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图在青稞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酿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364963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稞酒中富含的多种色谱骨架成分和微量香味成分决定着青稞酒的质量和风格,这些组分相互之间的量比关系是构成青稞酒口感丰满协调的关键成分.因此,确保批次间理化指标处于一个合理稳定范围、缩小批次间波动差异,是确保青稞酒内在质量的关键途径.运用统计控制手法,确定青稞酒合理的理化指标控制范围,明确产品的稳态控制水平,在出现异常时及时预警,是一个在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话题.
其他文献
1 遵义酒业慨况rn遵义是茅台酒的故乡,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发祥地,酿酒资源得天独厚,酒文化源远流长.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南临贵阳市,北倚重庆市,西接四川省.酒业是遵义市的第一支柱产业,全市白酒企业达2400余家,规模企业117家,白酒总产能可达60万千升.2020年,实现产量50万千升,占贵州白酒总产量的85%;全市规模白酒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实现就业15万人以上,间接就业达40万人以上,以赤水河流域为代表的遵义酱酒产区是中国知名度、美誉度最高的酱酒产区,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区,与四川浓香型产区
期刊
CO2高值转化是“双碳”目标大背景下碳利用的有效方式.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的CO2与不饱和烃羧化反应是合成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的新路线,也是CO2高值利用的新途径.本文总结了多种金属络合物(Ni、Pd、Cu等)在催化CO2与烯烃偶联羧化、CO2与炔烃或联烯还原羧化制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着重概述了不同催化体系中的金属-配体优化和反应条件调控,系统对比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特点和作用机制,并论述了其催化反应循环中的控速步骤以及催化剂再生等关键问题.最后,对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CO2与乙烯偶联羧化制备丙烯酸及CO2与
从站位标准化基层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从加强标准化宣传、人员能力提升、加强监督考核、升级标准化电子管理系统这四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作出的一些思考.
白酒是我国传统产品,白酒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实施标准化管理,唯有标准和规范才可以确保我国白酒行业健康、正常发展.对我国白酒行业实施标准化管理,有助于引领新发展格局、“健康中国”、智慧发展、绿色发展以及创新发展.基于此,首先阐述了我国白酒行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而后分别从健全白酒产业标准化体系,加快制定检验方法标准,大力创新白酒研发技术,设置卫生制度,定期实施卫生标准审查等几方面出发,提出了白酒行业标准化管理建议.
从传统白酒行业现状出发,分析了标准化工作在传统白酒行业中的现实意义,指出现阶段行业标准化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传统白酒行业在标准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发展方向,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在国内社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总会有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承载着特殊的消费价值符号.分析了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持续变化是推动中国葡萄酒产业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因素,而国内经济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又进一步推动了整个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的逐渐升级.只有持续关注和重视葡萄酒消费价值符号在中国市场的更迭逻辑和变迁脉络,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准确把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特征与趋势,才能在消费渐次升级的市场上构建出多元的消费价值符号体系.
在冬季曲入室培菌至出室贮存期间,将曲坯分割为曲皮和曲芯,并对整个培菌过程中曲皮和曲芯的常规理化指标包括液化力、糖化力、氨态氮等跟踪检测,同步检测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结合培菌期温度变化趋势,探寻曲坯不同部位各项指标变化规律,为制曲工艺中的提质“降糖”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精选菏泽牡丹花瓣、花蕊及牡丹根皮,结合小麦、大麦、豌豆为制曲原料,润料后经机械破碎后,人工加水(进行不同加水量实验)拌合均匀,人工踩制成“包包曲”,入房培曲并进行不同的培养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总质量1%的牡丹花瓣、花蕊和0.5%的牡丹根皮,小麦、大麦、豌豆质量比10:2:1,润料后经机械破碎加水,使其含水量达到38%~39%,培曲温度达到56~60℃制成的“牡丹春曲”,感官和理化指标效果最佳.
中国白酒传统酿造工艺的神秘性、多因素性、不确定性等根深蒂固,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差、招收工人难等负面影响较为明显,与国家节能减排要求以及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不相符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是酒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实现白酒酿造的全自动化是今后白酒酿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与趋势.依据企业白酒酿造生产的应用实际,主要分析与探讨了全自动化馥合香白酒酿造工艺的关键装备以及整个系统的自动化集成,包括原辅料及其处理系统、润粮与蒸粮系统、装甑接酒系统、堆积发酵系统、发酵过程自动监测系统和物料输送系统等方面,以
面向全新的碳中和愿景,二氧化碳利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低碳技术,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开展技术的低碳成效评估对于技术研发及布局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已有研究主要基于技术特征开展定性的优先序判断,缺乏系统性的评估方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开展梳理,围绕技术特性、碳中和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四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和目标趋近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针对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低碳成效综合评估的方法学;并对我国典型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低碳成效现状以及未来潜力开展应用评估,通过不同二氧化碳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