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2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语文学科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使学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处于丰富多彩的视听世界,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的中专生已不再满足于“黑板+粉笔+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随着现代教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这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被引进了课堂教学。如何以科学精神来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好地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
  
  二、在多媒体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的实践
  
  1.目标定位,有的放矢。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一味追求声响高、色彩强、画面美,虽然很热闹,却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教师在课堂上信息量输出的多寡,即课堂容量的大小应以科学的依据为前提。语文课堂教学的依据很复杂,有大纲要求、学科要求、学年要求、学期要求、单元要求、学生实际情况、教学设备等。但对此进行归纳梳理,大致可分为三块: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因此这个依据既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重视语文课的社会功能。从实践经验可知,课堂容量的大小应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适度。确立了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才不会陷于盲目无序之中。如教学《荷花淀》一课,我确定了以下目标:(1)训练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2)学习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技巧;(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学习对话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人物形象这一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描写来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最后借助环境描写和事件的展开来表现人物。这样,该文的教学紧扣“人物形象的刻画”这一中心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
  2.培养兴趣,激发热情。语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课文就是例子,语文教学要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多媒体教学,生动展现课文中各具特色的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能够从有声音、有色彩、有生命、有情感、有思想的文字中去体察世界,感悟美好的人生。例如:学习《音乐在你心中》,教学过程中可播放作者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乐曲之中,再来理解课文的观点——音乐在你心中,就轻而易举了。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首先利用大屏幕给学生展示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和贾府的家族关系图,然后再来理解课文,最后播放《红楼梦》电影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中人物性格,从而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3.发挥想象,调动思维。多媒体课件因其容量大、表现形式丰富而愈来愈得到师生的青睐,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一方面可以辅助教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帮助学生学习的目的。而一些教师将多媒体教学的内容的演示过程喧宾夺主地替代主题的分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是认知的核心,而思维首先是建立在人脑对事物直接、具体的感知基础上。CAI教学可以便捷地选择相关资料,向学生提供想象联想的真实素材,让学生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触景生情,展开想象和联想。如《洛阳诗韵》一课,我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洛阳的历史人物、景点图片,再经过计算机的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这一类游记散文《雨中登泰山》时,学生就可以展开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在比较阅读中学生的思维也更活跃了。
  4.潜移默化,体会情感。在一些多媒体教学评比课中,有的课堂完全被录像、歌曲、图片所占领,语文教师变成操作员,只是按按仪器而已。这样做让语文教学完全违背了科学精神。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语文课堂时,它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它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讲解。教师的讲解是一种语言艺术,在课堂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一种严密的、创造性的逻辑思维的体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信》中指出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材中渗透着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等许多人文因素,从课文内容选择的角度上可见一斑。中专教材第一册(倪文锦主编)中,学生可以在“雨中登泰山”,可以体验“洛阳诗韵”,可以看“白鹭”,观“中国的牛”,可以品李白的《将进酒》,可以论《师说》,可以叹“乡愁”,可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将自己感受到的美的情感渲染给学生,以诗人般的敏感和激情,创设美的课堂氛围,潜移默化之中去拨动学生心中审美愉悦的琴弦。而这一切,是多媒体课件难以取代的。
  
