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nyliu2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不仅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使学生在集思广益中得到更好的成长。教师不妨从生活和教学理念上多下功夫,使学生能够真正发挥出小组优势,让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模式中更加精彩。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兴趣激发、问题设计、展示反馈以及总结反思等环节做出新的教学尝试,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9-0041-02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Group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Xialin School, Chengxia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DAI Xuemei
  【Abstract】The group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l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t can not only inspire students' thinking, but also enable students to grow better in brainstorming. Teachers may wish to work harder on life and teaching concepts, so that students can real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groups, and make Chinese teaching more exciting in this mode. In specific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can make new teaching attempts in the links of interest stimulation, problem design, presentation feedback, and summary reflection,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enhance the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 Group cooperation; Interest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够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也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能够凸显出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致使其成效不佳,比如合作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差、问题设计不合理、学生缺乏兴趣等。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呢?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唤起学生合作探究的欲望。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任务驱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内心充满着好奇和探险精神,如果教师将教学目标融合到任务中,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峰,那么,语文知识便可以在无形中得到渗透。兴趣,是学生合作交流的第一站,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学生的情感参与,那么合作便会在躯壳中流于形式,无法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文本中寻求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如此,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程研讨中去。例如,在《王戎不取道旁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展开课程学习活动。这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理解起来也不是太难,但是就学生层次而言,有些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有压力,而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轻松地疏通文义,感受王戎的人物形象。“同学们,王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哪个小组能够为我讲述他的故事呢?他聪明在什么地方?请大家合作探究。”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有效激发,而且在小组中大家互帮互助,很容易就能突破重点。任务驱动,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真实地参与课堂,在积极的情绪中完成教师留下的任务,如此,才能实现教育应有的价值。在积极的学习情绪中,学生更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展现出来,也更能够感受到自我参与课堂的自信和喜悦。
  二、设计任务,打开学生的个性之门
  小组合作教学中,最重要的便是问题的设计,在小组合作的交流问题的设计中,教师特别要设计分层任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使课堂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作家曹雪芹曾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而合作的基础便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出自己最独特的一面,使学生们可以在集思广益中收获更多成长。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让学生们在思维的碰撞和融合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展示反馈,明确学生的学习现状
  合作交流学习并不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需要教师恰当的指导,更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课堂上需要学生展示,将学习情况展示出来,教师才能在这样的展示中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够引领学生在展示中获得自信,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持续的热情,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而言极其有利。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只有找到不足,才能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才能在明确的指向性中取得教学的成功。例如,在《麻雀》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让学生们展示小组的学习情况。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故事情节、精彩语句、思想主题、生活联系等多角度设计表格,让小组合作完成。而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肯定是不同的,教师便可以通过学生展示出来的成果,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從而在讲解的时候着重强化,如此,教学才有成效。   展示反馈的环节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发展情况,做到在课堂上有的放矢,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总结评价,鼓励学生的合作成果
  评价,是小组合作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在评价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展示,在学生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不能冷淡处之,要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不足之处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如果遇到学生展示个性思想,也要积极鼓励,用尊重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次表现。教育是一种温暖的情怀,教师也要将爱奉献给学生,这样的爱不仅仅是呵护,更应该是尊重和信任,也应是一种积极的鼓励。评价一个学生,要结合其自身的课堂表现,还要结合其团队的协作程度,让小组真正发挥出它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的评价,才能使小组合作变得更加有效。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文本的思想内涵,感受鲁迅先生身上潛藏着的宝贵的精神力量。在小组合作探究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能够在集中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成效地学习。而在学生表达个性见解的时候,教师不妨用“这是你们小组的观点还是你个人的?大家都是怎样想的呢?”这样的话语来窥看每个学生的个性思想,也可以用“你说得有道理,我比较认同”“你的想法很独特,希望以后能打开思维,个性学习”这样的鼓励性语言提升学生学习的成效。
  评价,是基于小组合作的评价,所以,教师要从小组的整体和学生的个体两方面出发,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们进行展示的过程中,应该以鼓励性评价和发展性以及创造性评价为主,促进小组合作能的力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打开学生学习的新篇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学习中感受到自身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在合作兴趣、合作交流问题以及合作评价中找寻积极的元素,为学生学习语文助力,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保驾护航。
  注:本文为莆田市城厢区教育科学2020年度小学(幼儿园)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编号:CXKY202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志军.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
  [2]郑秀文.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36).
  [3]温子渊.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3).
  [4]李丹.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0).
  (责任编辑  李  芳)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英语阅读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词汇积累、写作水平及英语综合能力等方面。因此,教师运用更加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英語阅读的能力及词汇量的积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英语整体水平及学习效果。本文将以创设生活情境、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推测单词汉译、运用多媒体教学、问题引导这五种教学方式,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教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能力中的重要一环。以合作学习为载体,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数学学习能力的内涵与培养价值,然后分析了实施合作学习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希望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习能力;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推动了小学教育的改革步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编写教材,更加迎合儿童心理。在采用新教材和对新课程的进行设计时,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创新的故事教学法,以学生为本,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落实与有效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表现之一。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运算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高效的运算能力进一步提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核心素养;运算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生活化教学的教育价值是多元的,除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外,还具有调节学生学习心理、拓展知识视野、提升学习质效等作用。虽然新课改后,生活化教学已经得到了普及和运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其教育效用发挥的问题。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怎样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思想已逐渐渗透于课堂活动中。信息技术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信息培养、实践能力、思维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有效教学渗透于信息技术课堂中,有助于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有效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课堂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其整体素养的提升,即教学指向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充分利用课堂阵地,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巧抓导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做好教学内容的知识整合这几个方面,开展具体细致的工作。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促使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在生本思想的教学倡导下,教师应创新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渗透美术核心素养理念,关注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基于学生的绘画能力提升和素养生成,从不同方面创新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中,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7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理念,还应该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高效地完成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方案,仅供参考。  【关键词】构建;初中数学;课堂;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游戏化已经逐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此时富有班级特色的班本活动在许多幼儿园开展起来,它是建构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中、在教师之间理念的沟通中、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尝试中进行的。教师则需通过细致的观察、适时的指导幼儿进行相应的操作活动,慢慢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意识。  【关键词】班本化课程;环境;幼儿视角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