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案例教学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888t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挖掘、梳理测绘类专业核心课程“遥感原理与应用”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结合教学经验,以“遥感的定义”“中国遥感事业发展史”和“定量遥感概论”3个章节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实现途径.
其他文献
为深入了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新浪微博用户的讨论焦点和情绪走向,针对用户发布在疫情相关话题下的文本展开研究.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对部分文本进行人工标注,并利用TextRank算法对已标注的文本进行关键词提取.其次,运用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3种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2种神经网络方法分别进行文本情感分类,并对比分类效果.最后,根据最优分类算法的标注结果进行用户情感指数变化分析,并结合统计过程控制设计微博舆情监测控制图.
为制备出尺寸更精确、密度更均匀,纯度更高、成型周期更短的石英陶瓷材料,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半水基石英陶瓷浆料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在水基浆料中部分引入了与水互溶的低黏度有机溶剂,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出了固相体积分数高达ψ(Solid)=80%,流变性能满足凝胶注模工艺要求的半水基英陶瓷浆料.对浆料抽空时间对坯体显气孔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真空抽气15 min左右得到的坯体气孔率较低;通过改变有机溶剂、引发剂量和环境温度,可控制凝胶固化时长.对烧结体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坯体在1250℃烧成
地铁杂散电流地电场会对城区主变压器构成干扰,确定影响地铁杂散电流地电场关键因素可有效避免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有鉴于此,提出地铁杂散电流关键影响因素辨识方法:首先,构建地铁杂散电流动态地电场模型,分析机车取流、钢轨纵向电阻、列车牵引电流、轨-地过渡电阻、供电距离和排流网等影响因素的作用;其次,构建影响因素作用程度量化指标,利用Sobol\'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量化和对比;最后,利用实际工程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钢轨纵向电阻和轨-地过渡电阻是城区主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关键影响因素,机
在总结造山带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选择4个有关秦岭多圈层相互作用例子:秦岭与新生代隆升与气候效应;秦岭与生物天然营养库;秦岭与碳中和的基地;秦岭与早期人类和中华文明的摇篮,进行讨论,从不同侧面展现多圈层作用的特征,并探讨其效应.研究发现,无论是造山过程或者造山作用结束形成地理意义上的山脉,秦岭始终都是大陆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竞技场和热点,而且造山作用结束后,多圈层作用正是在前期造山过程提供的物质和形成的构造基础上展开的.研究认为,围绕秦岭展开构造环境生命相关联的宜居地球成因研究前景广阔.
寒武纪大爆发是地球上己知的最为宏伟的两侧动物生命爆发事件,在距今5.3亿年前地球海洋中突然爆发性出现了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现生动物的早期祖先代表.其中地质历史中有一个低调的动物门类——苔藓动物门,它们个体微小,群体生活、模块化生长,生态复杂,从早期化石记录来看一直被认为是奥陶纪大辐射的产物.而近期,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张志飞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志亮在寒武纪早期地层中发现了目前地球已知最早的苔藓虫化石,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0月27日在Nature杂志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
期刊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攀西地区分布大量晚二叠世中酸性岩浆岩,其成因机制对深化理解地幔柱岩浆作用过程、壳幔物质结构及特殊的金属元素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中酸性岩浆岩包括中性碱性岩和花岗岩,形成时代集中于251 ~ 259 Ma左右,稍晚于峨眉山溢流玄武岩的形成时代(~260 Ma).目前,对于这套中酸性岩浆岩的成因还存在争议,主要有玄武质岩浆的结晶分异和地壳物质的高温部分熔融两种观点.文中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这套中酸性岩浆岩的岩石组成、空间展布、形成时代及成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评述,提出对这
为了筛选适宜发酵紫甘薯酒的原料及适宜的发酵菌种和主发酵条件,选用11个紫甘薯品种,针对酿酒品质好的品种设计发酵菌种和主发酵温度2个处理因素,分析紫甘薯品种、发酵菌种和主发酵温度对紫甘薯酒品质指标和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紫甘薯品种、发酵菌种和发酵温度对紫甘薯酒品质和风味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1个品种紫甘薯酒样中,徐紫薯8号发酵酒酒精度在12%以上,且花青素含量最高,异丁醇、乙酸异戊酯、异戊醇、乙酸苯乙酯、苯乙醇、2,4-二叔丁基苯酚为主要风味物质.菌种CICC1012发酵所得紫甘薯酒酒精度最高,且
光合微藻,因具有固碳减排、生长速度快、光捕获效率高、抗逆性强等优势,成为极具潜力的生物能源原材料之一.微藻生物能源制造技术走向产业化推广及应用,其基础和关键是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化高产生物质.光合自养与化能异养的混合营养代谢特性能够提高微藻在复杂基质上生存和生长的能力,在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混养培养在微藻大规模产业化研究过程中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从光合微藻生物能源生产中混养培养技术的应用及影响、藻菌共培养体系中混养培养技术的应用及影响、混养培养技术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及影响3个
通过对浓度、“溶度积法则”和pH值等的计算,针对“植物的元素缺乏症”实验中学生的一些疑惑进行探讨,对营养液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并对营养液中结晶化合物用量、铁元素、化学平衡及沉淀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We lay out the ramifications of the 2020 pandemic for all people in geosciences,especially the young,and argue for significant changes on train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We focus primarily on its devastating impact in USA and compare with that in other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