志翔突然接到同事的电话,又来了个“急活儿”。他连忙驱车赶往公司的直播基地,与同事协商有关事项。场地、器材、团队、差旅,沟通老练到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不消5分钟基本安排妥当。  田志翔所在的妙趣新媒体,位于湖南长沙,是直播电商领域的头部MCN。他告诉南风窗记者,疫情期
福海街道是深圳市宝安区2016年12月26日新成立的一个街道,下辖桥头、和平、新和、塘尾、新田、稔田、大洋7个社区及立新湖全部水域。辖区面积31.8平方公里,现有管理人口50余万。  2017年是福海街道成立后大转型、大发展、大建设的大好“元年”。9月8日,福海街道在深圳各街道中首次颁发实施社区振兴工程“白皮书”。“白皮书”囊括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廉政、人才等40项内容。这是由基层政府全面
中国已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其日益成熟的制造业出口,主导了整个国际市场。中国要维系其目前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政治冲突自然是免不了,但对于西方国家而言,要与中国断绝贸易往来,又已经不大现实。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谈到世贸组织的成立,其本身是建立在一个隐含前提的先决条件上的,即各国的国家经济都将相互趋同,且最终形成一个大体相似的“标准”模型。然而,中国难以与西方国家相融、实现深
2018年12月14日,青岛西海岸一家民营医院的医生在为患者实施口腔矫正手术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医改的推动方向之一。  为人熟知的莆田系,草莽特色明显。拥有外资背景的高端医疗机构,盯住了高净值人群。互联网巨头以及互联网医疗创业者则更多地加码移动医疗产业,抢滩占位。民营医院的口碑,以及整个环境都在重新塑造中。  不做竞价
领教工坊领教、百威啤酒全球独立董事刘小稚  “很多人让我做CEO,最近还有一个企业来动员,我都说我想活,别让我做CEO,太累了,因为责任心。做企业家就是要很累,既然承诺了就得做到,就得承受。”说这番话的人叫刘小稚,坐标是上海市大学路,时间是2019年10月的一天。  从德尔福汽车上海公司CEO,到通用汽车台湾公司CEO,再到Neotek(中国)CEO,福耀玻璃CEO,刘小稚当了许多年职业经理人。 
2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纲要》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规划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为何要编制规划?《纲要》指出,为全
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争议比较大。这一次,奖项授予了黑洞研究,但对大众来说,黑洞早就很“熟悉”了。于是,不免有人会感到惊讶,它到现在才得奖?  这不只是大众的感受,实际上,业界也有类似感叹。比如说获奖人之一、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他接受采访时说,对于诺奖,他本来是没有期待的。不期待的一个原因,是“黑洞存在”这课题确实太老,等了太久。  要知道,诺贝尔先生创立奖项时,有
第三季度,疫后经济恢复终于有了新起色,信用债市场却迎来了历史上的第四次违约潮。让市场错愕的是,这次违约的主体是地方国企。  10月下旬以来,从沈阳盛京能源两只存续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违约、青海国投永续债延期,到华晨私募债、紫光集团“15紫光PPN006”违约,再到永煤实质性违约,一连串的风险事件让信用债市场颇为震荡。  受它们影响,已经有数十只债券取消或延后发行,并引发了相关债券大幅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