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可说与有效表达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新版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给出了新的定义,强调其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后,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关注表达”,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于是,大量的表达训练如雨后春笋般在语文课堂上涌现。毫无疑问,这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很有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缺乏训练,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课堂上进行表达练习难度很大。如果没有相应的方法,很难在课堂上获得想要的训练效果。
  如何提高语文表达训练的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1.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2.如何让学生有效表达。
  一、适当补充,使学生有话说
  表达训练归根结底指向的是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关注表达就是关注怎样说、怎样写。但在写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
  1.合理选择,恰当安排
  表达训练的类型很多,最常用的是想象说话。但常用不代表可以滥用,语文的文本是多样化的,根据文本设计练习也应当是多样化的。如果将想象说话弄得像贴标签一样,只要可以说话的地方就安排训练,不仅没有实际的教学意义,往往会出现学生无话可说的情况,导致训练效果低下,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比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一位教师针对“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一句设计了想象说话的练习:让学生想象告别时,伫立江边的李白和踏舟将去的孟浩然会说些什么。从课堂实际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只能浮于表面地说一些告别的话。整个表达训练匆匆而过,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究其原因,是设计不合理。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蕴于黄鹤楼上的诗酒酬别之中,藏于伫立凝望的专注眼神之中,此处已无需多说,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硬要学生说,学生如何能有话可说?因此,表达训练要根据文本特点有选择地安排,切勿为了训练而训练。
  2.提供形象,促进感知
  在中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远远高于逻辑思维能力。很多时候,丰富生动的形象对学生的触动要大于文字语言对他们的启发。因此,对于能与现实中的事物对应起来的写话练习,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给予学生一些启发。
  如在教学《秋游》一课时,一位教师安排了仿写练习。要求学生仿照“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一句描写秋天果园的情景。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仿写,而是先出示了秋天的苹果、梨子、桔子、柿子等果树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给出两个句式:
  (1)果园里,苹果        ,梨子       ,葡萄        
  (2)果園里,                                   。
  让学生先完成第一个,再写写第二个。有了图片的帮助,学生很顺利地想起了很多秋天的水果,自然能够写出秋天果园丰收的景象。
  还有类似的设计,在教学《鸟岛》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描写岛上鸟儿的生活情景。先借助文本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鸟儿在干什么,然后再用“岛上的鸟儿可多了,有的……有的……还有的……小岛成了鸟的世界”的句式指导说话。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对鸟岛上的鸟有了直观的感受,从而能够写出鸟儿不同的情态:“悠闲地散步”“高兴地玩耍”“自由地飞翔”“耐心地孵蛋”“温柔地照顾雏鸟”等。
  二、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如何说
  有话可说不代表能够说好,要想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具体到位的指导不可或缺。下面,我针对表达训练的具体设计方式和指导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1.情境创设,注意引导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和一定的语境相关联。因此,在一些故事性或情景感很强的课文中安排表达训练时,可以借助语言的这一特点创设对话情境,不仅使表达训练更契合文本,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增强表达的效果。
  《木兰从军》的课后习题中有这样一道表达训练题,要求学生想象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这一对话训练的难点不在于能否说好劝说的话,而在于能否根据父亲、母亲、弟弟不同的身份选择合适的话劝说。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创设对话情景,自己扮演父母、弟弟,和学生展开即兴对话,通过语言启发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代入角色,进行有针对性的劝说。
  这样的情景创设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同时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会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劝说,体会到了木兰从军决心之坚定。因此,设计这一类表达训练时记得要充分发挥文本的故事性、情境感,以提高训练的效果。
  2.反复强化,巩固掌握
  斯金纳认为,学习是知识或技能被不断强化的过程。从强化的理论出发,很容易得出如果同一个训练点在一堂课中被反复提及,那么其训练的效果一定会有所提升的结论。
  一位教师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多亏……如果……”这一句式,前后安排了多次练习。
  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关注骆驼妈妈教育小骆驼的话:“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引导学生发现这里使用了“多亏……如果……”的句式进行连接。接着教师安排学生展开想象,模仿骆驼妈妈的语气试着用这一句式,从“驼峰”和“睫毛”这两个角度来安慰小骆驼。然后在本课最后的拓展环节,教师补充课外阅读《沙漠之舟》,再次要求学生用“多亏……如果……”的句式概括出骆驼值得骄傲的五个地方。
  教师针对一个句式,先在句中体会,然后以文本为依托拓展应用,最后通过课外阅读强化训练,这样反复地体会练习让学生能够在一堂课中切实掌握这一知识点,训练效果很好。