  三、几点思考
  
  1.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兼收并蓄地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如从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延伸到《呐喊》、《朝花夕拾》;从余光中的《乡愁》可以学习他的《白玉苦瓜》、散文、小说和其他台湾诗歌;从列夫·托尔斯泰的《牛蒡花》可以延伸阅读他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其次还可以从写作技法、单元专题上去延伸。如《荷塘月色》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可以延伸到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只有拓展课外阅读,才能让学生从狭隘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体味语文的丰富性、生动性、知识性、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把阅读看作是一种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必然出发点,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研究性阅读,有利于发掘学生个体潜能,构建学生主体人文精神。研究性阅读是一种方法,它是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发展性学习能力。如学习了余秋雨的《废墟》,就可以引导学生读《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作品,可以设立研究课题“余秋雨散文的悲剧色彩”、“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魅力”等。又如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拟定课题“林冲的心理变化”、“《水浒》中的民俗文化”等。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在讨论学习中互相切磋,课题没有固定答案,只有鼓励和创新。
  3.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联系。语文学科教学要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如《再别康桥》中,教师在讲解艺术特征时必然会讲到这首诗的诗节匀称、诗句齐整。其实这正是自然科学中的简洁、整齐有序的科学美。又如在讲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时会说到“归谬法”,学生不理解时,就可以借用初中数学的“反证法”的理论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可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完善课堂教学将是一个不断开发探索的过程。笔者认为,中专语文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功能和价值,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李宏娟,广东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
其他文献
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以其独特的视角,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宋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科书进行了大幅度地删选增改,但《西江月》仍被选入各种不同版本的实验教科书之中,足见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古代诗歌五首》选录了这首词(教科书第71页至第72页)。可是其注释以及与此配套的
期刊
由于缺乏审美距离,生活在身边的学者们的著作往往被我们低看一眼。但是,读过蔡世连教授新近出版的《祛蔽与返魅》一书之后,我却不由得将这种怠慢的情绪转化为由衷的敬意。浑厚的理论色彩,独特的思辨方式,精细的文本分析,合度的行文章法,圆润的文字风格,饱满的学术激情——当这一切同时呈现于一部洋洋洒洒近三十万言的学术著作的时候,怎能不令人由衷敬佩?  作为“重写文学史”的实绩,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出版
期刊
“着陆、着手、着眼、着手成春”等词语中的“着”(以下称为“着1”)与“着凉、着迷、着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等词语中的“着” (以下称为“着2”)的读音是不同的。《现代汉语词典》上规定:“着1”念zhuó,“着2”念zháo。然而,我们只要稍微留意周围说普通话的人对“着1” 和“着2”的发音,就会发现多数人把它们念作同一个音:zháo,即便是节目主持人这种情况也大量存在。是不是大家都不遵守读音规范呢
期刊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应试技能的训练,最根本的是要紧密地结合现实生活与人生体验,对未成熟的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审美素质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与较强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素质教育的优势。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评析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应该是顺理成章、卓有成效的选择。中国大量的传统文学理论精华凝聚了古代文学家丰厚的生命体验与深邃的审
期刊
据说,著名钢琴表演大师Josef Hofmann和Leopold Godowsky都有一双奇小无比的手,而且两人都同样身材矮小。有一次,一个乐迷不胜惊讶地盯着他们那双小手问道:“你们这样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够用如此小的手弹出美妙的乐曲呢?”大师Godowsky答道:“谁说我们是用手在弹琴?”  写诗也是这样,一个优秀的诗人总是用自己的赤子之心来抒写情怀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诗人用“心”在“弹琴”
期刊
现在的教育界都已持这样的观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地去阅读,去练习,去钻研,去发现。只有以“兴趣”为前提的学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才不会觉得学习的“苦”与“累”,也不会感到学习负担的“轻”与“重”,因而所谓的“减负”也就不需要教师去煞费苦心地考虑了。所以,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一、开展探究性学习势在必行    目前,学生学习存在着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它是以听讲和写作为基础的学习,另一种是探究性学习,它是以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为基础的学习,二者各有利弊。接受式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学习的继承功能,有利于高效率、快节奏、系统性地获取知识,它是站在认识终点看起点的学习,但是学生处在被
期刊
在我校优质课评议过程中,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妙用教材的错误”引起了非议。  这堂课是学习台湾女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在介绍作者时老师忽然发现课文的“自读提示”在提到李乐薇时用了表男性的“他”。这位教师临危不乱,抓住这一点,欲擒故纵,先问:“李乐薇是男还是女?”  “女!”一部分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  “确实,李乐薇是一个很女性的名字,但李乐薇果真是一位女作家吗?读书可要仔细呀!”老师“提
期刊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本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早期的诗歌,就将“诗”和“歌”融合在一起,在吟唱中表现生活,传情达意。现在的“音乐散文”,也是借助这一形式来诠释人生、倾诉心声。可以说,音乐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如果适时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让它走进课堂,通过音乐的旋律给学生以启迪,这对培养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是大有裨益的。笔者在设计《我
期刊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也很希望自己是一位发现者、研究者,希望得到赞扬和认可。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把知识“嚼碎了”然后“喂”给学生,结果却伤害了学生的“胃”,使其缺乏“消化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教师不教,他就不学
期刊