  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非常不容易。本文对于表达训练策略的探讨无疑是一次探索和尝试,但由于语文课文文本的多样性和表达训练内容的广泛性,我谈到的相对较片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过,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中还有很多探索的机会,必能为学生打开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其他文献
最近朋友圈一则消息引起了一代人的回忆:“谁家有这种书?原价2毛,现在值11万!”点入标题,价值万金的竟是我们小时候最爱读的“小人书”,当然也是当时被爸爸妈妈嗤之以鼻的“闲书”。在阅读资源贫乏的时代,拥有这样一本“闲书”,我们总会如获至宝地读起来,至今仍记得背着爸爸妈妈偷偷读书的悠闲时光,它让我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而今,已成为语文教师的我深切地感受到:指导孩子大量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闲书”,激发
期刊
新课标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阶段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其更为积极地参与作文写作中。本文分别从课前指导、课堂教学方法、起步训练、学生写作欲望和课堂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探究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的具体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兴趣对学生作文写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对其进行
期刊
【目标定位】  1.回顾本单元童话特点,感受情节变化与写作手法。  2.读懂诗歌,根据诗歌的内容改编童话。  3.充分發挥想象,描写大蟒蛇与狐狸、青蛙的心理活动。  【案例描述】  一、品赏童诗,乐于表达  1.图片预热,畅所欲言  展示几张有趣的图片,让学生畅所欲言,猜测动物或人物的心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减少写作课压力,放松心情,活跃气氛,同时紧扣主题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写作状态,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
期刊
随堂练笔指抓住教学中的有利契机和材料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是将课文作为写作突破口的训练策略,可以促进写作和阅读的整合,也能够锻炼学生读写结合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安排随堂练笔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认真深入地分析,找到随堂练笔的突破口,让学生边读边写,既能巩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随堂练笔是综合性的写作训练活动,强调将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除了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以及表达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依据我国《小学语文全新课标》的相关规定,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思维与兴趣的培养。小学语文作文愈来愈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作文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创新小学作文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既可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好作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
期刊
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依靠后天的引导与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要求学生“仿照范文写作”“围绕考试写作”,由此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个性,言之无物,遑论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必须探索出一条“开放式创新作文”的新思路,从学生实际
期刊
什么是“读写绘”?简单说就是读书、写作、绘画三者有机结合。就低年级学生而言,即以阅读绘本为核心,习得语言,学会表达,并在阅读之后用写话和绘画两种形式讲述故事,发表看法和感受。“读写绘”一体化教学不仅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表达热情和创作欲望,更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话水平。如何让绘本成为“慧”本,使“读写绘”课程充满智慧的光芒,让学生的语言能力获得发展,是笔者在实践中研究的重点。  一、“慧”在读中:
期刊
读写结合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在写作教学中内化阅读教学。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读写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中,教师如何将读写更好地高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阅读与写作同步提高,成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诠释了阅读和写作的紧密关系。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
期刊
小学教育是基石,只有基石稳固,才有未来更好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快速增长的时期,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作文尤其重视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上升期的时机,为学生构建有趣味、有意思的小学课堂,为作文学习打好基础。  学好作文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打牢语文学习基础,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升小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作文学习同样重视趣
期刊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学内容却不仅仅是语言,在语言这一大类下,还细分着阅读、词汇、拼音、写作等等多个小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其一概而论,而要进行分类教学。其中,作为小学语文学科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无疑是放在首位的一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是以教学句法、词法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语言叙述事物作为教学目标。其中,作文教学离不开素材的积累,有了素材积累去拓展学生的思维,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